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如何规划设计?

未来有苑 2024-05-24 05:28:29

随着我国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新城等需求日益增加,高校的资源共享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高校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改变,由被动式、接受型教育向主动式、创新型、跨学科教育发展,校园功能逐渐混合。且随着国土资源短缺,城市空间受到限制,互通互融的城校空间,有利于在满足城市需求的同时节约城市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在此契机下,城校融合成为当代高校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高校与城市共存共荣,城市要构建创新体系和促进产业发展,需要通过高等学校获得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也依赖着城市软环境和融合发展机制的创新。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国家更是提出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方向。在国家促进创新经济发展和优化高教布局的双重背景下,城校融合成为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成为当代校园规划的重要目标。

城校功能融合,校园与城市公共设施互通互用,有利于减少出行,提高效率,且便于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最大化利用率;城校空间融合,城市成为校园的公共客厅,校园成为城市的学习课堂,城市与校园的公共空间、水体绿化相互开放,共建绿色开放的创新共享空间。城校功能与空间融合,促进城校资源互融,有利于校园产教融合平台的搭建,实现学校与城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统筹建设、资源共享,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创业型校园。

结合我国国情和项目实践,对城校融合的功能融合、空间融合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归纳总结了共享校园的一些基本特点,为我国城校融合发展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提供经验积累和有益借鉴。

1、城校融合的校园功能与空间共建模式研究

城校融合是结合我国国情的又一关于校园、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校园空间从过去的对城市局部开放走向与城市融合;校园的分区从过去功能分离走向现在功能混合;学校从过去有边界到现在与城市融合无边界,这一系列转变,都值得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

一、城校融合的校园功能共建模式研究

基于对校园功能的分析及思考,将城市以及学校的主要功能整理归纳,发现除了最核心的教学功能外,城市均可为校园提供相似的功能设施,城校可共享的功能十分可观(图1、表1)。因此,城校功能融合既可以提高共享功能的利用效率,又可以为城市和学校提供双赢。

由于城市与校园的尺度不同,其融合的方式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研究以城市的视角定为宏观尺度、以单个校园的尺度定为中观尺度、以校园内部组团的尺度定为微观尺度。三个等级的融合,是从不同尺度入手,探索城校融合在校园功能布局方面的体现。

(1)城市级别:城市学校功能混合(城校合一)

(2)校园级别:城市学校边界混合(边界活跃、渗透)

(3)组团级别:学校内部功能混合(书院式)

1、以城市为视角的宏观尺度下的城校融合校园功能布局模式

宏观尺度下的城校融合往往有以下两种模式:

(1)校即是城

大学与城市完全融合,校园即是城市,典型案例是剑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位于英格兰剑桥郡剑桥市,是现今世界大学城中最具特色的开放式校区,35个学院深度融合于城市。城市内外无明显差异,各个学院自成一体,但与生活区、服务区融合。

(2)校园分散布置在城市之中

将校园拆分成若干部分,散落布置在城市中,城市的公共设施为校园服务,校园的文化氛围亦在影响城市。例如伦敦艺术大学,它由6个学院组成,均散落布置在伦敦市内,每个学院占据着伦敦市内别具特色的一处,学院与市内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商场等公共设施距离十分近,而大学举办的艺术展览等也可吸引许多市民参与。

以上两种模式本质是相同的,即在宏观尺度下,校园与城市融合往往形成多中心结构,即城市的主中心和次中心。城市主中心为整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提供城市所有公共服务和城市公园。城市副中心围绕校园,形成功能互补的城校融合体,周边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居住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校园的集合性被完全消除,校园以学院为单元,完全融入城市。但由于功能混合本身的优点在于减少出行,提供城市多样化,所以宏观尺度的城校整体融合受到各种功能的服务范围限制,与校园以及城市的大小有必然的联系。

2、以校园为视角的中观尺度下的城校融合校园功能布局模式

由于学校教学功能的独立性以及校园氛围的营造,校园往往需要有一定辨识度的校园核心。中观尺度的城校功能混合更具灵活性,也能保持各自校园的特性和相对独立性。因此中观尺度的城校功能融合主要体现在城校的边界上,表现形式为城校功能在边界的咬合与互融。

