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张爱萍上将会后偶遇江泽民,惊叹道:原来你是江上青的儿子

底层史观啊 2025-04-08 14:03:30

1982年,张爱萍刚开完会走出大厅,江泽民就迎了上来,拦住他问:“您好,请问还记得江上青这个人吗?”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爱萍立马愣在了那儿,好一会儿才缓过神,问这男子和江上青啥关系。一听说是江上青的儿子,张爱萍激动得不行,直说:“我找你好多年了,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你。”

江泽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自己的请求说了出来。张爱萍一听,二话不说就爽快答应了,拍胸脯保证一回去就马上把这事儿给办了。

张爱萍一听说江泽民的身份,为啥那么兴奋呢?他和江上青之间到底有啥过往?这么多年过去了,江泽民到底想求他啥事儿?

【难以忘怀的革命情谊】

1939年夏天,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张爱萍那时候是豫皖苏省委的头儿,他接到任务,得去安徽东北那块儿地方,打算搞个抗日根据地。

出发前,张爱萍心里已经有了盘算,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当地的督察专员盛子谨那儿。这不仅仅是因为盛子谨心怀爱国之情,还因为党员江上青能在盛子谨身边协助。

张爱萍头一回听到江上青这个名字,由于路上赶时间,他也就没来得及仔细琢磨江上青的相关情况。

江上青呢,他是扬州一个医药世家的孩子。他因为投身革命,两度被投进大牢。出狱后,他就到处奔走,忙着宣传革命思想。这不,现在中央派他个重要任务,潜伏到盛子谨身边当秘书,他还真的赢得了盛子谨的深信不疑。

张爱萍记忆最深的是江上青在监狱里头说的那句话:“被关起来没啥大不了的,等出去了咱接着干!”

一到罗岗,张爱萍顾不上喘口气,赶忙给江上青传话,让他找个空档,咱俩得聊聊接下来的打算。

原以为还得过上几天才能碰头呢,结果张爱萍万万没想到,江上青当天下午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了罗岗。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江上青一进门,他还没开口呢,对方就笑着打招呼:“爱萍同志,欢迎你来安徽啊。”

张爱萍初见江上青时,他身着一袭长袍,戴着黑框眼镜,特别能聊。这些特征让张爱萍心里有了个底,而后来两人的深入交流,更是验证了他的这个初步判断。

江上青生在个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加上他长期做思想工作,所以讲起话来特别有号召力。他肚子里有不少墨水,可从来不显摆,是个特别接地气、好打交道的人。

那天,俩人在屋里聊了许久,从喜欢的事儿聊到了对未来的打算。虽然是头一回见面,但他们聊得特别投机,就像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一样,特别开心。

拿到江上青提供的最新消息后,他俩立马琢磨出了一套说服盛子谨的方案,还一块儿把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都想了个遍。

要走的时候,张爱萍喊住了江上青,跟他说:“到时候我来当那个凶巴巴的角色,你就负责做好人。”

江上青二话不说就爽快答应了,但刚走几步,他又回头,笑眯眯地说:“哎,不行不行,盛子谨这家伙就爱听好话,得顺着他来,咱们都扮演和事佬,夸夸他,这样才行。”

听完这话,张爱萍忍不住咧嘴笑了,他目送江上青走远,这才转身回屋,琢磨起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来。

转眼间,到了两边碰头的日子。江上青说的没错,盛子谨对这次合作特别上心,他不仅摆了大宴席招待张爱萍他们,还亲自带着夫人出来一起作陪。

宴会上,张爱萍和江上青照着事先商量好的,一个劲儿地夸盛子谨上任后干的那些好事,同时还把两边要是合作能带来的好处,一条一条地说给盛子谨听。

不出所料,盛子谨非常痛快地就点头答应共产党在这儿建革命根据地,他还拍胸脯保证,以后根据地在皖东北的所有花费都由他一人承担。就连张爱萍提议要设联络站的事儿,他也一口就答应了。

