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必究!
1937年冬季,日寇调集重兵进攻山东,手握十万大军的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逃,将山东拱手让给了日寇。山东不仅物产丰富,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是连接华北、华中和东北的枢纽。日军占领山东后,疯狂掠夺这里的物资,还拉丁拉夫修建堡垒工事,沦陷区的百姓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延安先是派张经武率一批干部秘密入鲁,之后他和黎玉一起发动多次起义,拉起了抗日队伍。为了策应张经武和黎玉,进一步分散日军的兵力,不久后延安又从115师和129师抽出精干力量奔赴山东,建立抗日根据地。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到1939年夏季的时候,山东地区的八路军已经发展到了7万多人。
这7万多人的部队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张经武和黎玉领导山东纵队,主要由游击队改编而成,下辖8个支队,总兵力4万余人,主要活动在鲁中、鲁南和胶东一带;第二部分是活动在冀鲁边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总兵力2万多人,骨干力量为115师343旅和129师津浦支队,当时肖华任挺进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
第三部分是苏鲁豫抗日支队,总兵力8000多人,骨干力量为115师部和685团,由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领。这三支八路军队伍都在山东活动,但又互不统属,并形成了自己的小山头。尽管每支队伍中都有不少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但由于没能拧成一股绳,很长时间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相互配合的战役和战斗并不多。
这种局面不仅不能最大限度发挥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还有被日寇各个击破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决定选出一个人来负责山东的军事指挥。而这个人选最好是从张经武、黎玉、肖华、陈光和罗荣桓等人中产生。在和朱老总商议后,毛主席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5个人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经武虽然很早就参加了革命,红军早期也担任过师级指挥员,但从1934年开始他就长期担任参谋长,从未指挥过数万人作战,因此指挥大部队的能力有所欠缺;黎玉长期从事地方工作,军事指挥经验不足;肖华虽然17岁就担任了少共国际师的政委,但他的资历却不及陈光和罗荣桓。
再看陈光,他的资历和战功没得说,要不然也不可能出任115师代师长。但陈光的性格太过刚烈,遇事容易冲动,要让他协调这三支部队一起行动有点勉为其难。最后来看罗荣桓,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资历足够老,而且在红军时期还担任过军团级职务,但他长期从事政工工作,缺少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
陈光
这样一看,当时这5个人都不太适合担任山东战场上三支八路军部队的总指挥。无奈之下只能从延安和总部另派干部了,最终毛主席和朱老总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向前。徐向前毕业于黄埔一期,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又出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资历深,威望高,指挥大部队作战的能力也超强。
1929年夏天,徐向前奉命来到鄂东北出任红31师的副师长。当时红31师只有数百人,而且枪支弹药奇缺,不少战士手中拿的还是大刀和长矛。并且该师师长还在徐向前到来之前在战斗中牺牲了,这样一来,部队的士气更加低落。徐向前接手的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当时不要说发展了,能不能生存都成了问题。
在困境面前,徐向前没有退缩,他上任后先是整训部队,教会他们最基本的战术,然后率部以袭击和伏击等方式,对小股敌军作战,通过不断的胜利逐渐增强战士们的信心。在徐向前的不懈努力下,红31师有了很大的发展,部队扩充到了两三千人,武器装备也焕然一新。
之后徐向前又担任了第4军的军长和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率部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打出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和战斗,展现出了过人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懋功会师的时候,毛主席就曾和徐向前有过深入的交流。后来红四南下期间,朱老总也和徐向前长期共事,对他十分了解。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和朱老总才同时想到了徐向前,决定派他到山东镇场子。徐向前到达山东后,很快将之前互不统属的三支部队捏合到了一起,并率领他们多次和日伪军作战,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在不断胜利的同时,部队规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7万多人扩充到了15万余人,兵力足足翻了一倍。
仅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果,足见徐向前的能力之强。毛主席对此十分高兴,决定将山东地区的八路军合编为第一纵队,由徐向前全面负责。半年之后,徐向前回延安参加七大,由于一次意外导致左腿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由于徐向前短期内无法返回山东,毛主席又点将罗荣桓,由他全面负责山东的军政事务。
徐向前伤好后先是出任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后来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抗大校长。抗战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带领一支偏师在山西和阎锡山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华。1955年秋季,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也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一个北方人。1990年,徐向前元帅不幸病逝,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