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二战德国王牌部队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或多或少有听到过“帝国师”这支部队。
这是一支很奇怪的部队,虽然在很多介绍二战德军王牌部队里的文章都提到过它,然而却总是很少有人对他做出一次严谨的介绍。
于是在本篇文章中,我便想试着来为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这支被誉为“帝国之花”的——纳粹德国王牌部队。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情,武装党卫军是不折不扣的纳粹刽子手,对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点,不能因为某支部队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就对其抱有崇拜心理!
(一)、希特勒的“马路士兵”
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上台成为德国总理,大权在握。
而随着希特勒掌握大权,他和纳粹冲锋队领袖罗姆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深。希特勒十分担心冲锋队会反抗他的统治,于是希望能有一支完全忠于自己本人的卫队。
于是希特勒的保镖兼司机泽普·迪特里希便得到了希特勒的一个指令,奉命组建一支私人卫队,专门保护希特勒的安全。
得到命令以后,敬业的迪特里希立马就从阿道夫·希特勒护卫队(SAH)中挑选出了117人,组成一支177人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堪称是党卫军的标准:25岁、身高1.8米,无犯罪纪律。
这支私人卫队给了当时的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很大的启发,因为希姆莱当时一直试图扩大自己在德国内部的权力,而一支能和国防军分庭抗礼的党卫军部队势必能增强希姆莱的影响力。
于是希姆莱便利用希特勒担心国防军不服自己统治这一点,鼓动希特勒在1934年9月下令成立组建只听命于希特勒一人的特殊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
这支部队的成员全部来自纳粹党在1933年甚至于全国各个主要城市的“政治预备队”,然而这一次希姆莱给他们安排的指挥官并不是某个政治人士,而是保罗·豪赛尔——一位具备杰出军事才能的前国防军军官。
豪赛尔的到来,给这支新成立的党卫军部队带来了很多来自国防军的东西,包括专业的军事技能训练、遵守纪律的军人准则、还有勇敢无畏的作战意志,使得这支特别机动部队很快就具备了和国防军部队一样的作战能力。
1938年,纳粹占领了奥地利,在维也纳组建“元首”旗队,不久之后元首旗队加入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替代了的原先阿道夫·希特勒旗队。随后在1939年5月,德国国防军第50重炮营的营长彼得·汉森少校前往兴登堡训练场,帮助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组建了首个炮兵团。
此时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已经下辖包括“德意志”、“日耳曼尼亚”、“元首”在内的三个团,一个完整的炮兵团,与此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工兵营、通讯营、侦察营等支援单位,兵力已经和普通德国师相当。
而此时,波兰战役即将爆发,为了检验党卫军部队的战斗力,希特勒特别下令,国防军统帅部组建一支由国防军和党卫军混合组成的部队,即“肯普夫装甲师”。
“帝国”师就这样的方式登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舞台。
(二)、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在这场战役中,肯普夫装甲师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出击,向波兰纵深挺进,用快速进攻的方式粉碎波兰边境的波军防线。
凭借着德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和装甲力量面前,德军很快就完成了自己战前制定的战役计划,仅用了16天时间就完成了对波兰首都的包围,不久之后就彻底灭亡了波兰。
而在这一过程中,肯普夫装甲师的表现并不突出。
原因就在于尽管受到了保罗·豪赛尔将军的严格训练,但是肯普夫装甲师内的党卫军官兵大多是第一次参加实战,暴露出了作战经验不足、缺乏协同作战意识等问题。
比如在对波兰一处名为192高地的进攻中,就出现了党卫军部队由于缺少战前侦察,导致坦克部队直接撞上了波兰人的反坦克阵地而伤亡惨重的情况。
于是波兰战役结束以后,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就在保罗·豪赛尔的指挥下,进行了6个月的加强训练,包括了连、营、团级的合同战术演练和个别单位的加强训练。而在这个时期,肯普夫装甲师被解散,德国正式组建了“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师,这也是党卫军首次以一个完整师团的形式出现在战场上。
1940年5月10日,德军正式发动了针对英法的“镰割”行动,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师作为第18集团军的一部分,隶属于德国B集团军群,由老将费多尔·冯·博克指挥,负责进攻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吸引英法联军主力进入比利时。
战役一开始,经过加强训练的党卫军特别部队师立刻暴露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极为顽强的作战意志,迅速抢占了荷兰境内的多座大桥,同时还破坏了荷兰人企图开闸放水阻止德军前进的计划。
