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中,法王路易十六为何非死不可?

北街老酒 2024-10-21 14:02:52

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了法国的王位。此时的法国国内,财政危机已然十分严重。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这位年轻的国王仁慈。1775年,北美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路易十六出于各种考虑,决定援助美国人。这一决定,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美国的独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也给法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支持美国独立战争,路易十六可谓是又派兵又出钱。总共耗费了高达20亿里弗尔的巨款。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也深知法国的支持来之不易。那些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人,将美国独立战争引发的民主思潮带回了法国。这股民主思潮与法国国内的启蒙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催化剂。

庞大的政府机构支出以及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巨额投入,使得法国财政出现了巨额赤字。为了维持开支,法国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借债。这些债务的利息高达8.5%到10%。为了支付到期的债款和利息,法国政府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到18世纪80年代,法国的债务规模已经占到了总税收的一半以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1786年,法国又和英国签订了贸易条约,将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普遍降到了10%以下。当时英国的许多产品,特别是纺织品价格明显低于法国。英货迅速占据了法国市场,造成法国生产萎缩。于是,在1787 - 1788年,法国国内发生了经济危机。与此同时,法国国内的粮价开始大幅度上涨,1787 - 1789年就上涨了一倍多。

1788年3月,法国财政总监内克起草了一份财政预算报告。其中列举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财政收入为5.03亿里夫尔,支出为6.29亿里夫尔,赤字是1.26亿里夫尔,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里夫尔。很明显,法国财政已经处于破产状态。

政府没钱了,怎么办呢?当然是向百姓征税。但当时的法国人却并不买账。他们心想,路易十六之前对美国那么大方,花出去20亿里福尔跟洒洒水一样,现在政府还不上钱了,却想起向他们征税。不过,要钱也不是不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过去法兰西也有困难的时候,都是靠召开三级会议解决问题。虽然这个会议已经100多年没开了,但路易十六想要钱,就得老老实实走流程。

回顾一下当时的法国社会等级划分。法国社会总共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神职人员,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平民。以往的三级会议,通常是国家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但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由于法国的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一共中断了175年。

175年过去了,此时的法国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8世纪法国的工厂手工业发展迅速,最为发达的是采矿业、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法国的采矿和冶金业在当时很厉害,拥有一些在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财富超过了贵族,成为社会上最富有的阶级。尤其是包税人、银行家这样的金融大佬,他们不仅财力过人,而且通过包税和放债,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这些人有钱之后,还建造了很多富丽堂皇的宅邸。法国著名史学家饶罗斯曾说,接近1789年时,巴黎资产阶级是巴黎生产与消费的最高主宰者。除去几百家名门显贵外,连贵族本身也沦为资产阶级的房客。

但这些资产阶级就算再有钱,在政治上他们也仍属于被统治的第三等级。此时的资产阶级心想,老子都当上贵族的房东了,凭啥还得在社会上低人一等呢?所以他们强烈要求平等参政的权利。

在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的这次三级会议上,不同等级的代表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神职人员和贵族的前两个等级,他们想迫使平民和资产阶级所在的第三等级去纳税。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则希望利用三级会议,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实行类似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第三等级的代表中,也有几个特殊人物。他们并不是第三等级的人,却成了第三等级的代表,有的还成了革命领袖。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身为贵族的米拉波伯爵,另一个是身为高级教师的西哀士修道院长。

这次三级会议在1789年5月5日正式召开。到了6月17日,人数众多的第三等级代表公开宣布,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三级会议,而是国民议会。这意思很明白,就是说他们所代表的不是哪个等级,而是法兰西的全体国民。这就意味着,他们说的话做出的决定,是全体法兰西人民的共同想法,其他无论什么人,包括路易十六都无权反对。

紧接着,国民议会就颁布自己的新法令。它最初的法令之一,就是宣布国王随意征税不合法,同时宣布国王不能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结果到了6月20日,当代表们像往常一样走向会场时,发现铁将军把门。原来是路易十六以场地装修为由,派人把会场的门给锁上了。代表们都快被路易十六给气炸了。好家伙,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不让我们在这开会,那我们就换个地方呗。

由于当时的天气不太好,国民议会的代表们便和成群结队的巴黎市民一起,来到附近的一个室内网球场。代表们和广大民众发誓,不制定一部宪法,并使宪法得以实施,议会绝不解散。这就是著名的网球场宣言。

代表们这么一搞,王室表示我们接受不了。玛丽王后和顽固派贵族阿图瓦伯爵从外省调来瑞士和德意志雇佣军,前来镇压。巴黎市民发现军队集结的情况,就向之前议会做了报告。议会要求路易十六做出解释,但是路易十六拒绝了。7月10日,路易十六又将具有改革形象的财政总监内克免职。内克被免职的消息在7月12日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

