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王莽是历史的穿越者,甚至把王莽新政比喻为历史的超前发展,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只能证明你的愚昧。说白了王莽就是复制版的项羽而已,只不过项羽实行的是周朝的分封制,而王莽实行的是周厉王时期的专利制度。只不过与周厉王掌握土地等资源向百姓收缴渔猎费不同,王莽则是选择给一颗糖后打一个巴掌。说白了王莽改革的目的从来不是毁于百姓,而是把土地收归于自己一人手里,然后成为全天下最大的地主。因为王莽如果真的是为了百姓,那么直接把国库的钱给穷人分了不就得了吗?
王莽新政
如果把土地垄断在一个人手里,抢夺百姓的土地必然会损害百姓的利益,抢夺地主的土地必然会损害地主的利益,这也就是王莽新政失败的原因。上到豪强下到百姓,王莽无一例外得罪了一个遍。按照周厉王的共利制度,井田制有一块田为公田,说是公田其实就是税收,换句话来说,田赋的税收要高于百分之十,这次刘邦的十五税一要高得多。而且这还有潜在风险,因为农业收成好的时候还行。而收成不好自然要按正常年景纳税,因此百姓的负担要比汉朝多得多。
而且不止如此,他们要从事山川河泽都要交钱。盘古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以牺牲生命换来的山川河泽会成为别人占山收买路钱的借口。位面之子看起来是赞扬刘秀,其实何尝不是为王莽的失败找借口。事实上就是由于王莽不得人心导致士兵战力低下,再加上王莽用人不当导致昆阳之战惨败。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昆阳之战,更始军和赤眉军的双重夹击失败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换句话来说,王莽想建立的就是掌握生产资料让一个民族替自己为奴的制度,奴才的制度背后一个民族的衰落。因此这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倒退,更是反人性的倒退。
大同社会
儒家讲究大同社会,那么为什么后来连儒家的代表人物都不提大同社会了呢?因为但凡他们智商正常点,他们都不会提这些所谓的大同社会,因为但凡要实现大同就要把资源垄断在君主手里。而这些君主但凡有一个有私心以垄断谋财,那么带给天下人的就是无尽的灾难。因此,哪个儒家代表又敢做这遗臭万年的事情呢?而从人性来说,哪个人会面对无尽的财富和权力保持本心呢?古往今来我几乎一个都没有看到过,大多数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都会独断专行。
而历史上唯一的两位就是汉文帝和唐太宗,汉文帝是由于薄太后的教导以及他在代国见到了太多的百姓疾苦,因此他才励精图治。而唐太宗一方面是见到了太多的民间疾苦,另外因为玄武门之变而为了证明自己励精图治,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因为权力的过度集中做出了让他们悔恨终生的事情。其实不管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只要让他们垄断了权力和资源,他们都会变得堕落和邪恶,即使这个人是一个好人,因为这就是人性,而堕落的背后就是一个民族的灭亡,这是毋庸置疑的。
人性
记得以前美国人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草场一直因为狼和羊的存在发展。然后有人圣母心泛滥而大肆消灭狼,然后羊在一定时期得到了快速繁殖。但伴随着羊群的繁殖,没有天敌的它们快速啃食着草场,最终由于草场被啃食殆尽导致羊群因为没有吃的走向了灭绝。人类的发展总是在威胁中强大,而在历史上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毫无疑问就是百家争鸣,因为各诸侯之间存在竞争,因此他们才求贤若渴积极发展文化,比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就是各个学派的摇篮。
而纵观历史,几乎每个王朝建立都是人才济济,说到底就是以前王朝没有天敌太过于安逸,然后他们就对内各种内耗导致人才被埋没,这也就是几千年来为什么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大清帝国从1644年到1840年一直原地踏步,但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大清有了威胁,不管从制度还是科学以及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才有童第周、茅以升等人才,经济上各种民族企业如雨后春笋,科技上无烟火药等技术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开始觉醒,各种思想家相继问世。
几千年
短短一百年的发展是几千年都望尘莫及的,同样日本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黑船事件,即使现在他们都处于幕府时期,又何来的发展呢?几千年的历史说明了法治才是一个王朝走向强盛的唯一标准,而王莽用人治代替法治无疑是历史的倒退。从历史来说,没有一个王朝因为人治走向强盛,而从现实来说,这个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却在实行法治。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虽然法治或许有诸多问题,但它却是现在唯一能够走向强盛的方式。同样是欧洲国家,崇尚人治的俄罗斯尽管资源丰富却贫困落后,白俄、车臣等何尝不是如此。他们的君主要么三妻四妾要么像皇帝一样,而与他们相邻的欧洲却因为法治走向了强盛,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