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方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内激励,向外引导

未来有苑 2024-05-07 17:02:32

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先育人,再育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快乐、兴趣、动机、习惯、态度、能力和素养;由外向内激励,由内向外引导而非由外向内灌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智慧和终身学习能力。这样的教育方向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立德树人需要向下生长的教育

(一)教育是农业,教育即生长

教育的对象是生长中的生命,教育者是农夫,农夫的使命是为生命生长培根育根。越是向上生长,越要向下扎根。因此,教育者的眼睛应该是向下的,教育者努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学生才能向上生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向下的教育。向下的教育是根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发展素养的教育,是启迪智慧的教育,是培育美德的教育。因此,好的教育一定是先育人,再教书,先成人,再成才。

教育的方向唯有向下,所谓分数和成绩的果实才能自然而甜美的生成。没有根系的发达所生长的果实,大概也是苦涩无味且容易腐烂的果实。

(二)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向下扎根是育人的教育,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快乐、兴趣、动机、习惯、态度、能力和素养。这个方向强调的是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和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快乐与幸福感,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动机和积极习惯。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向上生长是育分的教育,指教育应该关注知识、分数、成绩和成才。这个方向强调的是学术成就和个人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优秀的成绩。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成为有价值和有贡献的人才。

2、核心素养需要向外引导的教育

(一)教育是唤醒,教育即引导

教育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唤醒人的创造力、生命感和价值感。教育是唤醒,素养、智慧、美德本就存于人的大脑之中,需要的只是点燃和唤醒,才会由内向外长出来。

教育即引导,因为素养无法传递,只能经过实践、感知,体验,反思,通过教师引导,才能自我生成。

而由外向内灌输的只能是散点、孤立、游离的知识,是无法迁移应用的死知识。所以素养生成的方向是由内向外的,向外输出、创造、生长的是智慧、美德和价值观。

(二)向外引导,而非向内灌输

由内向外引导是指教育应该通过提问、输出、对话、讨论、辩论、展示、生成、实践和创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学习和积极参与。这个方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智慧和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引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地应对挑战。这些高阶思维能力构成了核心素养的主体,是无法灌输的,只能在实践和反思过程中自我生成。

由外向内灌输是指教育将知识、事实、背诵、记忆和训练等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信息的输入,但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和应试焦虑,造成学习的表面化和机械化。

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唤醒。学生是有无穷潜力的生命,唯有激励和鼓舞,才能唤醒自我生长的力量。灌输死的知识,学习只能是负担和痛苦,唤醒生命的力量,学生便会像种子一样,具备自我生长和终身成长的力量。

综上所述,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先育人,再育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快乐、兴趣、动机、习惯、态度、能力和素养;由外向内激励,由内向外引导而非由外向内灌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智慧和终身学习能力。这样的教育方向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使之成为有价值和有贡献的人才,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

编辑:阿黎

来源:勇立时代潮头

转自:校长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