(1)相互咬合型

校园的部分功能嵌入城市,形成组团咬合状,校园的边界功能与城市功能相互渗透(图2)。校园嵌入城市的功能多为宿舍或体育馆、游泳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城市的商业设施可为宿舍住宿学生提供服务功能,校园的公共设施嵌入城市也可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

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宿舍凸出校园向四周渗透,嵌入城市功能里,便于学生外出,形成消费活力和交流,并设置相应的学生生活配套,既服务学校内部也服务外部。国内复旦大学本部,也将宿舍凸出校园,融入城市居住区。又如雪城大学在保留校园原有的教学中心的前提下,规划将原有校园向外延伸,通过打造几个特色景点,活化校园周边空间,使市民参与进校园生活空间,并通过社区公园的打造提升社区环境,形成城校的进一步渗透。

规划还提出以下规划建议:活化市民空间;重塑教学核心;创造一个校园与城市共融的社区;打造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形成功能混合的社区空间;城市公共建筑设置于校园之内。

(2)纽带融合型

在校园以及城市边界,设置公用功能作为纽带,通过纽带形成过渡空间连接校园及城市(图3)。如贵阳花溪大学城,校园功能组团与城市功能之间设置公共绿地以及商业共享带。公共绿地同时服务校园以及城市,商业功能线型布置,扩大服务面,提高商业利润,且商业功能作为纽带分隔过渡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城市,使大学与城市有机融合。

3、以组团为视角的微观尺度下的城校融合校园功能布局模式

微观尺度的城校融合体现在校园功能组团中。由过去传统的功能分区发展为功能混合的校园功能组团,最典型的即是书院(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功能组团)。具有混合功能的校园组团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它既可以存在于校园之中,也可以分散在城市中。如一些医学院、科研组团等等。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组织,现代概念中的书院制宿舍是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制发展而成的一种宿舍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是我国首个采用书院制宿舍的高校。近年来新建成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采用的也是书院制宿舍。校园以岛状格局,形成300米尺度范围的多功能融合书院布局,书院中融合教学及居住、商业、餐饮功能。书院内侧布置教学功能,外侧布置居住功能,并在居住组团的底部布置商业、餐饮及公共活动功能,形成多种功能的融合。

由此可见,国内外微观尺度上的城校融合大多以组团为单元,以住宿功能为核心,将公共教学以及生活设施融合在组团中。此种融合模式对于高效、便捷的校园建设有很大的助力,有利于形成开放的校园空间,往城市扩散。

二、城校融合的校园空间共建模式研究

随着城校一体的发展趋势,城校融合成为校园空间发展的必经路径,校园空间规划也逐步向开放性、组团化、生态化发展,城市与校园的空间关系也逐步多样化。

城市尺度的城校空间融合,以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为主,学校可以依托城市的水网、绿带进行城市与校园空间的充分融合。城校空间融合在城市视角宏观尺度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圈层式、渗透式及置入式三种。

1、圈层式城校空间融合模式

圈层式空间融合模式围绕校园核心教学科研空间,周边集聚各类共享功能,如产业园以及城市功能空间(图4)。当有多个校园空间时,各个基本单元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如开放绿地等进行串联,或以城市公共空间为核心进行放射状组团发展,城市级别下每所大学有一定的辐射范围,扩展到城市范围就形成了一种组团生长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较为完整独立的校园空间,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校园作为城市知识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周边产业核心竞争力。圈层式的空间融合模式可通过有机生长的方式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城弹性发展需要。

2、渗透式城校空间融合模式

校园空间中与城市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逐步突破城校边界,与城市空间渗透融合。例如校园宿舍公寓空间与城市商业娱乐休闲空间的互相穿插,校园科研实验空间与城市产业孵化空间的互相混合。城市与校园空间互相渗透交织,城市与校园界面逐渐形成渗透式的空间形态,例如雪城大学总体规划,将部分城市公共空间设置在校内,使校园与城市空间互相渗透,让校园与社会充分接触,促进城校空间融合(图5)。