这次会谈进行得异常顺畅,但送走盛子谨他们后,张爱萍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没了,直接苦瓜着脸,心里有苦说不出。

看到这个不同寻常的情况,江上青赶紧走过去问张爱萍,是遇到啥难处了,还是对谈判结果心里有疙瘩。张爱萍苦笑回应道:“说实话,我平常最烦的就是这些客套话了,可眼下却得硬着头皮,去跟别人虚与委蛇。”

江上青听完后,咧嘴一笑,说:“咱可不能这么想。现在咱们说的那些违心话,能换来枪炮,这可是超值的交易。我呀,还盼着这种好事能多碰上几回呢。”

这个比方让张爱萍忍不住笑了,他俩边走边聊,计划着接下来怎么建立根据地,朝着张爱萍的住处迈步而去。

【烈士衣钵的传承】

有了江上青的鼎力相助,张爱萍没多久就搞定了新四军在皖东北的办事处,紧接着就开始忙活着壮大当地的抗日队伍了。

那时候的皖东北地区,除了新四军和盛子谨的队伍,还有一支国民党的军队在那驻扎。而且啊,这支军队的头儿徐志远和盛子谨,他们俩早就看对方不顺眼了,经常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张爱萍感觉再这么拖下去,对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可没啥好处。他跟江上青一合计,决定让共产党来牵头,把两边的人聚到一块儿,坐下来好好聊聊,商量个休战的办法。

7月29号,经过江上青和张爱萍的一再劝导,两边的人终于肯坐下来,一块儿聊聊往后怎么联手抗日的事儿。

虽然一路上碰了些钉子,但结局还是挺美满的。

可是,江上青跟张爱萍笑着说了再见没多久,张爱萍就听到远处响起了猛烈的枪响。他赶紧带着人赶过去,一到那儿,就看见江上青已经倒在了血地里。

江上青和盛子谨一踏入树林,没想到就碰上了敌人的埋伏。情况危急,江上青马上喊话,让大家全力保护盛子谨。结果他自己却挨了好几枪,根本没法再站起来了。

在江上青的葬礼上,张爱萍泪流满面地跟他做了最后的道别。尽管他们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张爱萍早已把江上青视为自己的知心朋友。他不仅亲自来吊唁,还派人去扬州打听江上青妻儿的情况。

他回想起江上青以前聊起过家里的妻子和女儿,算算时间,江上青的孩子现在应该正是需要人关心照顾的时候。他心里琢磨着,得为江上青做点什么实际的帮助。

但那时候,正好是抗日打得火热的时候,四处都是战乱,张爱萍又因为要在各个战场间不停跑动,所以他一直没空去找江上青妻儿在哪。

然而,当江上青离世的消息传回家里,江家上下都被深深的哀伤笼罩。王者兰搂着两个尚年幼的女儿,站在灵堂前,望着那牌位,哭得连话都讲不出来。

最终,还得靠大哥江世俊出手,他负责处理了江上青身后的事情,还安排大嫂吴月清去安慰王者兰和她女儿。

因为江上青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留下能延续香火的儿子,所以江世俊就主动说,要把自己的二儿子江泽民过继给江上青夫妇,以后好给他们送终。

那时候,江泽民才13岁大,王者兰呆呆地望着开始管自己叫“妈”的娃,眼泪又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她拽着江泽民,一起来到江上青的坟头祭拜,一遍遍给他讲述江上青投身革命的那些事儿。

因此,小江泽民是在这些故事的陪伴下长大的。虽然他现在对江上青的记忆已经有些不清晰了,但江上青那种革命的精神却始终鼓舞着他,激励他前行。

在扬州上学的时候,江泽民老爱溜达到梅花岭,去缅怀那些为了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雄。有时候,他能在那儿呆上一整天,家里人喊他回家吃饭,他才恋恋不舍地走。

