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与河南省兰考县搭界。古老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向东南流去,留下一片盐碱滩区和遮天蔽日的黄沙,贫穷在这块土地上投下了阴影。
60年代初,正是自然灾害肆虐的时候,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位人民的好县委书记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90年代,在与兰考接邻的东明县却出现山东省历史上最大的腐败分子,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副市长孔利民都出生于东明,两人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被判死缓。
当时,在东明任职的卢效玉曾目睹山东省检察院的干警几下东明追赃,却不曾引以为戒。

胡建学
菏泽地区建国以末最大的贪污贿赂犯罪分子王文献,也是东明人,其犯罪数额高达116万元,被判处死缓。这段历史,卢效玉非常清楚。
然而,他最终也没能抵御住金钱的诱惑,追随着胡建学,孔利民,王文献,成为腐败的殉葬者。
诱惑焚身,烈士遗孤蜕变为卖官书记
卢效玉出生于一个几代人都逃荒要饭的贫苦农民家庭。
他的爷爷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的解放而奔波,惨遭日寇杀害。他的父亲是华东野战军的一位排长,在淮海战役中光荣牺牲。他8岁时,母亲因积劳成疾病故。
作为烈士的后代,党和政府一直无微不至地关怀,培养着他,从小学到初中各项读书费用都是由国家负担。

中学毕业后,政府先安排他当村会计,后选为脱产的乡政府办事员,从基层干部一直到副地级专员。
他是喝着人民的乳汁长大的。他曾在日记里写道“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力量的源泉,”
从幼年时期起,卢效玉就以吃苦耐劳和好学上进而闻名乡里。在校读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但是,当卢效玉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他没有经受住考验,竟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换取不义之财的摇钱树,索贿受贿,卖官鬻爵,最终沦为一名罪犯。
1993年春节前,卢效玉刚上任,县人大恰好任免一批干部,三四月份县委又调整一批干部。送礼者就闻风而动。
“卢书记,我在乡里干得蛮好,群众威信也挺高,但只是一个二把手,一些重大事情难以拍板,再大的能耐也使不出来啊!”东明县某乡长在卢效玉办公室里,公然伸手要官。

显然,这是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所绝对不能允许的,作为县委书记的卢效玉,理当义正词严地给予批评教育。
可他微微一笑之后说:“只要工作干好,大家又拥护你,还愁当不上一把手!只是你到任时间不长,提拔的时机还不成熟,莫急嘛!”
来人从卢效玉的话中听出了“希望”,便掏出一个信封,顺手放在茶几上:“老领导,你到东明来没带家眷,生活很清苦,这点钱你就买些补品,养养身体吧!”
那位乡长走后,卢效玉打开一看,全是崭新的百元面额“老头票”,整整5000元。
一传十十传百,有了第一次,不少人很快知道了一个“真理”:谁送礼谁就能达到目的,得到实惠。
于是,趋利者蜂拥而上,几个官场朋友凑在一起喝酒,就商量谁想当什么官,送多少钱,喝完酒就分头行动去送礼。

群众编了一则打油诗形容各级干部送礼:“乡镇干部普遍送,想提拔的重点送,要求迫切的连续送,逢年过节必须送。”
浩浩荡荡的行贿大军,目的很简单升官或调整工作。他们行贿时都明明白白扔下一句至关重要的话:“我的职务请卢书记多多照顾。”赤裸裸地送钱要权。
行贿者还有心照不宣的官位基本价码:8000元左右办调动,2万起步升正科,3万拿来当局长,没有5万别上处(指提拔为副处级以上干部)。
花钱买官,送钱进城的风在东明县越刮越烈,势不可挡。而道貌岸然的卢效玉再桌面上的话是:干部使用要慎重、搞准、拿稳,切忌仓促和草率。
可大家对他这一套都心知肚明,是留出充分的“时间差”来,让一些人跑足送够。
1994年下半年,菏泽地委组织部要到东明考察5名县级干部人选。

