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哪些中药可能有伤肝风险?建议收藏备查

沈中中 2025-01-23 16:34:36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在中药中,有些中药确实存在一些具有潜在肝毒性的成分,不合理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以下是一些可能有伤肝风险的中药:

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中药:一些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中药,如果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肝损伤。含特定成分的中药:如雷公藤、马兜铃酸、苦杏仁、何首乌、土三七、大黄、天花粉、艾叶、草乌、木通、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巴豆、芦荟、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黄药子等,这些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肝功能损伤。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当中药与西药或其他中药合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肝毒性。例如,同时服用某些抗生素和中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中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对某些中药特别敏感,即使常规剂量也可能出现肝损伤。药物质量:市面上的中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掺杂伪劣品或污染物的存在也可能对肝脏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减少中药对肝脏的潜在风险,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严格遵循医嘱的剂量和疗程。同时,确保中药的质量可靠,避免使用来源不明或质量不佳的中药。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特别是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及时检测肝功能,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潜在的肝损伤。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