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傅秋涛成功突围全因青帮相助?警卫连连长怒斥:胡说八道

凌瑶看趣事 2024-02-02 14:35:54

1941年1月4日,叶挺和项英率皖南新四军9000余人奉命北移。走到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顽军7个师8万多人的袭击,此时虽然我军的处境极为不利,但仍有一线生机,因为敌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合拢,只要全力打下星潭,就可以撕开一个突破口冲出去。在部队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项英却犹豫不决,足足开了七个小时的会还拿不定主意。

叶挺实在忍不住了,起身说道:“时间就是胜利,不能犹豫不决,不能没有决心。我的态度是,错误的决心我也服从,现在就请项副军长决定吧,你决定怎么办就怎么办。”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项英终于做出了决定,部队全部退回到丕岭以西,然后经高岭向黄山转移。

但战机早已失去,顽军利用这7个小时收缩包围圈并完成了合拢。项英见突围无望,竟然开了小差,带着袁国平等人离队出走,转了一天后发现冲不出去,不得已又返回了部队。项英此举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本就不妙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为了给数千名将士求得一线生机,叶挺不顾个人安危,下山和顾祝同谈判,结果遭到扣押。

此时部队已经断粮,弹药也即将耗尽,无奈之下只得分散突围,最终只有两千余人冲了出来,余下的7000多人或牺牲或被俘,项英也在突围途中被叛徒刘厚总杀害。在冲出来的两千余人当中,傅秋涛的一纵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些对突围经历不了解的人信口开河,说傅秋涛能冲出来全是因为得到了青帮的相助,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时任一纵警卫连连长后来担任过四川省军区副司令的孔诚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详细叙述了自己掩护傅秋涛等人突围的经历。1941年1月4日黄昏,警卫连跟随一纵从土塘出发,转移北上。队伍出发后不久,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道路变得十分泥泞,部队的行进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走了一晚上才来到了章家渡。

工兵冒雨架起了浮桥,项英在转移时犯了红军长征初期的错误,带上了许许多多的坛坛罐罐和笨重的机器,浮桥不堪重负,很快就断了。还未上桥的部队只得涉水过河,冬季的河水异常冰冷,不少战士冻得嘴唇发紫。无奈之下,项英只得下令部队在大康王村休息一天。

5日黄昏,部队出发继续北移,第二天天亮时通过了球岭,在向榔桥河行进时遭到顽军52师的攻击,傅秋涛当即下令还击。经过两天激战,一纵不仅占领了榔桥河四周的山头,还向前推进了20多公里,如果继续冲击的话,有很大希望突出敌人的包围圈。不料就在此时,军部来电,要求一纵后撤待命,傅秋涛只得率部回撤,一纵也失去了最好的一次突围机会。

一纵回撤后,顽军重新占领了榔桥河四周的山头,而且顽军108师和40师也从左右夹攻而来。经过一个白天的激战,一纵虽然挡住了敌人的攻势,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此时和军部的联系也中断了。傅秋涛将团以上干部召集起来开会,决定从磅山一带突围,继续北移,具体部署为:新一团在左翼,老一团在右翼,纵队机关居中,趁雨夜向敌人发起突击。

当时孔诚为一纵警卫连连长,该连的战士大多都是老红军,而且武器装备十分精良。一排全是手提式花机关枪,二排是清一色的快慢机,三排全是三八大盖,全连还有3挺歪把子机枪。一个连能有这样的装备,即便放在国军当中,也是不多见的。1月10日凌晨三点多钟,孔诚带着警卫连借着雨声和夜色的掩护,悄悄向敌人的阵地摸去。

在山垭口,遇到了顽军52师的一个重机枪阵地,战士们端起冲锋枪一阵猛扫,瞬间就将还在睡梦中的敌人消灭,傅秋涛带着纵队机关趁机闯过了垭口。被枪声惊醒的敌人很快调整兵力反击,刚刚被警卫连撕开的口子又被合拢了,一纵冲出来的不足千人。天亮后,顽40师和顽108师出动了数个团的兵力搜山。

