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怪现象:儿女在国外等于没生;儿女留在大城市等于生半个

睿渊玩转生活 2024-12-23 19:36:49

常言养儿防老,可如今咋变了味?有的娃远飞国外或大城市,好似断了线的风筝。父母盼着娃有出息,结果自己落个孤单。“娃有大成就,咱也能享福”,这想法靠谱不?难道老人只能在回忆里盼娃归?真就没更好的辙啦?

在当今社会,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变化。很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培养得极为优秀,送他们去大城市甚至国外闯荡。这就好比种下一颗种子,满心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能遮风挡雨,结果树太高太远,自己却晒不到阳光了。就像邻居张叔家,儿子在美国工作,一年到头也见不着面。张叔生病住院,身边只有老伴忙前忙后,儿子只能打个电话问候。这和养个“电子宠物”有啥区别?只能看不能用。

咱老祖宗说“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在时代不同了,不能硬把孩子拴在身边。但这也不意味着可以把父母扔在脑后。有个朋友小李,在大城市打拼多年,事业有成。可老家的父母身体越来越差,每次打电话父母都说挺好,可等他回家才发现,父母是怕他担心,啥苦都自己扛着。这就像那句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子女以为给点钱就尽孝了,其实父母要的是陪伴,是实实在在的关怀。

再看看那些留在身边的孩子,可能没那么风光的事业,但他们能在父母生病时端茶倒水,陪着唠嗑解闷。这就是最实在的幸福。就像那句名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父母来说,这比啥都珍贵。子女们应该明白,自己的成功不能建立在父母的孤独之上。

从社会层面来说,这也反映出一种价值观的失衡。大家都在追逐功名利禄,却忘了身后默默付出的父母。这就像一辆马车,只知道往前冲,却把车上最重要的东西颠掉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回头看看父母那期盼的眼神?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子女追逐远方时,父母的寂寞角落谁来填补?难道非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对此你怎么看?

9 阅读:7740
评论列表
  • 2025-01-21 14:53

    终于有明白人说了明白话!估计人们供孩子上学目的快改变了,就是不是以清华北大留学为目标,而是只要健康成长就好!!!

  • 2025-01-21 21:42

    早该生块叉烧。

  • 2025-01-21 21:09

    人世间电视剧演的很明白

  • 2025-01-21 20:35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人才,现在我老了才明白,孩子的成就越大越不是自己的孩子,需要孩子在跟前时,往往是那个没有本事的孩子在眼前尽孝。有本事的孩子是为国家培养的,不是为自己培养的。

    云中的ampampamp风铃 回复:
    孩子又不是你的私有品。一定要把他绑在身边吗?
  • 2025-01-22 08:23

    矛盾!矛盾!

  • 2025-01-27 22:33

    养儿女都带着算计,畜生啊畜生。

  • 2025-01-22 14:55

    可以这样说,但也不是全对。像刘强东,许家印,也是可以把父母养好的。

  • 2025-01-24 21:31

    不要对养儿防老抱太大期望,

  • 2025-01-27 19:56

    哪是怪现象,正常极了。

睿渊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