这本来只是少数县委领导知道的机密,却很快被某些人为因素给提前“解密”了,弄得风声传遍东明全县。
一些人便闻“风”而动,围绕县委有“定盘子”大权的卢效玉,紧锣密鼓地开始“抢抓机遇”了。
果然,某乡党委书记李某“先下手为强”了。
“卢书记,实事求是地讲,我在东明干得不错吧!以前你对我关照过,这次提拔县级干部,还请你继续关照!”
听了这位乡党委书记的“毛遂自荐”,卢效玉先是微微一笑,继尔压低声音告诉他:
“你的情况我了解,但眼下组织上还没有考察呢!到时候根据考察和推荐情况再说吧!”语调亲切而得体,既让对方有“想头”,又让其抓不住任何把柄;

然而,李某还是有受宠若惊之感,拿出一个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双手放在卢效玉的办公桌上,恭恭敬敬地告辞而去,临走还专门补了一句:
“这点意思只是表明我的诚意而已,事成后我肯定忘不了老领导的栽培!”
来人刚出门,卢效玉便迅即打开信封数钱。于是,在卢效玉的受贿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次一万元人民币的记录。
时隔不久,又一位乡党委书记踏进了卢效玉办公室的门槛,在言简意赅地表示了“这次提拔县级干部别忘了我”之后,回身把办公室的大门关牢,并按上门锁的保险扣。
然后转身掏出两沓崭新的人民币,放进卢效玉办公桌的抽屉里。于是,一万元现金又进了卢效玉的腰包。
之前送过一万元的李某听说不少人这段时间也给卢书记送钱,生怕竞争不过别人,再奔卢效玉办公室,二话不说,从提包里掏出五沓用报纸包着的现金放在茶几上,扭头就走。

此时,卢效玉的双眼透过近视眼镜,射出两点热切的目光。因为凭经验判断,这两沓钱将再次刷新他为官以来的受贿记录。
果然不出所料,来人走后,他一清点数目,竟达五万元之多。
俗话说拿钱办事,卢效玉“不敢怠慢”,很快跑前跑后地为李某升副县级干部运作。
到了1994年年底,地委组织部对副县级干部人选已考察完毕,可到正式宣布还有一段时间。李某又怕情况又变,再给卢效玉送了两万元人民币。
1995年,花了8万元的李某,如愿以偿升任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成为一名副处级干部。
据统计,上级考察的几名副县级干部人选,多则8万元少则1万多元送给他。

卢效玉在东明县期间,提拔干部和人事安排的工作基本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当办案人员查看当时县委常委会记录时,根本就没有提拔于部的记载。
而实际上提拔的干部没有不给卢效玉送钱的,送钱多的,就会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东明县流传了一个顺口溜:“要想富,提干部,光研究,不公布。”这是对卢效玉卖官受贿的生动写照。
卢效玉经常放风要提拔一批干部,那必然是他招财进宝的绝妙机会。
拘留他时,在他口袋里搜出一大把条子,全是托他办事的,他随身带的皮包里有一红皮塑料本扉页上写着“要事大事记录”,内容全是受贿后没办成的事。
为了索贿受贿和替人办事,卢效玉哪有精力干好工作。他的权力毕竟有限,东明县地盘也毕竟不大,干部调整的范围也有限,他不可能满足所有行贿者的要求。

1995年11月,当卢效玉调任地区副专员时,东明县有人因送钱没办成事,竟心疼得失声痛哭。
某干部贷款1万元,送给卢效玉,请求调整职务,事没办成。时至今日,贷款本息已达2万元,妻子下岗,他无力还款,生活苦不堪言,
据查,卢效玉65万余元的巨额受贿,绝大部分是在“乌纱交易市场”上获取的“红利”。
他在东明县任职34个月,收受了72人175次63万元贿赂,卖的职务涉及东明县18个乡镇和34个委办局的一把手,每月平均收受贿赂达2万元之巨。
这种贪婪早已胜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时代的腐败官吏.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当卢效玉贪得无厌,大肆搜刮之时,他竟被树为”1995年度山东省廉政标兵“,在报刊上大力宣传,进而被提拔为副专员。

