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最得力的助手,德国头号装甲战专家——赫尔曼·霍特

悠然历史 2021-04-07 19:35:28

如果你试图讨论曼施坦因在担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时的战绩,那你一定绕不开赫尔曼·霍特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就在于霍特对曼施坦因实在是太重要了。

可以说,曼施坦因在南线战场所取得的所有荣誉、战功都离不开霍特的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力出众的德国装甲兵将领,在国内军迷圈中却长时期不受待见——这也是我写本篇文章的初衷,希望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赫尔曼·霍特这位装甲兵天才。

(一)、早年经历

霍特于1885年4月12日出生在德国,他的父亲是当时德国军队的一名军医,所以霍特从小就经常接触到有关军队事情。

受此影响,当霍特于1904年从高中毕业之后,马上就以陆军士官候补生的身份进入军校学习,由此踏上了自己漫长的军事生涯。

1914年,随着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德国随即和英法俄等国爆发大战。

和当时很多的年轻军官一样,霍特也带着一腔热血走上了战场。

一开始,上级是让霍特担任作战参谋一职,这样一来,这个能力出众的年轻人就能留在较为安全的后方,没有性命之忧,然而霍特却主动向上级提交申请,要求担任军事主官到第一线去指挥战斗。

就这样,霍特就以连长的身份亲自参与了前线作战。

在战斗中,作战英勇、表现出色的霍特很快就得到了晋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已经成了一个步兵师的参谋长,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随着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走向失败的深渊,霍特也无法再担任参谋长一职。不过受命组建“十万国防军”的泽克特将军却对霍特这位年轻人十分看重,让他继续待在军队中服役,霍特得以继续自己的军事生涯。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随即扩军备战。

此时,默默无闻但却能力出众的霍特得到了上级的重视,随后霍特的军衔便像坐火箭一般快速得到了提升。

1934年10月,霍特被晋升为步兵少将,不久之后又被晋升为中将,到了1938年希特勒干脆直接晋升霍特为步兵上级,就在晋升的同一天,希特勒正式任命霍特为第15装甲军的军长,准备参加接下来针对波兰的作战行动。

(二)、从步兵指挥官到装甲兵将军

1939年9月1日,德军发动“白色方案”,正式入侵波兰。

尽管在1938年获得的军衔是步兵上将,然而霍特没有料到,自己在波兰战役中指挥的部队居然会是一支装甲军!

当时霍特负责指挥第15装甲军,手上有第2、3两个轻装师可以使用。所谓的轻装甲师,其实是骑兵和装甲兵竞争的产物,虽然名字叫轻装甲师,但整个师只有一个坦克营(不同轻装师坦克营数量不同,但总体上要比装甲师少很多坦克),更多的部队是机械化步兵团和“骑兵射击兵营”,这样一来,就使得轻装师的装甲力量远远比不上装甲师,自然也就无法像装甲师那样作战。

这怎么行!

经过实战检验,霍特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轻装甲师的编制完全不适应大规模装甲作战,于是特意向上级做了报告。

在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国当即把所有的轻装甲师全部改为了装甲师,德国装甲部队实力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爆发。

为了配合步兵部队行动,霍特的第15装甲军被配属给了克鲁格将军指挥的第4集团军,作为装甲突击矛头使用。在接下来开始的法国战役中,霍特大展神威,追着溃退地英法联军一路猛打,成为了布雷斯特突袭行动中法军溃败的原始动力,为德军在法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霍特在法国战役中的杰出表现,希特勒将他和古德里安一起升职。

1940年7月19日,霍特被晋升为步兵一级上将,并得到希特勒的授权,奉命在接下来的巴巴罗萨计划中指挥精锐的第3装甲集群。

此时,霍特已经从一个步兵军官成功转变为了一名杰出的装甲指挥官,并在接下来的巴巴罗萨计划中展现出了自己对装甲作战的卓越理解。

1941年6月22日,德军撕毁《苏德互不侵犯和约》,入侵苏联。

霍特的第三装甲集群作为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矛头,率先向苏联纵深发起冲击,并成为了第一个冲到明斯克城下的德军部队,和古德里安一起合围了苏联西方方面军主力,俘虏苏军约32.4万人,缴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此后,霍特又一马当先冲向斯摩棱斯克地区,再次合围苏军主力,又俘虏了31万苏军,苏联西方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

在随后的时间里,霍特又指挥自己的部队先后参加了台风行动、蓝色行动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等诸多对德国而言意义重大的战役,基本上每次战斗,霍特的部队都被统帅部寄以厚望。

霍特也因此成为苏军最忌惮的装甲将领。

在苏联元帅崔可夫的回忆录中,崔可夫就特意提到,即便是在1942年年底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对阻止霍特的坦克突破我合围的外围廓是没有充分的信心的。”

就连克莱斯特也表示,如果希特勒不让霍特南下,德军完全能够轻而易举地占领斯大林格勒!

(三)、和曼施坦因的合作

1942年11月,苏军发动天王星行动,在斯大林格勒合围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希特勒急忙把还在北方作战的曼施坦因叫到斯大林格勒前线,任命他为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而此时作为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的霍特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曼施坦因部下。

就在上任的第一天起,曼施坦因就对霍特的军事才能表达了极高的赞扬。

“他很巧妙地妨碍敌军的进展,但对于任何一点却决不据守得太久,以免使他自己有暴露的危险。此外,他总是迅速地把兵力集中在两翼之上,一再地击败了敌军的迂回企图。”

在霍特的指挥之下,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在1942年底-1943年初的冬季作战中,以极其灵活的作战方式,成功地在苏军的优势兵力面前守住了罗斯托夫,使得正在高加索作战的50万德军避开了被苏军围歼的命运。

随后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爆发,霍特作为曼施坦因手下最主要的装甲力量之一,又成功地和党卫军第二装甲军进行了一次配合作战,一举击退了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进攻,使德军取得了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

此后,无论是库尔斯克战役还是基辅进攻战役,霍特的部队都被曼施坦因当做主要装甲兵力来使用。

而在指挥霍特时,曼施坦因几乎从不自己亲自下达任何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只需要把进攻目标和限制条件告诉霍特,再给霍特提供足够的兵员、弹药和装备,霍特就会如愿地完成曼施坦因交给他的任务。

霍特杰出的军事才能,让曼施坦因十分欣赏。

不过在1943年10月份的基辅防守战役中,由于兵力不足和补给状况恶劣,霍特未能在瓦图京的进攻下守住基辅城,他因此被急需替罪羊的希特勒解除了全部职务,被迫退役,霍特由此离开了自己为之耗尽了全部青春时光的德国军队。

二战结束以后,霍特被认定为战争罪犯,被判15年徒刑,但是很快就得到了释放,此后霍特就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1971年1月25日去世。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悠然历史,未向任何人授权转载,原创不易,还望支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