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二世而亡,真相就这么简单,不要想得复杂

子曰孟说 2021-02-02 19:26:15

本人对于历史的掌握很有限,也不会过多的引经据典,对于历史事件也就是普通个人看法,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展开想象,以最为简单的思路去,思量古人的做事缘由,对于秦朝二世而亡,我提出粗鄙想法,和大家共同探究历史的本来面貌。

1、秦国有吃下天下的嘴,却没有消化天下的胃口。

在战国末年,秦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他灭掉六国没有问题,却治理六国的能力,就像现在很多的企业,前段时间还是明星企业,不停的扩张,可是说破产就破产了,不是没有挣钱的能力了,而是没有去挣钱的人了,本来好好的小事业,生生地被自己的大事业害惨了。

扩张的前提,是能把已经占领的土地、人民管理好,只是单纯的占有率,不但不利于当时当地,更会反噬自己,老秦人没有为统治全国做好人才的储备,而秦始皇又偏偏选择了需要很多济世之才的文官体制。

2、郡县制是好,但是还远远不到火候。

封建制在刚刚被周王朝施行的时候,绝对是最好的制度,就算是施行了800多年,出现了很多的弊病,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年代,不能说封建制就是彻底无用的。

后来的楚霸王、汉高祖刘邦,甚至于明太祖、清王朝都或多或少地沿用了封建制,封建制的存在,特别是对于新的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益处的,至少可以保证新帝国平稳过渡到稳定时期,后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而无人能管也没有愿意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郡县制不完善管不好,封建制能管但给废了。

就算郡县制是最好的选择,也要量力而行,不说三五代人的努力吧,也要一两代人的卧薪尝胆,首先储备合适的人才,其次逐步的推行改变,这也是后代王朝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个相传百年的规则改变,都是经过时间、血与火的磨练,才被一代雄主梳理清晰的。商鞅变法何其困难,不也是经过了秦国五代的君主,前赴后继才最终推行的吗!

3、分“赃”不均,秦始皇太吝啬。

在当时无论是老秦人,还是其他邦国的遗老遗少,都还有封建制的思想,跟着你秦始皇打下天下,你姓嬴的得到了天下,我们这些鞍前马后的人,就得到了官职,得到了一些钱财,我们的后辈子孙什么也得不到。

就如同现在的家族企业,反正都是你们家的,作为打工者,成功了都是你们的,败了也都是你们的,我们凭啥抛头颅洒热血,俗话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个禄可不是单指的“钱”,而是社会地位、个人价值、家族荣誉、儿孙福禄…

秦国打下天下的能臣武将都去哪里了,他们的孩子们都去什么地方了?为啥楚霸王、汉高祖、韩信这些人能异军突起?还不是人家这些人,明白了帮你家夺得天下而不能共享天下,翻了车了才想起司机的重要,晚了,晚了!秦国是你秦始皇的帝国,是你嬴氏的天下,所以说,不是秦国没人了,而是秦国没人效力了。

4、嬴政好大喜功,不知道休养生息,秦朝就是被嬴政类似的。

之所以嬴政能打下天下,不是他嬴政多牛,而是历代秦国的国君很牛,本来到嬴政这一代,吞并三个两个国家就可以了,他却一口气吃掉了整个天下。

吃撑着了也无所谓,应该调整国策,休养生息,用两到三代的时间稳定自己的统治,他却反其道而行,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的帝国建设完美,过早的透支了这个国家的气力。就算是铁人三项赛的冠军,也只能在一段时间跑一次,也不能不停地跑一个月,累不死,可能吗?可以说秦朝是被秦始皇活活得累死的。

5、秦始皇建立的皇权制度,把自己推向了高峰,也阻碍了所有的道路。

国家的治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靠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各种人才、各色能人的参与,高光的秦始皇,再无人能给他提建议,他做得所有的事情,只有附和,没有反对,偌大的国家,怎么可能靠一个人呢,就算秦始皇再厉害,也只能保证他活着的时候苟延残喘,一旦闭上眼睛,所有被压制的力量,会一股脑的冲出来,从而出了一个国家本来的承受能力。

6、嬴政是个好儿子,而不是个好爹。

只知道开疆破土,而不知道培养下一代,能把自己开创的事业传承下去,哪怕一百来年吧,也算是个有道明君,反观秦始皇在这一点上,就不能进入有道明君的行列。

看看他的先辈们,哪一个不是创造了伟大的基业,还能把这个重担传下去,而秦嬴政高光了自己,断绝了嬴氏的宗庙,成就了他一人的丰功伟绩,却埋葬了秦国先辈们的伟大理想,斩断了老秦人的香火,他有功于华夏民族,绝对是千古一帝,但却是自己家族的掘墓人。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