5月14日,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下属的“元首”团攻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为了第一支进入荷兰首都的德军部队,荷兰沦陷。
解决掉荷兰以后,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师得到上级命令,跟随国防军主力一起南下,先是在敦刻尔克歼灭英法联军的后卫部队,随后欧马上南下,并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横扫了法国南部地区,到法国投降时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师已经冲到了法国-西班牙边境。
法国战役结束以后,希特勒注意到了党卫军强大的战斗力,立刻做出了扩大党卫军部队数量的决定,由此引发了党卫军部队一系列编制和名称变化。
1940年12月21日,党卫军特别部队师正式更名为党卫军帝国师(SS division “Reich”),不久之后又更名为党卫军“帝国”摩托化步兵师(SS“Reich”Division),成为了德军前线的一支主力摩托化步兵师。
随后,帝国师便在法国南部开展了大规模的摩托化作战训练,在此期间帝国师还得到了一个高射炮营和一个自行火炮营,战斗力大大增强,到了1941年3月的时候,帝国师已经可以胜任任何摩托化步兵师的作战要求。
本来按照德军的计划,帝国师要参加海狮行动的,但是由于海狮行动泡汤,所以帝国师便准备参加在1941年6月发起的巴巴罗萨计划,但因为巴尔干半岛上的局势变化,帝国师受命从法国南部转移到罗马尼亚,准备参加执行针对南斯拉夫的“第25号计划”。
1941年4月6日,德军开始了对南斯拉夫的进攻行动,仅仅6天以后,帝国师就冲到了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为了尽快拿下南斯拉夫的首都,帝国师摩托车营二连连长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克林根伯格中尉带领一支只有6个人的小部队冲进了贝尔格莱德,成功的使贝尔格莱德的市长宣布放弃抵抗,帝国师由此占领了南斯拉夫的首都,克林根伯格也因此得到了骑士十字勋章。
等到巴尔干半岛的局势稳定以后,帝国师的官兵们一致认为自己将被送往北非和英国人作战,因为隆美尔已经在非洲取得了连续部队的胜利,不过非洲地区和帝国师注定无缘了,因为此时距离德军全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已经剩下不到数周的时间了。
(三)、从巴巴罗萨到台风行动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
帝国师大当时作为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的一部分,参加了这次庞大的进攻行动。
战斗一开始,帝国师就势如破竹,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等地给予苏军重创,并且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叶利尼亚,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
但是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问题和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遭遇顽强抵抗,帝国师没能立刻向莫斯科发起进攻,而是转头南下,参加了基辅战役。
8月23日,“帝国”师跟随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南下,从戈梅利-斯塔罗杜布一线出发,向杰斯纳河方向实施突击。
9月16日,“帝国”师攻占了乌代河畔的普里基,堵死了苏联西南方面军从这里撤退的道路。
随后,帝国师火速前往罗姆内布置防线,防止被围苏军从这里突围。而帝国师赶到罗姆内不久,苏军的突围部队就向罗姆内发起了进攻。9月18日,苏军集结了两个满员师,以重型KV坦克、中型T-34坦克为先导,在空军支援下向“帝国”师发起进攻,企图突破德军的包围圈。
然而在帝国师的顽强坚守之下,苏军部队连续进攻了5天也未能突破德军防御,等到国防军第4装甲师赶来之时,苏军已经失去了最后的突围机会。
不久之后,基辅战役结束,德军俘虏苏军官兵66万5千人,缴获和摧毁装甲战斗车辆884辆,火炮3718门,其中“帝国”师仅“元首”团就在扫尾作战中俘敌1万5千人。
此时,帝国师已经成为了前线德军最不可或缺的部队之一,再也不是国防军将军们眼中的“马路士兵”。
不久之后,台风行动爆发。
帝国师再次一马当先,冒着苏联雨季的倾盆大雨和寒冷的天气一路推进到莫斯科外围,成为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德军部队。
但此时已经是11月份,早就在雨季中筋疲力尽的德军部队早就成为了强弩之末,再加上突然到来的寒冷,让大量坦克、汽车的引擎被冻坏、水箱被冻裂,甚至连士兵步枪的枪栓都被润滑油死死冻住,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行动注定以失败告终。
12月5日,莫斯科的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德军发动了全面反击,帝国师在严寒中死守阵地,成功给其他德军部队争取到了构筑防线的时间,最终使德军避免了拿破仑兵败莫斯科的惨败。
但帝国师付出代价也是残酷的。
在经过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战役的损耗以后,帝国师再也无力在前线继续作战。
据统计,截至1942年2月11日,帝国师在东线已经伤亡了10690人(不包含军官),之后帝国师又在勒热夫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防御战,彻底耗掉了自己最后一丝进攻的力量,于是在1942年3月被迫返回法国修整。
