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究“天地君亲师”“尊师重道”,老师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老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行为准则。即使老师在学问上有“瑕疵”,也容不得学生半点争辩。
随着时代发展,老师与学生的身份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有问题,可以提出意见,可以进行讨论,可以进行辩证。
老师也不是“万能”的,而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在学术上,老师和学生都是探索者,当两者有冲突时,老师与学生定会发生“摩擦”,而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22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不认同老师观点课后辩论,老师1对10舌战群儒最终获胜,网友表示,老师眼里满满地欣赏,这才是学习道路上该有的样子,你们的争辩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样师生关系怎能不让人羡慕。学术的交流,只有懂得人才懂。
最后,还是老师胜出,但学生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质疑老师,与之辩论,而老师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也没有胆量教授学生。俗话说教学相长,学生的质疑不是责难,而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但往往两人都认为自己有证据时,一场“争论”将在所难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疑惑很正常,甚至对老师的观点、方法有疑问,至少说明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学而不思则罔,积极地交流沟通,师生会共同进步的!
给孩子们讲一讲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小故事,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多希望我们还能再见到这样温馨的画面,或许你们身处其中挣得面红耳赤,但是在局外的我们看来,这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这才是我们家长期待的样子。有些东西真是羡慕不来呀!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