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成功的农民起义,成功的背后,是对主流思想的格格不入!

笑看历史风云 2025-04-10 16:14:06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历史上总有人通过狭隘化农民起义来诱导大家。说白了这些人就是怕,怕如果他们被竖以成功的案例,从而影响他们的铁王座。他们对于农民起义的定义无非一点,那就是代表农民阶级,这个看似合理的判断实则是冠冕堂皇的。因为任何阶层一旦成功了他都是统治阶级,屠龙少年终会成为恶龙。如果真要这么说,那任何阶级起义都是失败的,因为他们都是统治阶级。这和君权神授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本质就是杜绝别人对铁王座的觊觎,以维护他们的长治久安。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成功的农民起义:

汉高祖

首先就是汉高祖刘邦,有人说汉高祖是泗水亭亭长。说白了,刘邦就是一个当地的混混,因此不光泅水,很多地方这种推举制产生的基本都是一批地痞流氓。而亭长甚至都不在秦朝的官僚体系之内,因此又如何能将他认定为世族呢?当时除了萧何等人基本都没人看得起刘邦,甚至吕老太公举行宴会时都没有请刘邦,你想想这就是一个被忽略的人。最后还是自己舔着脸大喊一万钱才引起了吕太公的注意。从他的出身来说,他其实就是一个挂着虚职的底层百姓。而他代表的沛县集团又何尝不是百姓呢?

更为关键的是,刘邦是第一个善待百姓且付诸实施的君主。他除了休养生息还推行轻徭薄赋比如十五税一,而且他还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发放布帛,向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粮食,鼓励年轻人赡养老人。如果连代表百姓利益的君主都是农民起义,那么什么又该算农民起义呢?纵观高祖的一生,有统一四海之功,平定八方之德。他北击臧荼、南击英布、西慑彭越、东擒韩信,保证了汉朝分崩离析的局面为文景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我看来,刘邦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农民起义,不是吗?

统一四海

其次就是汉昭烈帝刘备,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与母亲卖草鞋草席为生。虽然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此时的东汉王室子孙多如牛毛,谁又会在乎一个中山靖王之后呢?说到底汉献帝承认刘备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曹操,至于他是不是王室之后已经不重要了,但很显然汉献帝低估了刘备的野心。刘备要做的不是奉行带衣带诏的董承,而是割据一方的枭雄。而刘备看似是帝室之肘,但他的发家史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帮助,反而成为了他的累赘。如果没有帝室之肘的牵制,刘备又何苦迟迟不敢称帝呢?

而刘备的成功与帝室之肘其实没有关系,他不像刘虞一样靠着祖辈的福音成为一方太守,也不像刘焉一样手握一方。刘备能够成功是他的才能折射出的人格魅力,商人张世平倾囊相助,关羽张飞等万人敌誓死追随,靡竺、孙乾等文臣才会各地奔赴,其实说白了刘备和农民起义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刘备善于隐忍,他懂得对时机的把握和对人才的重视,而能够三足鼎立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刘备其实已经成功了,因为他的对手是曹操、孙权这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如果刘备的敌人是项羽这样的武夫,那么他也就早就成功了。

汉昭烈帝刘备

最后,毫无疑问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按照朱元璋所说,他本来只是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但元朝的君主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沉重的税赋几乎掏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自己的亲人也被活生生饿死,自己更是一路乞讨被迫出家成为僧人以混口饭吃,说句他是农民,实则和无家可归的乞丐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变了。正如他的名字朱元璋一样,他的人生使命就是为株元而生,而他就是诛灭元朝的一把璋。从出身来说,朱元璋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

从阵营来说,他隶属于刘福通的红巾军。有人说是郭子兴扶持了他,但郭子兴给了他什么呢?所有的努力都被郭子兴剥夺,他仅仅靠着义军里面的十八位将领重新创业。他成为郭子兴的一员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成为凭空增加了一个敌人郭天叙,不管这十八位将领还是日后的千军万马,基本主力都是出身底层的普通百姓,这不是农民起义又是什么呢?朱元璋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那个权倾天下的人,从而开启了农民起义成功的新篇章。因此,朱元璋很不受一些所谓文人的待见,因为他破了贵族即神权的遮羞布,揭开了普通人也可以当皇帝的面纱。

朱元璋

很多人对农民起义更多的是一种人格歧视,殊不知他们也不想赌上自己的脑袋,他们只是想活着,有错吗?他们如果不起兵,那就是活生生被饿死,困兽犹能奋力一击更别说人了。按照他们的标准所有成功的农民起义都能以各种借口剥离农民起义,然后给农民起义贯以失败的结论,这不是很搞笑吗?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农民起义都是成功的。一来动摇落后王朝的根基,二来成为新王朝的柱石比如唐朝的瓦岗旧臣,三来让君主开始反思从而重视百姓。我们不应该嘲笑任何一个争取到光明的人,因为他的光明也会照亮你,不是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