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将名气不大,1955年靠什么,能与上将们被任命为大军区司令

今人说史 2025-02-21 10:10:17

1955年,新中国根据国家战略考虑,划分12个大军区。

12个大军区中,沈阳军区的邓华、北京军区的杨成武、南京军区的许世友、济南军区杨得志、武汉军区的陈再道、广州军区的黄永胜、成都军区的贺炳炎,昆明军区的谢富治、内蒙古军区的乌兰夫都是清一色上将,只有西藏军区的张国华、兰州军区的张达志,新疆军区的王恩茂是中将。

说到张国华、王恩茂能担任西藏、新疆军区司令员,是因为在解放和发展两个自治区时,他们都是功臣。张达志这位名气不大的中将,为何能与其他上将一起被任命为大军区司令员呢?

张达志出生于陕西,从小爱读书,读过私塾,13岁考入高小。1926年,15岁的他受到三民主义的影响,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7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里是陕北革命的摇篮,很多陕西籍共产党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

1927年,他参加共青团,当四一二事件发生后,秘密转入地下活动,在农村发展组织,打击土豪劣绅。1929年转为党员,在1930年到神木开展兵运工作;1931年奉命从国军部队回来,担任特区区委书记,发展农会、建立少先队等。

后来,与陕北游击队会师,加入红军主力部队,红二十七军编成八十一师。任命贺晋年为八十一师师长,张达志为政委,后调任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长。

1936 年西安事变后,陕北地方部队改编组建为陕北独立一师, 任命白志文为师长,张达志为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达志任陕甘宁边区东地区党委书记。经毛泽东批准,同年9月张达志为八路军120师警备六团政委;1940 年 5 月,张达志调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1942塞北军分区成立,姚喆为司令员,张达志为副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张达志为陕甘宁晋绥五省游击司令员;1947年12月, 张达志调任绥德军分区司令员,兼任警备二旅旅长;1949年5月,张达志任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等职。

从履历上不难看出,张达志是从一名政工干部,转为一名军事指挥员。从参加革命到解放大西北、新中国成立,始终都在大西北,从未离开过。

在一野的部队中,论战绩、名气比他大的大有人在,为何在1955年,他能被任命为大军区司令员。

张达志是陕北红军出身,陕北红军在1955年被授予将星的不多,有阎红彦、张达志、贺晋年、李赤然等人。其中,阎红彦被授予上将,张达志为中将,贺晋年、李赤然等是少将。

原本阎红彦已经地方化了,按情况来说不应该授衔,可陕北红军为革命事业贡献很大,必须有一位代表出来授予上将,按照阎红彦过去在陕北红军的资历,以及解放战争时副兵团级的职务,被授予上将。

如果阎红彦没有在地方工作,而是留在军队,或许兰州军区司令员就是他了。

大军区司令员的任职也是有讲究的,考虑到解放军的部队是由三大方面军发展而来,而三大方面军下又有不同“小山头”如:红25军、陕北红军等等,他们都是其中代表。

为此,在大军区司令员的比例上,也要给陕北红军将领一席之地,谁来担任合适呢?

陕北红军出身的将领中,贺晋年抗战结束到东北工作,与李赤然只是少将军衔;张达志的级别、军衔虽然不是最高的,可他在西北工作几十年,影响力不小,也只有他更合适兰州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张达志是陕北红军的一面旗帜,这也是组织在任免干部时,提出:照顾山头,消灭山头的原则。

1 阅读: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