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四军四师的苏式转盘机枪威力大

皖北一隐士 2024-12-07 16:28:44

新四军老干部李良厚回忆:抗战初至武汉会战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尚称融洽,国民政府基本能按照两党签定的协议,供给八路军(4.5万人)、新四军(1万多人)服装、军饷等,也给中共武装提供了有限的武器和弹药。

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名义上也属国民政府的军队,但国民政府在供给上亲疏有别。军委会首先保证其嫡系军队(黄埔系军队)的弹药粮饷,然后是各地方系军队,在杂牌军中,供给又分三六九等。最后才供给中共武装部分物资。

对于中共武装,国民政府军委会原则上是不给或少给武器,只提供部分弹药。1939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军委会对中共武装的供给更是百般刁难,经常借故少发、迟发、扣发物资、军饷等。皖南事变后,完全停发了中共武装的弹药、粮饷、被服。中共也完全走上了自给自足的道路。

1938年,国民政府从苏联买来一批军火,包括坦克、飞机、火炮、卡车、轻重机枪、步枪、弹药等。这批军火,由苏联政府提供军火贷款,中国用农产品和矿产品抵债。

这批军火中,有5600多挺苏式转盘机枪(每挺配弹1000发)。经过中共多次请求,国民政府给了八路军(新四军)120挺轻机枪及弹药。整个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总共拨给中共武装轻机枪200多挺。

1938年9月,党中央指示彭雪枫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大力开展豫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周恩来、叶剑英连续电示,东征部队可占竹沟现有部队的三分之二。当时,竹沟八团队留守处共有3个中队450人,有枪260支,还有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领来的6挺苏联造转盘轻机枪。

另一位抗战老干部吴友明回忆: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时,装备是简陋的,步枪一部分来自民间,一部分是收集的国军遗弃武器。最亮眼的是4挺苏式转盘机枪(原有6挺,留给竹沟留守处2挺)。当时,这种机枪配备的子弹较多,连队带不完,机关也携带一部分,张震参谋长也带了一个子弹带。

1938年10月11日,东征部队、抗日游击三支队、萧望东大队在河南西华县杜岗会师,这就是四师军史上,有名的“杜岗会师",成立新四军游击支队。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副主任谭友林。

全支队编为三个大队、一个警卫连,共1020人,步枪、马枪587支,轻机枪12挺(内有6挺苏式转盘机枪)。

这批苏式转盘机枪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东征的新四军游击支队首战窦楼,击溃日骑;老一团奔袭乌墙集,转盘机枪掩护部队撤围;著名的板桥战斗中,新四军机枪手常福祥,甚至用转盘机枪打下一架日寇的轻型轰炸机,机内三名日寇毙命,使另一架敌机再不敢低空扫射、轰炸。

3 阅读:525
评论列表
  • 2024-12-08 12:04

    这货性能不及用7.92mm毛瑟步枪弹的捷克式轻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