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朝廷逼得各地武将不得不养寇自重

农村猎人 2023-11-01 19:13:51

晚唐将领在面对农民起义的时候,往往是养寇自重。这就导致王仙芝、黄巢多次死里逃生。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将领们又是什么心态,皇帝又是什么心态呢?我估计皇帝是这样想:这些地方大臣不防不行,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太严重了。将领应该是这样想:兔死狗烹,朝廷玩得也实在黑了。黄巢不能弄死,留着挺好。双方这就各有各的想法。不过将领也确实挺心寒。比如平定庞勋之乱的康成训,是居功至伟的。但是在有人弹劾他在讨贼的这过程中遗误战机的时候,朝廷完全不念及旧情,直接将其贬黜。所以之后的将领,比如宋威等人不得不放走王仙芝、黄巢。

公元879年,黄巢离开广州。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当黄巢率军北上襄阳的时候,与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淄州刺史曹全最相遇。当时刘巨容能够调动的兵马十分有限,只有一万余人。而黄巢的大军则有二三十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巨容也没有怯战。他利用自己麾下沙陀骑兵的优势与起义军展开阵势。他先放出了一批好马。这些马匹很快就成为了黄巢麾下将官们的坐骑。

接下来,刘巨容就谋划了一场伏击行动。他们屯兵于荆门,然后定下了阻击的策略。刘巨容在小树林里设下了一道伏击圈。黄巢大军杀来之后,迎战的是曹全最的淄青轻骑兵。一阵交战过后,曹全最缓缓败退,逐渐地将黄巢军诱入到伏击圈中。志得意满的黄巢,根本没想过官军能组织什么有效的反击。因此黄巢军没有丝毫的防备。

就在此时,刘巨容让沙陀人吹响口哨。前一天的那些战马便驮着他们的新主人回归了唐军阵营。黄巢军中的很多中高级将官的就这样变成了俘虏。军官丢了,队伍自然难以组织有效的进攻。接下来,早已等待许久的伏兵万箭齐发。箭雨和刀光几乎将黄巢手下吞噬殆尽。这场惨败让黄巢大军是损失惨重。曹全最再率领淄青轻骑兵掩杀,一路追杀到了江陵城,顺势还收复了这座大城。

事到如此,黄巢还是没有止住部下败退的步伐。在部将尚让的组织之下,他们收集残余部队渡过长江,沿着长江向东逃窜。就在黄巢一路向东狂奔,几乎要被官军斩尽杀绝的时候,刘巨容下令停下追击的步伐。有人就劝说刘巨容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一举平定黄巢。可是刘巨容摇了摇头。

比起在战场上立功,刘巨容更关心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利弊。朝廷这些年对武将越来越提防、越来越排斥。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名将,危机时就抚恤将士不惜赏官于人,事情平定下来就将武将抛弃一边。有的甚至因功得罪。这样的朝廷还怎么让人放心呢?所以刘巨容打定主意要养寇自重。只要一天能留住黄巢,朝廷就一天不得不倚仗他们这些武将。他们这些武将也就有了数不清的荣华富贵。就这样,黄巢仿佛是华容道的曹操,最终被自己的对手放生。

而控制另一支部队的曹全最虽然渡过了长江继续追击,可朝廷的任命恰好在此时送达。曹全最不再担任招讨史,换了一位新官来就任。于是曹全最也停止了追击,任由黄巢带领队伍重新回到了江南地界。

乾符六年隆冬,新年即将到来。唐廷在新春时期改元,新的一年便是广明元年了。正当大唐的官民们欢度春节的时候,黄巢的大军也在转掠江西,一路攻陷饶州、信州、池州、歙州、杭州等十五州之地。黄巢大军再度恢复元气。部众达到了20万。防御的责任重新回到了帝国的东南方。

朝廷重新启用之前贬官的卢携为宰相,任命淮南节度使高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调集北方的昭义、感化、义武等藩镇军队南下围剿黄巢大军。高骈不愧为一方名将,早就发下榜文招募丁壮,将新募士兵、地方团练民兵、各路援军加以整编整训,形成了一支7万人的雄师。随后高骈命令麾下大将张璘率军出击,接连击败了势头正盛的黄巢大军。张璘接连攻克黄巢控制的多个据点,一路打到了信州城外。眼看中原藩镇的兵马就要赶到了战场,困守信州的黄巢军大有被围歼之势。

黄巢再一次故技重施,向高骈请求投降。在外人眼里,黄巢这是再明显不过的缓兵之计。但是高骈竟然答应了,还许诺在受降之后为黄巢表奏朝廷任命他为一方节度使。同时高骈还写信给朝廷上奏说平定黄巢指日可待,不劳烦诸道援军南下,请朝廷下令援军们各自回防。此时的高骈有着恩宠与威望,再加上卢携、田令孜的支持,一时是风光无限。朝廷自然尊重高骈的要求,遣散了诸道援军。

其实对于高骈来说,接受黄巢投降并遣回诸道援军是如今唯一的选择。唐德宗以来的援军根本就不是前来援助的,他们完全就是派来公差旅游的。高骈虽然名为诸道行营都统,可实际上的指挥、后勤全都是援军所在的藩镇节度使说了算。高骈还真就不一定都统得了。既然高骈准备投降,又何苦请来这些所谓的援军前来搅乱江南?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