3、置入式城校空间融合模式

通过置入城市与校园共享的公共服务空间、公园、水体、绿地休闲空间以及公共建筑节点,如图书馆、体育馆、活动中心等,打破城校的边界,形成城校间开放的共享路径,在保证校园空间相对完整的同时实现了与城市空间的共享共建(图6)。例如凯斯西储大学总体规划,城市绿带贯穿校园,形成渗透共享的规划格局,从而增强了大学和城市周边社区的连通性(图7)。

校园视角下中观尺度的城校空间融合,以学校形成的校园中心为社区或组团公共空间,城市与学校以咬合或者边界渗透进行空间和功能混合。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校园街道开放式空间形态及半围合式空间形态,街道式的校园空间与城市共享共融的程度较高,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互相连通的路径到达,例如弗吉尼亚大学开放街道式的空间形态,通过穿越街道与城市相连接;而半围合式的校园空间与城市融合度较低,优势在于在保证校园空间完整性的同时可通过局部开口与城市相连,形成局部融合,例如剑桥市中心的国王学院半围合式的空间形态,通过一面围墙开口与城市相连接。

组团视角下微观尺度的城校空间融合,表现形式可以是校园组团空间与城市商业、居住、办公空间的立体复合,也可通过彼此共享公共文化中心、城市公园及校园绿地等方式实现微观尺度的融合。

2、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探索

城校融合的校园规划演变发展,一方面体现在发展策略上的融合、规划上的融合以及科技创新上的同步融合;另一方面,城校融合的校园设计趋势将会有:多元与复合;城市和校园功能有机混合与互换;校园空间成为城市的学习场所;校园级别设施成为城市共享型功能中心;校园整合型学习空间促进城市交流;城市与校园空间无缝融合等等。

规划视角的城校融合,城市与学校共生共长,功能、空间相互融合,各自发挥最大的优势。和以往传统的大学校园相比,其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的转变和空间引导的变化上。例如在南京高淳职教城的设计中,规划对产-学-研-城的功能体系进行了充分研究。在职教园的规划中,规划提出“以水为界,无边界的学院社区”,以区域内丰富的水系形成自然空间分割,创造无界感的校园,保证校园内外视线的开敞通透,形成校园氛围向街道及区域的延伸(图8)。

又如在江苏开放大学的校园规划实践中,就在城校融合背景下,将学校所有公共的可以对城市开放的功能沿南面主要道路布置,形成与城市功能的共享。而更偏向于生活配套的功能,则沿东面道路布置,与东面的居住区相邻共享,形成生活共享带(图9、图10)。在江苏开放大学的共享型校园规划实践中,总结出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不同于以往独立校园的一些特点。

一、校园功能的共享与互融

一所校园所包含的主要功能为公共教学、院系办公、实验实训、图书馆、体育教学、学生宿舍、会堂、后勤服务、食堂、科研等。而校园本身也是一个小社区,自身需要满足校园内师生的日常生活所需。因而在城校融合的校园功能布局方面,文体设施、生活设施、科研等公共服务和孵化的功能应尽量沿校园外围和主要城市道路布置,方便对外共享共融,形成以教学为核心,中层为公共服务,外层为科研孵化的融合圈层功能结构(图11、图12)。

整体功能布局由内至外逐级开放,以教学和生态景观为校园核心,公共服务建筑和科研设施沿外围布置,生活区与城市居住用地毗邻,形成校区、城区、社区的功能互融与共享。根据统计,开放大学浦口新校区除去学生宿舍、公共教学和图书馆等教学建筑的面积,可对外共享的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占校园总建筑面积的43.2%。

二、“大开放小围合”的空间共融模式

城校融合的校园空间与城市从相对分离走向相互融合,这既是功能共享的内在需要,也是城市空间流动、人才流动、城校空间整体发展的方向。例如浦口职教园周边城市景观资源丰富。整体空间规划将职教园东侧城市的生态景观廊道和西侧城市的生态水系廊道与校园连通,将城市区域主要绿化和水体空间引入职教园区,形成与城市、校园融为一体的城校共融空间。