谁也不会想到,这只是帝国师在东线征战的开始。
(四)、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
帝国师返回法国以后,从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为了适应新的建制,帝国师除了少数部队以战斗群的形式在东线继续作战以外,剩余的部队在1942年剩下的8个月时间里都在忙着加强训练。
得益于此,帝国师没能参加1942年爆发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避免了一场浩劫。
但是随着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胜,南线德军的形势急剧恶化。
当时,在斯大林格勒获胜的苏军不断向南线德军发起进攻,试图一口气吞掉南线所有德军部队,于是德军统帅部紧急将帝国师从法国调遣到南线战场,交给曼施坦因指挥,帝国师由此参加了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
在这场反击战中,帝国师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和战斗素养,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突进苏联西南方面军防线60英里,和第48装甲军会合,完成了对苏联波波夫快速集群的合围,迫使瓦图京不得不后撤。
随后,帝国师和其他友邻部队一起猛攻哈尔科夫,并于3月14日占领哈尔科夫,成为了最早夺取哈尔科夫的部队之一。
此战之后,帝国师就正式成为了东线德军最精锐的装甲部队之一,并参加了在这一年7月爆发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成为了德国在整场库尔斯克战役中推进最远、战果最大的一支部队,也成了苏军官兵眼里最难缠的对手。
不过此时德国大势已去,帝国师在库尔斯克的突出表现根本无法挽救东线的德军的命运。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以后,苏军又马不停蹄地发动了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基辅进攻战役、米乌斯和进攻战役等多次战役,帝国师还没来得及休整就投入了前线激烈的战斗,大量的重型装备都在维修过程中被苏军缴获。
最终在损失大量的人员和武器装备以后,帝国师被迫返回法国休整,并在这个过程中正式晋升为了党卫军第二“帝国”装甲师。
(五)、从诺曼底到覆灭
在法国进行休整以后,帝国师不仅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弥补了1943年战斗的损失,还得到了许多新单位的加强。
在这一时期,帝国师的编成内包括了第2武装党卫队“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第3武装党卫队“元首”装甲掷弹兵团、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团、武装党卫队第2反坦克营、武装党卫队第2突击炮营、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炮兵团、武装党卫队第2高炮营、武装党卫队第2火箭炮营、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通信营、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侦察营、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工兵营、武装党卫队第2师后勤部队、武装党卫队第2战地救护队、武装党卫队第2战地记者排和武装党卫队第2宪兵队,总兵力超过了2万余人,准备着先进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战斗力无比强悍。
但是帝国师并没有调回东线参战,而是继续在法国整训,准备应对英美在法国的登陆。
1944年6月,盟军登陆诺曼底,帝国师立刻北上,试图对还困在滩头的英美部队发起反击,但是由于英美轰炸机对于交通路线的狂轰滥炸,帝国师未能在战斗最关键的几天里成功赶到前线,但随后帝国师在卡昂-圣洛一线还是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战斗力,让盟军在整个7月份都未能突破卡昂-圣洛一线的德军防线。
1944年8月初,帝国师主动出击攻占了莫泰坦,成功掩护德军主力退过塞纳河,之后在法莱斯包围圈战役中,帝国师又和霍亨斯陶芬师顽强抵抗,使大量的德军有生力量从盟军的包围圈中脱身,让盟军费尽心力谋划的包围圈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随后帝国师又被德军高层四处调动,先后参加了阿登反击战、春醒行动等战役,最终于1945年5月8日向美军投降,由此结束了自己的传奇生涯。
纵观帝国师整个征战史,称他为德国二战第一王牌部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1939年开始,帝国师几乎参加了所有和第三帝国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战役,并且成为了二战后期德军当之无愧的战场救火队,数次拯救摇摇欲坠的德军防线。
不过,第三帝国的命运又岂是一支精锐部队就能拯救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还有骷髅师和维京师
别扯淡了!你咋说实话!这些师比德国国防军所有时都大!人数和日本师团有一拼!是德国普通国防军师人数的1.5——2.3倍!武器配置更是远远高于普通德国国防师!这才是事实!
骷髅师名言:战至最后一人!
还有个骷髅师
德吹:希特勒可以抵得上百万苏军,可以自杀了[鼓掌][鼓掌]
我只认骷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