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0月底,中国解放军公开展示了东风-26导弹的发射车。
英国《简氏防务》网站也于10月25日发布消息称,通过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图像显示,在9月9日时,北京某地一家相关企业附近集结了59辆东风-26导弹的运输—起竖—发射车。
看到此消息后,美媒暗示东风-26的扩展让美国海军“又焦虑又恐慌”,尤其是东风-26具备打击关岛乃至美军航母的能力。
东风-26为何能引发如此多的国际关注呢?
关岛美军基地的“梦魇”东风-26因其射程和核常兼备的设计,成为我国火箭军的核心装备之一。
这款导弹能够在4000公里的距离内精确打击地面、地下和水面目标。
换句话说,从我国沿海发射,东风-26足以覆盖包括关岛在内的美军基地,甚至辐射到安德森空军基地和关岛海军基地等关键设施。
而这些基地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支柱,承担着为日本、韩国乃至整个西太平洋提供支持的任务。
东风-26的威力不仅在于射程,其末端突防速度更超过10马赫,使得美军现有的防御系统难以拦截。
对于美军而言,这款导弹不仅仅是威慑工具,更是作战局势中可能随时使用的“快速打击武器”。
在军事冲突中,如果关岛被有效威胁,美军的后勤与增援通道将严重受阻,等于削弱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行动自由。
大规模生产东风-26据《简氏防务周刊》推测,解放军在2020年至2024年间很可能交付至少72辆东风-26发射车,这足以装备两个导弹旅。
美媒认为,这种规模的生产速度反映了我国火箭军在中程弹道导弹部署上的重视。
而这不仅仅是威慑,也是构建“非对称”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
美国军方在报告中也表达了对这一趋势的担忧,他们认为我国正以东风-26为核心建立一个“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防御体系。
通过大规模装备东风-26,我国火箭军能够在敌方攻击范围外,从容打击第二岛链上的美军设施。
这种战略布局标志着解放军正在向远程打击能力上投入资源,以达到区域内的战略压制。
东风-26B对航母的威胁除了辐射范围,东风-26另一大优势在于它的多功能性。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东风-26分为基本型(对地打击)和B型(专用反舰)。
东风-26B可携带1.2到1.8吨的常规或核弹头,其威力足以摧毁或重创美军的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福特”号。
一旦美军航母进入东风-26的打击范围,任何突发的军事行动都将面临“毁灭性”风险。
2022年4月,俄罗斯海军“莫斯科”号巡洋舰被乌克兰导弹击沉,就震惊了全球海军界。
这也证明了现代反舰导弹的威力,而东风-26B的射程和威力远胜于普通反舰导弹。
美媒认为,东风-26B一旦搭配我国的侦察卫星系统,可以实时定位并锁定海上目标,形成对美军航母的强大威慑。
美国海军战舰在亚太区域的行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制约。
导弹成本与航母造价的悬殊在成本方面,东风-26的经济性使得美国更为头痛。
据《国家利益》估算,一枚东风-26的成本约为2000万美元,而美军的“福特”级航母造价高达130亿美元,还不包括舰载机和舰员训练的费用。
如果战时真的发生对抗,发射数枚东风-26就能造成美军航母不可逆的损伤,而美军却需要庞大的资源来弥补损失。
不仅如此,我国火箭军已经拥有数百枚各类弹道导弹。
美媒估计,解放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动几百次导弹打击,形成真正的“导弹饱和攻击”。
这将使得美军即便花费巨资增加防御系统,也难以抵御如此密集的攻击。
与我国导弹发射的“低成本、高效能”相比,美国海军或将面临无法对等回应的尴尬局面。
轰-6K与长剑-20导弹的搭配威力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反舰能力并非仅靠东风-26。
在空中,我国空军拥有轰-6K和轰-6J轰炸机,这些飞机可携带长剑-20巡航导弹和鹰击-21反舰导弹。
轰-6K的作战半径约3000公里,搭载的导弹射程可达1500至2000公里。
长剑-20巡航导弹凭借较低的成本和精确打击能力,成为了东风-26的有效补充。
相比于高昂的弹道导弹,轰-6K和长剑-20的组合在“经济性”上更具优势。
这一空基导弹打击系统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不仅可以频繁出动,还可通过空中加油扩大作战半径。
因此,从东风-26到轰-6K及其搭载的导弹,形成了一个陆基、空基相结合的多层打击体系。
东风-26背后的战略意图从战略意义上看,东风-26的扩展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升级,更是我国在西太平洋区域谋求“非对称”优势的关键。
通过东风-26和其他反舰导弹的配合,我国火箭军正逐步形成一套对美军航母威慑的体系。
随着解放军不断提升导弹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行动空间将逐步受限。
这种非对称优势也在推动美军重新评估其亚太防御战略。
目前,美国正在关岛部署宙斯盾反导系统等防御设备,但即使这些系统也难以全面防御高超音速导弹。
此外,美军还计划投入高昂的费用研发“暗鹰”高超音速导弹,但预计其单枚造价将超过4000万美元。
显然,无论从经济性还是规模上看,美军都难以与我国的东风-26体系在我国近海形成对等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