东明县向卢效玉行贿的人95%是科以上干部,其中有15名县级干部。
行贿的资金99%是用公款,包括农民的提留款中原油田补偿的土地款青苗款、计划生育罚款,都是搜刮到的民脂民膏。这对于一个经济贫困的农业县而言,简直是一场浩劫。
某乡领导给卢效玉行贿38万元,自己不愿掏腰包,正好乡里修一条路,乡领导把行贿款加进去,15万元的工程转眼变成了188万元。
为了给卢效玉行贿,大多数乡镇和县直属单位都设有小金库,负责人随便开支,几万元的白条签字就可报销。
巨额公款的失控,形成了经济犯罪的温床。
上梁不正下梁歪,县委书记的受贿自然令下属纷纷效仿,心存不良的干部在行贿受贿的同时还肆意贪污公款。

贪得无厌,逼迫下属给自己发奖金
一位哲人有句名言:“每个人对食物的欲望都由于人类狭小的胃容量而受到限制;但对金钱的追求却似乎没有限度,也没有界线。”
这话在卢效玉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在三年时间内,卢效玉不光卖官鬻爵,还巧取豪夺,“领”了十万元“奖金”。
1993年7月的一天,时任东明县委书记的卢效玉,漫步在雄伟壮观的东明黄河大桥上,望着笔直平坦的大桥路面,心理上产生了失衡的感觉:
自大桥开工以来;我呕心沥血地做了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从征地、开工到质量和安全,离开我老卢的支持它能顺利进行?
如果我在某个关键环节上消极应付一下,施工资金就得多花成百上千万元。

东明黄河大桥
如今大桥即将竣工,我得讨个“说法”,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于是,他向大桥指挥部的几位负责同志公然提出:“为建桥我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功劳有苦劳,如今时兴有偿服务,你们咋着也得给弄点奖金!”
隔了一段时间,他见大桥指挥部迟迟没有“动静”,就趁陪同省交通厅领导视察东明黄河大桥的机会,再次提及“奖金”问题。
考虑到大桥指挥部和所在地党委、政府的关系和卢效玉的县委书记的脸面,就在这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他们以慰劳地方领导的名义,为卢效玉发放了2万元“奖金”。
卢只是客气一番,便心安理得收归己有了。
县委书记卢效玉公然索要“奖金”的消息,不长时间后便在东明县城不翼而飞,传得沸沸扬扬。

对此,卢效玉毫不在乎。可一些受过卢效玉“恩惠”的企业领导却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觉得,卢书记既然敢向大桥指挥部要“奖金”,就敢向企业要“报酬”,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就显得太被动了,何不在书记开口之前,主动送上门呢!
于是在1994年7月的一天,某化肥厂负责人便怀揣万元“奖金”,走进了卢效玉的办公室,后来,这个化肥厂的领导又陆续三次登门,为卢效玉发放“奖金”2,2万元。
既然企业能以发放“奖金”的形式,博取书记大人的青睐,为日后青云直上进行“感情投资”,那么,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又何乐而不为呢?
1994年8月的一天,县直某科级单位的一位负责人到县委大院开会,不等会议结束便来到卢效玉的办公室,把一个信封放在了卢效玉的案头。
他原想卢会客气几句,哪知他却不动声色地收了下来,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这样,5000元人民币进入了卢效玉的私囊。

多人举报,卖官书记沦为阶下囚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卢效玉大肆卖官鬻爵、收受贿赂的行径,在他升任副专员仅几个月就暴露了。
1996年1月,菏泽地区检察分院接到群众举报:东明县支油支铁办公室主任李某私设小金库,销毁帐目,有重大经济问题。
经过调查,查实李某确有收入不记帐的小金库,并用小金库的钱向曾担任东明县县委书记的卢效玉行贿以达到升官的目的。

在检察官查获的一张书证纸条上写着“卢书记4000元”,查明他还送给卢效玉燕舞牌空调器一台,金星牌25英寸彩电一台,组合沙发一套,共计18万余元。
此时,卢效玉已调任菏泽地区行署副专员,按照管辖范围,该案应由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侦查。
6月,菏泽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兼交警支队队长王文献,因收受巨额贿赂,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
王文献原籍东明,熟悉东明政界的人际关系,为了保命,他向检察机关直接检举:在我老家当官得花钱,书记卢效玉啥官都敢卖,比我还黑。
1998年3月,东明县工商局局长李宪章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在审讯中,李宪章供述了从乡镇调进县城工作,他向时任县委书记的卢效玉4次行贿人民币1.9万元。
李宪章还向检察机关提供:另有两名乡镇书记,因年龄较大,进县城工作愿望迫切,3人叙谈时颇有同病相怜之感。他俩都说:“让卢办事,要用票子,这人真黑。”
由此推断,他俩都为调动之事向卢行贿过,
几位具有正义感的老同志举报:有6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为提拔调动向卢效玉行贿过。
卢还违规支出财政资金给东明县数家企业负责人发放高额“奖金”,从10万元到100多万元,这些负责人则投桃报李,给卢送钱。
向卢效玉行贿的相继落入法网,卢效玉利用职权涉嫌受贿犯罪的事实,已初步被检察机关所掌握。