面对死亡威胁的巴黎市民们知道,唯有团结起来,拿起武器才能求得一条生路。他们立即组成庞大的游行队伍,在街上大喊口号支持国民议会。7月13日,一队队的群众寻找武器准备起义。革命群众从荣誉军人院找到2.8万只步枪和几门大炮。没拿到枪的群众们也抄起斧头、菜刀、大铁棒子啥的,跟着上街了。

经过几次不大的武装冲突,资产阶级和武装起来的群众当晚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作为封建统治象征的巴士底狱,还有国王的军队守着。巴士底狱原本是座军事堡垒,后来改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当时塔楼上的大炮正对准着社交工人聚居的圣安东区。

7月14日,群众派人与监狱守军指挥官德楼内侯爵联系,要求拆除大炮,但德楼内拒绝了人们的要求。随后群众便对巴士底狱发动了进攻。经过4小时激战,群众攻破巴士底狱,处死了德楼内。占领巴士底狱之后,路易十六表示我服了。7月15日,路易十六到制宪议会,表示他完全信任议会,已经下令撤走军队。

但在颁布宪法之前,有一个人建议,应当搞一部比宪法更加根本的法典,它不是关于一个国家的,而是关于所有人的,无论这个人出生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个法就是有关人的基本权利的法,被称为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人权宣言正式发表了。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文献之一。

本来路易十六他们一家子平平安安地住在豪华的凡尔赛宫,革命群众们并没有去招惹他们。可玛丽王后却天天在路易十六耳边吹风,让他去派兵镇压革命群众。在王后的刺激下,路易十六决定重振国王雄风。9月14日,路易十六调集军队准备进行镇压。封腾的弗兰德斯旅于23日到达凡尔赛。这支军队到达凡尔赛后,国王瑞士卫队的军官们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招待这些战友们。在宴会上,军官们痛骂革命党,把象征革命的三色帽徽甩在脚下猛踩。

这一情况被爱国派报纸揭露了出来。当夜宴晚会上的情形传遍巴黎的大街小巷之后,巴黎人愤怒了。当他们的孩子正因没有面包而啼哭的时候,而那些家伙却在吃饱喝足后痛骂他们,痛骂革命。这事孰能忍,婶都忍不了。于是婶们开始发力。

10月5日,有大批妇女带头,一支群众大军从巴黎向凡尔赛进发。他们一路高呼“要面包,处死教士,处死贵族,处死王后”的口号前往凡尔赛。当晚到凡尔赛之后,他们派代表团前往制宪议会。议会立即派代表去见国王路易十六,要他批准人权宣言和保障巴黎粮食供应。路易十六当晚就答应了这些要求。

但是,群众们却不信路易十六能信守承诺。他们认为王后肯定会想招迫使路易十六变卦。于是,群众中的大部分人就呆在原地没回去。第二天早上大约6点左右,有一些群众发现王宫有一个小门没有卫兵把守,就从这里进入了王宫。混乱之中,一名卫兵开枪打死了一名年轻人。随后群众一拥而上,和卫兵们发生冲突,并攻入王宫。

等到路易十六出现在群众面前时,群众坚决要求王室到巴黎去。当天下午,路易十六就在群众队伍的簇拥下,来到了巴黎,住进了杜伊勒里宫。从此,国王处在了巴黎人民的监督之下。几天之后,制宪议会也迁到巴黎。

但是,制宪议会搞出来的各项反封建法令和讨论中的宪法条文,都是路易十六难以接受的。而路易十六逃亡国外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在1791年5月20日与神罗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进行了会晤,策划由各国君主出面干涉法国革命。利奥波德二世在密信中将这些情况通知了路易十六。于是便发生了法国国王秘密逃跑事件。

1791年6月20日晚上,国王、王后还有王弟普罗旺斯伯爵等人化妆出逃。结果第二天,他们在靠近东部边境的瓦雷讷被人认出,只得返回巴黎。只有普罗旺斯伯爵逃到了布鲁塞尔。

到了1791年9月14日,宪法正式出笼。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行使立法权的立法议会在第二天正式开张。这个立法议会明显分为了左中右三派。右派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同志们无需再努力,国王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的。中间派则是骑墙派,属于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左派则认为革命尚未成功,统治仍需努力。其中左派又包括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这两派将主导下一阶段的革命。

