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导演伍思薇,拍出了她的另一部自传性质的电影《真心半解》。
这部电影的焦点依然是同性恋,但伍思薇的目标受众却变了,她将同性恋的问题转移到了17岁的高中学生身上,让他们在青春期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了如何去接受自己的情感。
同时,也将友情,移民文化,家庭,信仰,文学,艺术,哲学等因素考虑在内。
电影《真心半解》的画风和美国人喜欢的阳光校园电影不同,伍思薇是台湾人,她用了一种缓慢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音乐,让电影在阳光与悲伤之间取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是那种快餐的风格,而是一种缓慢而坚定的节奏。
无论是《面子》还是《真心半解》,都是她自己的创作灵感。
而刻意去把握同性恋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与伍思薇自己真正的“出柜史”有关。
说到这两部,其实可以简单地拿出来比较一下,不过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部《面子》,说的是关于亲情的问题,而《真心半解》,说的是关于爱情的问题,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
在这部电影中, A爱 B, B爱 C, C爱 A。这种设定并不新颖,不过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就是格外会绕圈子。
其中, A为埃丝特·弗洛瑞斯, B为保罗·蒙斯基,c为楚艾莉,这就是从大结局中,逆向推断出的角色关系。不过,这些角色的感情,并不符合电影一开始所描述的爱情。
这个情感线索起源于保罗·蒙斯基爱上了班级中美丽的女生埃丝特·弗洛瑞,于是要求中国女生楚艾莉代他向班级中的美女艾丝特写一封情书。
换句话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单向的,蒙斯基爱上了埃丝特。而后面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曲折,则是由于两个角色对情感的追求发生了变化。
保罗·蒙斯基,一个看起来很单纯的少年,喜欢打美式橄榄球比赛,也喜欢改进他祖母家的香肠配方
至于班花埃丝,她的男朋友叫崔格,是个富二代。她虽然被人笑话还在租房子,却也是其他女生羡慕嫉妒的对象
因此,埃丝特内心对此非常的敏感。埃丝特有男朋友,但她和崔格不同,崔格是个喜欢狂欢,喜欢热闹,又喜欢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无论出身还是兴趣,他们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埃丝特跟崔格在一块儿的时间,简直就是个孤家寡人。
她爱的是美术,而不是酒肉狂欢。本来只是以吃瓜群众身份偶然参与进来的中国女生楚艾莉,就是一个被孤立的尖子生。她住在斯阔贺米许镇,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离婚了事业也已经失败,她有时会靠替同学写作业来赚点小钱。
每个星期天,她都会到班花埃丝特·弗洛瑞斯父亲的教会弹琴,她一直努力地读书,没有朋友更没有情人。她与她的同班同学保持着距离,她看起来非常孤独。
很明显,这里面有四个人。唯一一个显得有些突兀的,大概就是班草崔格了。
蒙斯基喜欢体育,但是一读到书本就昏昏欲睡,他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烤香肠和橄榄球上。埃丝特是个有艺术灵性的人,她在与楚艾莉的写信沟通中,勇敢地展开了自己的画笔。
蒙斯基跟埃丝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就像崔格跟埃丝特那样,他跟埃丝特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对文学艺术很了解的是楚艾莉,她在利用信件和社会帐号帮蒙斯基追求埃丝特期间,与埃丝特畅谈文艺。这两个姑娘在英国的抽象派美术和沉闷的文学上有许多可谈的地方。
最终,一直没能找到伙伴的埃丝特觉得自己遇到了同病相怜的人。一直被隔离在外的楚艾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理解她的人。
于是,楚艾莉明白了她为什么会爱上埃丝特。她可以把只有恋爱中的人才会说的那些话告诉埃丝特。
可是,经过两人在书信的谈话,埃丝特对蒙斯基(也就是楚艾莉)很有兴趣,这段感情一开始就错了,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一种欺骗。
蒙斯基最初的时候,是被埃丝特美丽、有趣、聪明的外表所迷住的,可是后来在楚艾莉的帮忙下,他才知道:他爱上的不是埃丝特,而是楚艾莉。
在一次大型艺术演出中,在蒙斯基的鼓舞下,楚艾莉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让全班学生都为之惊叹的 Solo吉他演奏。蒙斯基原本一厢情愿的爱情突然改变了。诡异的三角关系,就这样被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给触发了。
而埃丝特的男朋友,埃丝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又或许,崔格根本就不属于这段三角恋爱。
所以说,这部电影里的爱情三角像是一个圆圈。之所以要把剧情弄得如此曲折,也是为了验证电影一开始所说的:“所谓的“爱情”,就是为了找到自己失去的东西”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想要找到的,和他们有共同语言的人。进一步说,他可以,她也行,不会被束缚在男女之间的常规意义上。在成人的世界中,那些纠缠不清,很容易被外在的利益或者一些不太准确的世俗理念所影响的情感,如果放到一个高中学生的身上,就会成为一种纯粹的、纯真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自我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象征着少数人在爱情中不断地勇敢面对,向自己敞开心扉的过程。
而最后, A, B, C三个人究竟是在一起还是在一起,这或许不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一个人,能在最单纯的时候,坦诚地对待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