下周清明,记得:吃3样做3事忌1事,遵循老传统,事事顺遂平安

乐食日记 2025-03-31 08:34:56

下周,也就是4月4日,就是清明节了,它是我国的重要祭祀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和讲究,蕴含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和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下周清明,记得:吃3样,做3事,忌1事,遵循老传统,事事顺遂平安。

吃3样:

1、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青团的圆形寓意着团圆和美满,翠绿色代表着生机和活力,古时候主要用作祭祀,如今成了一道特色时令小吃。

豆沙青团

【材料】:青团预拌粉250克,红豆沙28克,食用油25克,糯米粉50克

【做法】:1、250克青团预拌粉倒入盆中,加入25克食用油,加油可以使面团更加光滑有延展性,包的时候更易操作。

2、分次加入140克开水,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水要分次加,不要一下子全部加进去。

3、把揉好的面团分成30克一个小剂子,红豆沙分成20克一个小剂子。

4、取一个小剂子,按扁,包入一个豆沙馅,用虎口收起,捏紧收口处。

5、50克糯米粉加入38克开水,揉成面团后擀成薄片,用模具压出小花朵用来做装饰。

6、做好的青团,表面用压出的花朵装饰一下,花芯用的青团预拌粉。

7、全部做好后码入蒸笼,放入蒸锅,水开后蒸12分钟左右。

2、馓子

馓子又称食馓、寒具,是一种油炸食品,也是北方清明节必吃的一种美食,通常为环状或条状,“馓”和“散”谐音,寓意将霉运散走,祈祷家人平安顺遂。

香酥馓子

【材料】:面粉250克,鸡蛋1个,水90克,盐少许,黑芝麻适量

【做法】:1、面粉中打入鸡蛋,加入少许盐,黑芝麻搅匀,再分次加入水搅至无干粉状,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松弛10分钟。

2、把松弛好的面团擀成0.8cm左右厚的长方形面片,然后切成筷子粗细的条状,撒上少许面粉搓成长条。

3、把搓好的长条盘放在容器中,倒入油没过面条,静置30分钟,让面条充分松弛。

4、把松弛好面条取一根缠在手指上大约十圈左右,用筷子挑起两头抻长放入油锅中,炸至定型后翻面,两面金黄就可以。

3、荠菜

荠菜被誉为“春日第一鲜”,它富含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利五脏、通经脉、清热解毒的作用,在清明时节达到最佳食用期,过了清明就老了,口感和营养都会不一样。

荠菜花煮鸡蛋

【材料】:鸡蛋9个,荠菜1把,盐适量,姜1块

【做法】:1、荠菜处理干净用清洗干净,鸡蛋也清洗干净。

2、把荠菜和鸡蛋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姜片,大火煮开转小火,加适量盐,煮10分钟,煮的时候可以用勺子背把鸡蛋壳敲一敲,便于入味。

3、煮好的鸡蛋放在汤汁中浸泡一晚,吃的时候再热一下。

做3事:

1、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表达了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之情,在清明前三天和后三天,人们会携带祭品前往祖蚊墓地,清扫墓前杂草,献上鲜花、水果等祭品,上香祭拜,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2、门前插柳

柳树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生命力和活力,老一辈认为柳树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上插柳条、佩戴柳枝,以祈求平安健康。

3、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清明放风筝可带走秽气,所以这一天会将病痛写在纸鸢上,放飞后剪断线绳,寓意灾病远离,带来好运和健康。

忌1事:

忌嬉戏打闹

清明上坟的时候我们需要穿着得体,不要穿一些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还有就是不要在坟前大声喧哗,嬉戏打闹,拍照,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自我修养的体现。

想了解更多美味家常食谱和烘焙食谱,敬请关注乐食记lsj, 每天和你一起分享用最简单的食材,烹饪最合胃口的家常美食,您的点赞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您喜欢,请多关注我,我们一起讨论做菜的乐趣!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