为了缩小目标,傅秋涛将部队分成多支小分队分散突围,孔诚带着装备最精良的一排跟随傅秋涛行动。为了避免和敌人遭遇,孔诚等人白天隐蔽,晚上行动。当时傅秋涛的爱人已经怀胎十月,并在转移期间生下了一个女儿。夜间的山风吹在人身上十分寒冷,但为了防止被搜山的敌人发觉,傅秋涛等人不敢生火取暖。

在这种情况下,要带着刚出生的女儿转移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傅秋涛只得让孔诚冒险下山,最后找到了一个同情新四军的老乡,把刚出生的孩子留下来寄养。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重回旧地,把女儿接到了自己身边。孩子留给老乡后,傅秋涛等人继续转移,途中数次和小股敌军遭遇,孔诚带着一排奋勇拼杀,护着众人冲了出来。

几次战斗后,一排仅剩下了20多人,此时傅秋涛身边还有纵队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和老一团政治部主任汪克明及一营营长汪其祥等人。为了进一步缩小目标,傅秋涛带着孔诚、汪克明和汪其祥等9人为一队,江渭清带着其他人为一队,分开向苏南转移。当时正值春节,走亲访友的人很多,敌人的盘查也不那么严密了。

孔诚用钱从老乡那里买了几套衣服,几人装扮成当地的百姓,从宣城和郎溪的结合部插了过去,走到南漪湖一带时遭到了一支数十人的反动民团拦截。敌人盘问的十分仔细,还要强行搜身,傅秋涛见自己的身份即将被识破,急忙给孔诚等人使了一个眼色,众人从腰间掏出驳壳枪冲敌人开了火,当即打翻数人,夺路而去。

敌人仗着人多,在身后紧追,傅秋涛等人跑到湖边,眼看要陷入绝境,一个打鱼的老乡帮了大忙,用船载着傅秋涛等人甩掉了敌人。之后一行人白天隐蔽在独门独户的老乡家中,并轮流放哨,晚间则趁着夜色赶路。遇到敌人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绕路,经过两个多月的辗转后来到了江苏下坝镇,这里是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只要穿过了下坝镇,就安全了。

孔诚奉命侦查敌情,发现敌人在主要路口都设立了哨卡,盘查十分严格,硬闯很难闯过去。他见陆路不通,就决定走水路,并在离下坝镇一里多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渡口,这里没有敌人把守。孔诚找到了一个50多岁撑渡船的船夫,说自己和几个伙伴是抗日的新四军部队,前段时间因伤留在后方休养,现在伤好了,要到前线杀鬼子,希望他帮忙把自己和几个伙伴渡过去。

这个船夫很有觉悟,听说孔诚等人要打鬼子,当即就答应了,孔诚又给了他一些钱,当天晚上,傅秋涛等人坐船过了河。至此历经近三个月的艰难险阻,傅秋涛等人终于在1941年4月初来到了江苏溧阳新四军6师16旅的驻地,受到了旅长罗中毅和政委廖海涛的热情接待,不久后二人又派部队把傅秋涛等人送到了路东江抗司令部,在这里见到了6师师长谭震林。

经历种种艰难险阻,傅秋涛和孔诚等人终于安全冲出了敌人层层的包围圈,回到了大部队当中。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突围,一方面靠的是自身的机智和勇敢,另一方面多亏了老乡们的帮忙,这和青帮完全没有关系。因此那些说傅秋涛能成功突围全因青帮相助的人纯属胡说八道。

晚年的孔诚

之后孔诚进入新四军一师工作,担任过营长和团长。抗战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跟随叶飞南征北战,立下许多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85师参谋长、空11师参谋长和四川省军区副司令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6年后晋升为大校。2016年孔诚病逝,享年99岁。

1 阅读:14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