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就近期关于联想集团国有资产的一些质疑,发表我的看法。我们都是热爱国家的公民,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关切。但是,让我们在这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上,保持理性,用事实和数据来进行分析。
首先,针对“国有资产能不能入不低出”的问题,我想说,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房地产价值来衡量一个科技公司的成长。联想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土地和房产上,更在于它的品牌、技术、市场地位和创新能力。
关于“联想股权只有泛海能买,百分之七的股份归柳传志”的疑问,这背后涉及的是复杂的股权交易和企业管理问题。股权交易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如果存在疑问,我们应该期待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公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联想的资产问题。联想集团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都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至于国有资产的具体价值,这需要专业的审计和评估。我们不应该仅凭猜测来质疑,而应该期待官方的透明公布。
我理解大家对于国有资产的关注,但是“纸里包不住火”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事实的探寻。我们不能因为质疑而忽略联想集团在柳传志领导下为中国科技产业做出的贡献。以下是我想强调的几点:
1. 联想集团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提升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形象,这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
2. 联想集团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联想集团的税收贡献,直接支持了国家财政,这是对企业价值的直接体现。
最后,我想说,如果换作别人,是否能够做得更好,这本身就是一种假设。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基于现实来评价。柳传志和联想集团的成绩,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通过不懈努力取得的。
在此,我呼吁大家,在面对这类问题时,不要让情绪掩盖了事实,不要让猜测替代了真相。让我们共同期待官方的调查结果,用事实来为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正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