通过对校园整体采用“大开放、小围合”的创新模式,一改传统封闭式校园现状:不设置围墙,建筑组团间的街、院、园向社会开放;核心区教学楼采用底层局部架空,结合校园环境,将校园公共资源最大化地反馈社会;学生居住区以簇群式形成“小围合、小组团”的形态,通过校园智能化管理保证学生居住安全。

“大开放小围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城校空间共融模式:校园整体对外开放,而每个小组团智能化管理,相对封闭与围合。校园中心区以步行交通为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公共设施带动校园周边空间发展,发挥校园的带动作用,提升校园周边社区活力,且保留了校园核心组团的安全性,便于提高校园文化氛围。

三、资源开放

校园公共设施、实验实训教学资源、校园公共绿化空间等面对城市开放,校园不设围墙。城校融合下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校园,文体设施、实验教学等都是可共享的资源与平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例如:开放大学浦口新校区的院系设置把院系办公与院系实验实训室分区设计,这样的优点是,实验实训区可以相对独立,更有利于为产业、企业提供教学平台和对外交流。院系办公区则位于图书馆北侧,靠近学生宿舍区。而实验实训区靠近轮训公寓和面向产业园,为园区、工业区提供培训基地和智力支持,促成产教结合的规划愿景。轮训公寓为是流动技术人员的培训居住场所,相对独立,为工业园、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支持。此外,学校1200座会堂为整个桥林新城提供多功能的会议和表演场所,填补新城公共设施的不足。

四、景观互通

将城市主要绿化和水体空间引入校园,形成与城市、校园融为一体的城校共融空间。校园景观规划融合城市景观,校园景观与城市景观互通互用,周边居民可沿着城市景观进入校园,校园公共空间面向景观绿化带打开,形成城市校园共享共融的景观休闲空间。校园内各组团呈簇群式布局,紧凑集约,建筑之间留出尽量多的景观绿化,在学校中形成大小有致、主次有序的园林组团,使园林包围建筑,将园林概念融入规划设计中,形成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学校景观环境。

五、交通无缝

城校融合的大学校园,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上应使车行交通、步行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无缝衔接。便利的公交出行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城校融合的深度合作,使校园与周边园区、社区的整体城市交通融为一体。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的设置也应综合考虑城市、社区和校区的位置,便于科研人员的往来与流动,增强校园与周边空间的联通性,提高以校园为核心的周边科研创新竞争力,使高校在科技创新上起到带动作用。且统一规划的交通可节省城市资源,节约出行,提高效率。

六、协同作用

城校融合的共享校园为城市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平台和资源;反过来,城市中产业、企业与大学的合作亦促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大学注入资金和实践平台,两者协同发展。

在规划设计时,应统筹考虑校园与城市产业园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彼此。将校园部分功能与城市共享,弥补城市缺失的科研功能,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系统完善与发展,构建充满核心竞争力的产教结合体系。同时依托大学现代教学资源,打造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型产业、专业交叉共享及功能复合,依托高校高水平人才,推动城市产业创新发展。

结 语

城校融合的共享校园规划设计,一方面使校园功能布局发生改变,其中可与城市共享的功能将面向城市布置及开放,促进城校功能的优化与共享,促进城校功能混合的规划方向。在力求实现城校融合的同时,细化研究校园与城市各类功能板块的空间组织与界面优化,引入多类型、多层级的公共空间,提高城校融合功能混合度,增加多元性与空间活力。

另一方面,校园空间从相对独立到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城与校的融合共建已经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空间融合问题。我国大学校园的建设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这一过程,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也趋向于多元与混合,呈现出功能共享、资源开放、空间共融、景观互通、交通无缝等特点。文章从城校融合的功能与空间模式分析入手,结合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在城校融合的发展热潮下为校园规划的设计调整提供相关经验及理论支持。

编辑:阿黎

作者:林燕,奚琰冰,黄骏,侯诗景

来源:《建筑与文化》

原标题为《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