1998年9月15日,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卢效玉立案侦查。
当晚,副检察长郑钢、反贪局长李少华率一支精干的办案队伍,在夜幕中悄悄地奔赴距省城300公里外的菏泽市。
9月16日上午8点,郑钢副检察长带几名办案人员到达菏泽地委,向地委主要领导通报卢效玉案件情况,并要求即刻通知卢效玉到地委领导办公室。
此时,圆脸胖腮的卢效玉正端坐于地委会议室主席台上,准备主持有各县科技副县长和乡、镇长参加的全区科技大会。
他呷了一口泡得浓浓的人参山楂茶,推了推眼镜,清了一下嗓子,思量着会议的开场白。忽听秘书叫他回办公室“有急事相商”,赶紧起身离座。

当他走进办公室时,郑钢副检察长向他宣布对其立案侦查的决定并出示了传唤通知书。卢效玉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两手不停地发抖,脑门沁出了冷汗,瘫坐在沙发上。
办案人员令其在传唤通知书上签字,他不知所措地拿起那支平时在文件上签字画圈的钢笔,停了片刻又把笔放下,然后又拿起笔颤抖着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极力克制自己的慌乱掩饰自己的失态,让秘书到会场上取他的茶杯和笔记本。
但秘书没像往日那样服从他的指令,卢效玉这才意识到自己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检察官带他出门时,他又十分眷恋地看了一眼那把坐了近3年的副专员的交椅。
办案人员紧接着兵分两路,对卢效玉的办公室和住宅进行依法搜查。

一进卢家,办案人员就看见行贿人李某送的空调、彩电、沙发。家里高档家电、豪华家具应有尽有,各种高级补品堆成垛,简直可以开一个琳琅满目的食品商店。
仅名烟,名酒就装满了一卡车,一沓沓发霉的钞票长满绿毛。现场扣押现金及人民币存单共计25万元,价值10万元的金首饰70余件。
此外,侦查员还查获了卢效玉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大量信件及收受他人财物的记录和购物发票等书证。
为使侦查工作得到东明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检察机关于9月18日召开各乡镇,县直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卢效玉案件情况通报会。
郑钢副检察长通报了卢效玉的案情,阐明3点政策:

1.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向卢行贿的,凡主动向检察机关彻底交代的,且没有经济问题的,既往不咎。
2. 本人既向卢行贿,又有一些经济问题的,凡主动向检察机关讲清楚的,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
3. 对拒不如实作证者,一经查实,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同时公布办案组的电话、传呼机,手机号码。
会议一结束,办案组的电话、传呼机响个不停,不少人纷纷向检察机关讲明情况,揭发坦白问题。
主动到办案组驻地提供卢效玉犯罪线索的人络绎不绝,还有的亲笔写下证词交到办案人手中。一时间,东明县形成了反腐败的小气候,取证工作进展顺利。

随着侦查工作的步步深入,卢效玉的妻子王翠云作为犯罪的幕后人物暴露出来。
她先后100多次参与卢效玉的受贿活动,涉及贿金40余万元。
卢效玉受贿,往往是行贿人进门先给卢谈要办什么事,掏钱时则由王翠云收款。
凡经她手收钱的,她都催丈夫帮人家办事,她既是丈夫的“帐房先生”,又是督办者。
夫妻俩经常在夜深人静时,计算着又收了多少钱、存了多少款。
而每次到银行去存款,王翠云总是很细心地填写自己的名字和女儿的名字,而不用卢效玉的名字,怕引起别人的怀疑。
案发后,王翠云把塞在枕头里没被检察官查获的存单转移匿藏。