1946年4月份,江泽民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和江上青前辈一样,他选择了在上海执行地下党的秘密任务,还帮忙掩护爱国人士安全撤离。

一年后,江泽民刚毕业那会儿,直接被安排到了上海粮服实验工厂上班。在那儿,他搞了个青年会夜校,使劲儿传播革命的理念,还带着工人们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卫工厂运动。

那时候,江泽民常常用江上青的那句“就算坐牢也不怕,出去后还得接着干”来给自己打气。虽然他从未经历过牢狱之灾,但“接着干”这三个字,却牢牢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新中国成立后,江泽民遵从中央的安排,到处奔走于各大城市的工厂之间。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心实意地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贡献力量。

1961年,国家煤炭不够用时,江泽民领着好多技术人员一起琢磨锅炉是咋造的,他们还鼓捣出了一种烧原油的新式锅炉。这下可好,国家煤炭紧张的问题轻松了不少。

后来,江泽民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在背后默默奉献,不过他心里一直有个疙瘩,那就是他老爸江上青的墓碑还没解决好。

【会场外的特殊要求】

江泽民兄妹几个,自江上青去世后,心里一直有个念头,那就是想找个和老爸关系铁的老前辈,来给老爸的墓碑题个字。但问题是,当年留下的东西太少,他们只知道老爸跟张爱萍有过交往。

会议一完事儿,江泽民立马就在会场外头候着了,就想找张爱萍要幅字画。

可一想到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多不胜数,而且江上青烈士已经离世四十多年了,江泽民便没有直接开口请求赐字,而是怀着忐忑的心情问:“您还对江上青有印象吗?”

这其实就一句简单的问候,要是老将军心里还惦记着那些年的事儿,那他就能给咱写写墓碑上的名字。要是他忘了,那也是年头太久远的缘故,咱们就只能算了。

可江泽民万万没想到,张爱萍一听“江上青”这名字,立马就激动了起来,连连追问江泽民,江上青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江泽民直白地说:“我其实是江上青的儿子。”

一听这话,张爱萍立马拽住江泽民的手,打量着眼前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心里头直犯嘀咕,这么多年找的人,如今竟出落得如此出类拔萃,成了国家的新希望。

聊着聊着,张爱萍渐渐了解到了这些年来的种种变故。

说起来,江泽民被过继给江上青后,王者兰就一个人把三个娃拉扯大。她总跟孩子们说,不能因为是烈士的后代就在外面搞特殊。也多亏了王者兰的悉心教导,他们兄妹三个从来不在外面炫耀父亲江上青的名字。

后来,江泽民在追随父亲的足迹加入共产党后,便更加避免提及烈士子女的身份。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特殊关照,他甚至刻意隐瞒了自己是江上青儿子的真实身份。这也是为何张爱萍长时间未能找到他的原因所在。

听完这番话,张爱萍满心激动,连连称赞:“不错,这才是上青真正的骄傲,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公仆。”

走的时候,江泽民有个心愿,他跟张爱萍说,想让张爱萍亲手写块墓碑上的字。这样既能给老爸的革命岁月一个交代,也让大家能时刻记住老爸的革命故事。

一听到那个请求,张爱萍立马就点头答应了。回到家,他直奔书房,二话不说,认真地写下了“江上青同志之墓”这几个字。

1982年,泗洪县给江上青建了墓,当时张爱萍题的字就被刻在了墓碑上。打那以后,江泽民每次来祭拜老爸,都会盯着那七个有力的大字,静静地站上好一会儿。

这天一早,江泽慧几人站在老爸的墓碑前默默想了一会儿,然后就赶紧回北京忙他们的工作去了。

这时候,江上青的墓前,除了张爱萍题的那七个醒目大字,就只有几个简单又雅致的花篮,仿佛是江泽民兄妹几个的心意,静静地守候在父亲身旁。

0 阅读: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