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掀起了舆论的波澜。
文章描述了在亚太地区的提尼安岛,一座废弃的二战机场正在被重新启用,并标志着美军在亚太的部署策略大幅调整:不再依赖大型基地,而是分散化部署战机。
这一改变的背后是美军对我国导弹威胁的重视,为了应对可能的冲突,美国正通过将空军“化整为零”,希望降低基地被“一锅端”的风险。
然而,这种分散的策略是否真能如愿?背后又有哪些难以克服的挑战?
美空军“化整为零”的背景与动机几十年来,美国空军在亚太的部署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基地,比如日本和关岛等。
然而,随着导弹技术的提升,特别是我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大型基地越来越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因而美军决定采取“敏捷作战运用”策略,借助分散部署提升生存能力是在意料之中的。
“敏捷作战运用”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多地部署战机,使其难以成为敌方火力的集中打击目标。
这一策略源于冷战期间的“分布式杀伤链”概念,即将部队和武器分散部署到更广泛的地区,以避免被一波打击彻底摧毁。
不难理解,美军这一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战时的弹性。
提尼安岛的选择与战略意图此外,美军将提尼安岛重新纳入战略部署,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提尼安岛是二战时期美军轰炸日本的重要基地,见证了原子弹任务的起飞。
如今,美军正通过在提尼安岛重建机场、扩展加油设施,准备在未来可能的亚太冲突中使用这片区域。
这种做法的意图十分明显,即让战机摆脱对单一大型基地的依赖,在冲突时增加回旋空间。
实际上,不仅是提尼安岛,整个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地点,如菲律宾的巴萨空军基地、关岛以及塞班岛等,也在逐步升级或恢复。
以菲律宾为例,美军与菲律宾的合作协议允许美军使用多达9个基地,这些基地可以为美军提供更为灵活的部署选择。
此外,关岛的另一个二战时期机场也在修复中,旨在为战机提供更多起降地点。
分散部署的挑战与后勤难题不过,分散部署虽然理论上增加了美军的生存能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后勤供应成了“化整为零”策略的核心问题。
分布广泛的多个地点如何确保燃料、备件和弹药的持续供应,尤其在可能的冲突高峰期?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位置偏远、条件简陋的基地必须依赖高效的物流体系,这在战时可能是一个巨大挑战。
除了后勤问题,分散部署还面临着通讯的困难。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指出,过于分散的部署会使基地之间的通讯需求增大,暴露在敌方电子战攻击的风险之下。
我国的电磁干扰和攻击技术近年来进展迅速,通过电子战飞机和石墨炸弹等手段,可能会使美军的通讯设备瘫痪,进一步增加美军维持通讯的难度。
此外,由于部署点众多、规模小,防空火力较为薄弱的基地无法在遭受打击时实现有效互援,最终面临被逐一击破的风险。
盟友与多地布局的协同作用美军的“化整为零”策略离不开亚太盟友的支持,这一点在菲律宾的布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前面提到过,美军与菲律宾的防务合作包括了9个基地的使用权,这使美军能够依赖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压力。
此外,借助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合作,美军在亚太的分散部署得到了一定保障。
然而,这种依赖盟友的策略同样存在风险。
首先,盟国在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可能影响合作的稳定性。
其次,美军在各盟国的基地数量虽多,但由于分布零散,难以形成有效防护。例如,日本的驻地基地数量充足,但地理上难以和菲律宾形成互补;而在澳大利亚,由于距离远,基地在前线支援上的作用相对有限。
分布式杀伤链的局限与战略风险从战略布局来说,美军的“分布式杀伤链”战略看似灵活,实则也有其局限性。
该战略依赖于信息获取和网络化指挥,然而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战与网络战的风险性和重要性几乎同样显著,分布式作战反而可能让美军更脆弱。
一旦信息链条遭受干扰或破坏,分布于各地的部队和装备将难以形成合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在电子战领域的装备和技术积累逐渐增强,具备了干扰、破坏敌方通讯的能力。
美军的分散部署虽然降低了单点被击破的风险,但却在网络战和电磁战中暴露了更多攻击目标。
此外,分布式杀伤链还需要高效的实时信息传输来支撑作战决策,而分散的部署可能让信息流通变得更为复杂、耗时,增加了被敌方侦测和攻击的风险。
分散部署的前景与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随着我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增强,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逐步转向分散化,但这一策略是否有效尚存争议。
美军“化整为零”的部署更像是一种应急措施,而非稳固的长期战略。
事实上,分散部署的局限性已经显现,特别是在盟国支持、后勤维护等方面的挑战,这无疑会在未来亚太局势紧张时对美军形成压力。
此外,分散部署的背后反映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重新配置和资源分配。
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平衡战斗力的分布,是美军当前面临的关键难题。
如果“化整为零”真的成为主流,美军的整体作战模式可能会发生根本变化。
至于这种变化会是战略的进步,还是在面对潜在的挑战时陷入被动的困局?恐怕还有待商榷。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