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斯腾湖,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藏着雄城

风长眼量 2025-03-29 12:25:59

我国最大的湖泊(完全在我国境内)是青海湖,面积约4321平方千米;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面积约3283平方千米;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博斯腾湖,表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

【博斯腾湖】

焉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东部,按顺时针方向由霍拉山、萨阿尔明山、依连哈比尔尕山、觉罗塔格山、库鲁克塔格山围成。焉耆盆地东西长约170千米,南北宽约80千米,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焉耆盆地属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断陷盆地,四周都是石质高山,材质坚硬。

焉耆盆地中央的博斯腾湖,是一个山间断陷湖,湖面海拔约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湖水容积约82亿立方米。

博斯腾湖古称秦海、西海、鱼海,东西最长约55千米,南北最宽约25千米,表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是新疆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即湖水不入海。

风起时,博斯腾湖波浪滔滔,宛如沧海,肥鱼跳跃,恍若塞外鱼米之乡;风静时,湖中波光潋滟,碧水连天,薄雾腾起,恰似人间仙境。

博斯腾湖水量最大的一个来源是开都河,这条河源出天山山脉,自西向东注入,占博斯腾湖入水量八成以上。开都河带来大量养分,在河口三角洲形成一大片水草丰茂之地。

开都河长约610千米,支流众多,年平均流量约107 立方米/秒,干流绕着萨阿尔明山走了大半圈,注入博斯腾湖。开都河分为三段,上游在依连哈比尔尕山、那拉提山、萨阿尔明山围成的小尤勒都斯盆地;中游在萨阿尔明山、那拉提山、霍拉山围成的大尤勒都斯盆地;下游在焉耆盆地。

博斯腾湖最大的出口是西南部的孔雀河,在西南出口流出,转向南与塔里木河汇流,最终在罗布泊干涸。

孔雀河,长约785千米,平均流量约38立方米/秒。塔里木河下游水量越来越少,古代与孔雀河汇流后仍称孔雀河,注入罗布泊。现在塔里木河向东南方向改道,孔雀河修了到塔里木河的人工河,孔雀河也没有水注入罗布泊了,但塔里木河的水可以流入东南方向的台特玛湖。

【焉耆国】

秦汉时期,秦海(博斯腾湖)西侧有一个吐火罗人建立的焉耆国,有4000户,30000人,控弦6000骑。焉耆都城员渠,即今博格达沁古城,位于秦海(博斯腾湖)以西,在开都河三角洲地带,距长安7300里(汉朝)。员渠城海拔约1055米,略呈长方形,周长约3千米。

吐火罗人,来自北欧,与凯尔特人、日尔曼人相近,头发金黄、眼睛蓝、鼻梁高、须髯浓密。在我国夏商时期,吐火罗人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东迁,在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建立了龟[qiū]兹[cí]、楼兰、焉[yān]耆[qí]、姑师等国。

博斯腾湖西面淡水充足,其次是北面,几条小溪从北山留下,清水河从西北方向注入博斯腾湖。清水河流量不大,也能形成不少水草之地。

从中原迁居过来的危须人,便在清水河上建国,有700户,4900人,控弦2000骑。

危须人口不到焉[yān]耆的1/6,在焉耆人的压力下顽强生存,不但全民皆兵,而且丧失牧马打鱼能力的老弱,必须进入北山喂狼。这个国家除了孩童和孕妇,其余男女都是战士,军队与人口比例达到1:2.45,是整个西域比例最大的。

危须人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战胜蚩尤,将部分东夷部落放逐南方洞庭湖与鄱阳湖周边,形成三苗部落。帝尧晚年本来要传位给其子丹朱,却被女婿舜囚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后移至济阴城阳(今山东菏泽鄄城县)。帝尧死后,舜不准丹朱发丧,丹朱率三苗之兵伐舜,却吃了败仗逃回南方。帝舜将丹朱麾下的三苗部落迁到河西走廊三危山,这些人后来姓危。三危山位于敦煌,绵延60千米,有三座山峰危峙,故名三危山,主峰在莫高窟对面。危姓依附月氏而生存,当匈奴与乌孙南下,月氏西迁,危姓也被迫西迁到博斯腾湖,在清水河边定居下来,称为危须国。

焉耆的总体战略,是兼并危须,统一焉耆盆地,再沿孔雀河南下兼并尉犁、渠犁。

75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汉明帝驾崩,焉耆和龟兹趁东汉国丧,起兵攻杀西域都护陈睦。

94年(东汉和帝永元六年),西域都护班超率龟兹、鄯善等西域等八国七万余人,攻灭焉耆,杀焉耆王广,将人头送往洛阳,改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此战斩杀五千余人,生擒一万五千人,掳获牛羊骏马三十余万头。班超封为定远侯。于是西域五十余国全都送质子入朝,归附汉朝。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