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这些项目节后高质量开工建设

最城建次 2025-02-20 03:47:31

春寒料峭,但白山松水间的建设热潮已然涌动。2025年开年,吉林省以“开局即冲刺”的干劲,加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从新能源到新材料,从口岸升级到产业转型,全面释放经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口岸升级:打造东北亚开放新高地**

珲春市作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正以中俄珲春公路国际口岸联检楼及附属设施工程为核心,加速构建现代化口岸体系。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22.3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底竣工,建成后将整合通关、查验、商贸、旅游等功能,形成多功能口岸产业园区。项目团队采用三维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前介入设计和施工环节,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为复工后的高效推进奠定基础。

这一工程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吉林省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珲春已形成公路、铁路口岸双支撑格局,2024年外贸总额突破120亿元,未来通过联检楼的高效运营,将进一步扩大对俄贸易规模,推动跨境物流与产业融合,助力吉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二、产业转型:石化与新材料引领绿色升级**

在吉林石化炼油厂,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建设正进入关键阶段。通过“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等创新管理模式,项目管线试压等环节高效推进,为装置投产提供坚实保障。这一装置投产后,将提升吉林石化轻油收率和高附加值产品产能,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向“领军企业”目标迈进。

同时,吉林化纤集团持续发力新材料领域。其碳纤维产能已达国内前列,2024年实施的12个项目全部实现暖封闭,2025年计划新增30万吨/年碳二回收装置等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碳纤维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这些项目不仅优化了能源消耗指标,更带动全省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提供支撑。

**三、新能源布局:绿氢合成氨领跑低碳经济**

在能源转型领域,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加速施工。作为国内最大的绿氢合成氨项目,其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减少碳排放65万吨,为东北地区清洁能源应用和化工产业低碳化提供示范。这一项目与吉林石化炼油厂的节能改造、乏汽回收等项目形成呼应,共同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全省工业向低碳高效转型。

**四、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激发活力**

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离不开政策与服务的双重保障。吉林省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通过三级项目中心全程跟踪调度,提供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以珲春口岸项目为例,地方政府实行“全流程代办”服务,1天内完成企业注册登记,提前100天完成电力配套,彰显“吉林速度”。2025年“春风行动”更通过精准就业服务,为项目建设输送技能人才,累计提供岗位超40万个,实现用工与就业双向匹配。

**结语: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从冰雪未消的工地到机器轰鸣的车间,吉林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正书写着新旧动能转换、开放能级跃升的崭新篇章。数据显示,2025年初全省联动推进2100家企业提供2.7万个岗位,重点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2%,这些数字背后,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民生的改善,更是吉林迈向全面振兴的坚实步伐。

未来,随着更多项目落地达效,吉林将以“踏春提速”的势头,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0 阅读:1

最城建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