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遏制假冒伪劣食品流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就农村地区常见假冒伪劣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风险行为:“三无”食品是指无证无照生产加工的食品,卫生条件极差、蟑鼠横行、原料来源不明、过期食品翻新、变质肉腌制卤味、用廉价添加剂仿制零食等。
提醒:购买食品时,请选择有正规生产经营资质的商家,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食品来源正规,不购买来源不明熟食、散装食品。
不合格肉制品风险行为:加工、销售病死畜禽肉、来源不明肉、未经检验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用鸡鸭肉冒充牛羊肉等。
提醒:购买生鲜肉,注意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合格印章,警惕颜色异常(如发黑、发绿)、气味刺鼻、异常低价的肉制品。
“山寨”食品风险行为:仿冒知名品牌商标(如“粤利粤”冒充“奥利奥”、“康帅傅”冒充“康师傅”);篡改生产日期、虚标成分(用香精勾兑却称“纯天然”);夸大宣传,普通益生菌粉宣称“降血糖”,廉价保健品吹嘘“抗癌延寿”。
提醒: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包装上的商标、生产厂家等信息,警惕宣称“治病”“延寿”的普通食品,保健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
违法“特供酒”产品风险行为:包装或宣传中使用党政机关和军队“特供”“专供”“内供”等图案、字样、标志性建筑,仿冒知名酒类商标,实际多为小作坊勾兑劣质酒或无证生产假酒,甲醇超标或非法添加,易引发中毒。
提醒:不轻信“内部特供”“军用专供”等虚假宣传,正规渠道购买酒类;查看酒瓶标签是否标注真实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其他严重违法行为风险行为:非法添加工业原料,有毒有害物质,如用工业明胶做果冻、甲醛浸泡水产品保鲜;滥用农药兽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养殖水产滥用禁药等。
提醒:若食品呈现异常色泽(如过白、发绿)、刺鼻化学气味(如酸腐、刺激性异味),或口感异常(如弹性过大、久煮不烂),立即停止食用,并封存问题食品、保留票据向有关部门举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安全消费小贴士查证照:选择正规商铺,查看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经营备案证。
查标签:核对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厂家生产许可等信息。
查质量:观察食品外观、气味,拒绝变质、霉变、异味食品。
留存凭证:索要发票或收据,便于维权追溯。
全民监督:发现违法线索,立即拨打1231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来源丨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整理自临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