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变化,与其将2023年与特殊的2020-2022年进行比较,不如回溯到2018-2019年,或许能从中观察到更具参考价值的市场趋势。以下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提出的三个重要观察。
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全方位衰落2023年,好莱坞大片,甚至是所有引进片,在国内市场遭遇了全面失利。2023年的票房榜前十名中,没有任何一部引进片,这是自2000年以来仅有的两次,另一次是2020年,但当年榜单上还有三部港片。
2023年,引进片票房占比仅为16.2%,约89亿元,而2019年这一比例为36%,票房达232亿元,2018年更是高达46%,票房258亿元。这种下滑趋势十分显著。
另一个数据是中国大陆票房对好莱坞大片全球票房的贡献占比。以2023年为例,《速度与激情10》中国大陆票房占比为19.3%,《阿凡达2》为10.1%,《奥本海默》仅为6.9%,《碟中谍7》为8.5%,而话题电影《芭比》更是只有2.4%。
十年前,中国大陆市场对好莱坞大片的票房贡献动辄五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如今却下降到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区间。
这种趋势并非单纯因为引进片质量下降。诸如《银河护卫队3》、《碟中谍7》和《奥本海默》等影片,制作精良,全球票房表现也不俗,但在国内市场却反响平平。
中国市场似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结界”,将国外影片拒之门外。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国内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隔阂加深。好莱坞的叙事套路,如“love & family”、个人英雄主义、美式幽默等,对国内观众的吸引力下降。
以往好莱坞大片讨好中国观众的一些简单做法,例如加入中国演员、在中国城市取景等,如今已失效。好莱坞难以像国内电影从业者一样,深入理解中国观众的需求并进行精准的创作。
国内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国外文化产品的态度日益严苛,甚至带有一种审视和疏离的态度,导致外国电影“翻车”案例增多。这种审美和价值观上的多重隔阂,也是19年后逆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一种体现。
国内电影在经历了热钱时代后,回归内容逻辑,工业化水平提升,商业片的合格率和竞争力增强,大制作影片增多。国内电影市场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对引进片的需求减弱。
引进片的宣发显著落后于国产影片。国内电影营销在短视频平台的玩法日新月异,而引进片依然沿用传统的发行模式,宣发团队反应速度慢,难以适应国内市场节奏。
此外,好莱坞的几大IP,如漫威系列、速激系列等,近年来也处于周期性低谷,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减弱,新兴IP又难以扛起大梁。好莱坞受身份政治的影响,创作趋于保守和平庸,进一步削弱了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
尽管2023年可能是特殊的一年,但国外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衰落已成定局,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对中国电影而言,这或许是利大于弊的,但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将是下一个阶段的重要课题。
2020-2022年,3D电影悄然消失。2019年,《流浪地球》和《复联4》的3D版本贡献了相当一部分票房,但到2023年,票房榜前列的电影几乎都没有3D版本。
3D电影制作成本高、设备要求高、需要佩戴眼镜影响观影体验,但其带来的收益并不高。事实证明,3D电影的消失并没有引起太多观众的惋惜。
电影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例如优秀的剧情、角色和视听语言,营造沉浸感。
尽管电影从业者深知3D电影的弊端,但由于3D电影票价较高,中国院线和电影从业者曾一度强行将3D电影的渗透率拉到一个不合理的高度。2019年,中国90%的荧幕可以放映3D电影,而同期北美只有40%左右。
更有甚者,出现了许多中国特供版“2D转3D”电影,这种转制3D电影的画面立体感通常较弱,进一步降低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3D电影的式微符合电影市场和内容创作规律。全球范围内,3D电影的市场份额都在下降。
北美3D电影票房占比已从峰值20%多降至不足10%。虽然3D电影尚未消亡,但前景黯淡。
不过,3D电影的未来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在XR设备上,3D电影或许能以XR流媒体的形式进入个人娱乐终端,尤其是在恐怖惊悚类和动作类电影方面,3D技术可能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中国电影行业传统的宣发模式注重发行而非宣传,即通过与院线方沟通、争取排片来获得票房。互联网时代,线上购票平台兴起,豆瓣、猫眼等评分平台以及知乎、B站等内容平台的发展,增强了观众对电影口碑的影响力。
近十年来,出现了一些依靠口碑逆袭的电影,这些影片最初排片资源有限,但凭借良好的质量和观众的正面反馈,最终获得了票房成功。这标志着电影宣发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