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的被质疑,到如今成为主流,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已经在国内汽车消费者眼里成了香饽饽。让消费者打消顾虑的,其实从来都不是各种宣传噱头,而是技术的进步,其中,各大传统汽车厂商的“入场”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重要”,在于传统大厂的“传统”,即对汽车品质的重视、制造工艺的严谨,以及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
尤其在转型智能电动赛道后,大众推出ID.纯电车系获得不小的成功,并在要求更高、用户需求更扎实的欧洲市场得到验证。10月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上,大众ID.4、ID.3位列第一,更是将特斯拉Model 3、Model Y两款主销车型远远抛在身后。
而于一年内先后推出ID.4 X、ID.6 X和ID.3三款纯电动汽车的上汽大众,不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ID.速度”,新车更是多次冲进月销万辆级别,其市场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让丰田、本田,以及豪华阵营的BBA等竞争对手黯然失色,这些都源于上汽大众在转型之路上的“ALL IN”姿态。
170亿,上汽大众All in是认真的
170亿,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上汽大众“ALL IN”的认真。
曾几何时,特斯拉投资160亿元建设上海超级工厂,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工厂投资额之最。而上汽大众的首座MEB工厂则投入170亿元,正是在这里,先后诞生出ID.4 X、ID.6 X、ID.3,这里也是奥迪Q5 e-tron的生产线。
要知道,尽管新能源汽车渐成主流,但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稳定性、安全性和体验感参差不齐,问题频发,饱受消费者诟病。这对于上汽大众来说,雄厚的技术积累与全球高标准,让“做工扎实”成为ID.让人放心的标签。
在这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里,无处不在的1400多台工业机器人,实现制造全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不仅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其广泛应用的高度自动化装配和在线自动测量技术,更是让产品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回归汽车本质,用实力打造无焦虑产品
对于一款新能源汽车来说,堆砌的智能硬件和噱头大过实际的续航里程往往成为宣传重点,但产品的实际体验,却往往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差强人意,焦虑成为最大痛点。终究说来,新能源汽车,首先还是一辆汽车,上汽大众用自己强大的体系力,让新能源汽车回归汽车本质,无焦虑的体验才是王道。
以纯电动汽车最为重要的电池安全来说,上汽大众采用338项品牌标准进行电池安全验证,涵盖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验证标准远超国标。在车身结构等被动安全设计上,ID.整车采用高强度钢车身结构设计,如ID.4 X采用28.7%的热成型钢材,高强度及以上钢板占比77.7%,侧围更采用双重全铝门槛加固防护。
而ID.车系的品质实力也收获诸多荣誉,包括ID.4 X获中汽中心C-NCAP五星安全评价和中保研C-IASI新版测评规程All Good评价,ID.3以全优成绩通过中国汽研新能源车60km/h翻滚测试等等。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电池续航痛点,上汽大众ID.做到了真续航,全系CLTC续航里程在425-617km之间。其采用的BMS电池管理系统+真实续航动态反馈,为用户提供准确的续航里程;此外,ID.还提供高适配性极效充电,如ID.4 X充电10分钟行驶约100km,从30%到80%电量只需30分钟。
智联升级,倾听用户,提供“真实的美好”
1300亿,是上汽大众All in的另一个数字。未来五年,上汽大众将投入1300亿完善产品布局,包括研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混合动力车型。
2021年底,上汽大众全新研发大楼投入使用,拥有虚拟现实中心、增强现实中心、沉浸式虚拟系统、虚拟座舱等前沿设备,并聚焦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前瞻研究与智能驾驶等领域,加速探索未来出行需求。长沙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已开工,规划年产能10万台,预计2024年投产。
这样的发展蓝图激动人心,也为用户带来信心。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ID.持续更新优化,则是触手可及的“真实的美好”。
这份“真实的美好”,源于上汽大众“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理念。认真倾听用户心声,围绕实际用车场景需求,在2022年,ID.车系在推出一年多的时间里,已连续两次升级改款,配置提升,实现智慧车联升级,展现出不断变好的诚意。
【结语】
不可否认,在国内的智能电动车赛道上,新势力起步早,有着对用户的心智植入的先发优势。但这条赛道注定是场马拉松,拼的不仅是抢跑速度,更是耐力与综合实力。
对于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和体系实力的上汽大众,已经用ID.的突出重围证明了自己。随着市场的理性化和秩序化,实力傍身,加之更加灵活的“用户思维”,上汽大众ID.的未来值得我们的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