路易十六批准宪法之后没过几天,玛丽王后就在9月18日秘密给他的哥哥神罗皇帝利奥伯德二世写信,要他以武力干涉法国革命。这一年的年底,路易十六又写信给奥地利、普鲁士、沙俄、西班牙和瑞典的君主,呼吁他们干涉法国革命。

面对武装干涉的直接威胁,法兰西的革命者们毫无畏惧。不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侵略军到来,1792年4月,由吉伦特派掌握的法国内阁便对普奥两国宣战。随即法国的10万大军便向4万澳军发动了进攻。按理说,10万打4万应该是法军节节胜利才对。然而事与愿违,10万法国大军竟然节节败退,法国立即处在了危机之中。

前线失败的消息传遍了法国,但法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激起了空前的爱国热潮。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在危急中”,实行全民总动员。各省也纷纷组织义勇军,自动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出发。

1792年8月10日,巴黎突然警钟长鸣,起义者们冲出破街陋巷,向巴黎市政厅攻去。市里的大小官员被吓得落荒而逃,起义者很快占领了全市。在巴黎起义者的压力下,本想保护国王的立法议会让步了,宣布国王退位,并把他交给了起义者。起义者们把路易十六关在了一座坚固的堡垒里。昔日全欧洲最威风的法兰西国王,如今沦为了阶下囚。统治法国千年的君主专制覆灭了,法国历史走进了一个充满革命热情,也充满血雨腥风的时代。

就在8月10日起义的当天,一支来自马赛的志愿军高唱一首名为《莱茵军团战歌》的歌曲,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这首歌很快就在革命队伍中流行起来。由于巴黎人最早是听马赛人唱起这首歌,也就把它称为《马赛曲》,这就是后来法国国歌的由来。

9月20日,法军在法国北部的瓦尔密附近向朝着巴黎扑来的普奥联军发动了猛烈攻击。法军士兵们前赴后继向敌人冲去。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法国义勇军,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但狭路相逢勇者胜,靠着革命的buff加持,法军死战不退。最终普奥联军只好撤退。法军在瓦尔密战役后乘胜进攻,不久就把敌人赶出了法兰西。

战斗胜利之后,人们更加痛恨路易十六了。他们相信,先前对普鳌战争的失败,是国王与敌人串通起来的结果,而且他之前又试图逃往国外。因此在革命群众的眼中,路易十六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卖国贼。法国民众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一切信任。

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吉伦特派上台后的第一件棘手事,就是如何处置路易十六。吉伦特派其实不想审判国王,更不想把他处死。但宫殿中的一个发现,决定了路易十六的命运。

这年11月,正当国民公会因审判还是不审判国王而争论的不可开交时,人们在路易十六居住的杜伊勒里宫的墙壁里发现了一个铁柜,里边有大量秘密文件。这些秘密文件证实,路易十六与流亡国外的贵族有大量联系。这被当作路易十六阴谋叛国的铁证。

1793年1月,国民公会进行了投票来决定两个问题:一是国王是否有罪,二是如果国王有罪,该不该处以死刑。投票结果一边倒,绝大部分国民公会代表主张国王有罪,应处以死刑。

1月20日,当死刑执行令由国民公会代表传达给被监禁的国王一家时,路易十六镇定自若。当晚他向家人们告别,临走前还特意叮嘱小王子,将来绝不要寻求复仇。1月21日上午9点,在蒙蒙细雨里,路易十六缓缓走向断头台。在处刑前,他高声向群众发表演说:“我清白死去,我宽恕所有送我走向死亡的同胞。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现场指挥官下令鼓手们擂鼓,路易十六的声音淹没在了震耳欲聋的鼓声中。随着断头台的刀刃落下,“共和国万岁”的呼声响彻整个巴黎。

对于路易十六这个人的评价,在网上有着很大的争议。但就路易十六个人的品行来说,很难将他定义为一个坏人。可他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注定无法做一个优秀的君主。在托克维尔所著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民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忍受着恶政的人民,一旦压力有所减轻,他们就试图将其全部推翻。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路易十六即位后,确实想通过改革来解决法国的危机状况,但他却总是没办法坚持到底。多次更换财政总监,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因此推行的各项改革都没能成功。

革命的种子,其实早在专制强权的路易十四时代和昏聩无能的路易十五时代就已经种下。而性格温和愿意改革的路易十六,最终却因为改革而丧命。这固然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悲剧,但路易十六如果不惜代价,一开始就坚决抵抗革命的话,在旧制度的强力统治下,法国王朝也许可以活的更久一点,路易十六也有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王位以及自己的家庭。但是社会矛盾的积累,终究会使国家进一步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民的苦难会更加深重,国家付出的代价也会更沉重。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