卢效玉夫妇性格酷似葛朗台夫妇,都很吝啬小气,是一对守财奴。
虽然家有上百万元存款,他们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更舍不得搞家庭建设。
办案中扣押了卢效玉受贿的赃物后,原本富丽堂皇、摆设豪华的家一下子变得四壁空空。
1998年6月,菏泽地区卖公房,卢效玉却向刚分管几个月的交通局借款2万元,又向工商局借5万元买房,后因工商局没钱只好作罢。贪婪的“卢大官人”名为借实为索要。
搜查卢效玉的办公室时,办案人员发现3大张稿纸列着密密麻麻的算式。原来是卢效玉计算房改购房他应交多少钱,为了区区几十元的误差,他竟算了十几遍,生怕会计搞错了,
办案人员询问王翠云时,她的表现和卢效玉如出一辙,开始闭口不语拒不作证。

搜出的20万赃款
后来,她总是以“我头痛”、”记不清了",“我什么也想不起来”,来对抗审查。
检察机关最终以涉嫌窝赃依法拘留了她。王翠云这时才感到法律的威慑力量,被迫交代了参与卢效玉受贿40余万元和变卖受贿外币的问题。
但对藏匿的赃款存单,她一口咬定全部烧毁了。办案人员告诉她,藏匿的存单已被冻结,不过是废纸一张,劝其尽快交出。
在强大的政策法律压力下,王翠云承认存单被自己藏了起来,提出回家取出存单交给检察机关。
办案人员跟她回家后,她先在小花园里转来转去,装出低头提鞋、整理裤角的样子,突然快步进门,和女儿讲话。
女儿暗示说:“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存单烧了,把人杀了也拿不出来。”

王翠云听后对办案人讲:“存单我拿不出来,回看守所吧。”就在王翠云离开家门的一刹那,细心的办案人员发现,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小花园。
再审王翠云,办案人胸有成竹地说:“你不必交代存单下落了,我们已经解决了。”
王翠云一听失口问道:“你们挖出来了?”
办案人说:“你说我们能挖出来吗?”王只得供出将52万余元存单埋在家中小花园里的事实。
办案人员立即赶到卢家,在小花园里的棵竹子旁挖出一个白色塑料瓶。内藏52万元存单,追赃工作全线告捷。
1999年3月26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庭内座无虚席,审判长庄严宣判的声音响彻大庭内外:

被告人卢效玉在任东明县委书记和菏泽地区行署副专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188次非法收受和索取人民币54.88万元、美元1000元、港币2000元.
还有金首饰、空调、彩电、微波炉、手表、健身器等价值10.0628万元的物品,受贿总额为65,7445万元。
数额特别巨大,现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5万元。
至此,这起被山东省乃至全国党政机关密切关注的副厅级干部特大受贿案件,终于做出了判决。
笔者感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亟待强化。多年来,单位的“一把手”在重大问题上“一锤定音”,是说话算数的。

说话“算”还是“不算”,已成为一些人衡量“一把手”是否具有权威的重要标志。
不少“一把手”都为建立一个自己能说话“算数”的班子而煞费苦心的营造环境。
“一把手”说一不二的时候,便是对其难以监督制约的时候,也是他容易犯错误乃至走向腐败的开端。
其二思想上的霉变必将导致外邪的入侵。客观地说,卢效玉在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时,还是比较廉洁奉公的,在政治上也是比较坚定的。
但在奔涌而来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面对日益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他开始由看不惯到看得惯,由看得惯到跟着干,又由跟着干到带头干。

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思想上沾染了不健康的东西,逐渐腐蚀了他的灵魂,才对送礼行贿者“另眼相看”,对腐败犯罪行为一拍即合。
正如他交待的那样:“对金钱不收白不收,收了也白收,从小收到大收,越收越想收,越收越不可收拾。”
标题好。
这人起码还是办事,不送他也爬不上去,只要有人就有贪欲,本性如此!
收钱办事 等价交换 好干部啊[鼓掌]
你放眼国内的一些地方看看路上的渣土车可以横行直撞就应该明白了[呲牙笑][点赞]
什么一嘴毛来着?
买个地图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