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明朝洪武年间,有两个排名第一的“文臣”。其一是“开国六公爵”之一的李善长,他被封为韩国公,被朱元璋称为大明朝的“萧何”,因此明朝开国之后,李善长是“文臣第一功”。
其二是宋濂,宋濂是“浙东四先生”之一,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更是《元史》的主要撰稿人。堪称一代文宗。因此,朱元璋曾亲口承认宋濂乃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文臣”。
换句话说,论功劳,宋濂远不如李善长;但论做学问,宋濂若是第二,洪武年间无人敢称第一。
宋濂曾写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劝学名文被广大中学生熟知,实际上,历史上的宋濂是一个认真而又悲情的人物,读懂了他,才能理解他写《送东阳马生序》时的心情。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明朝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能激励大家持续前行。
一、元末早产儿的成长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祖籍义乌)。
宋濂出生于耕读家庭,他的七世祖曾在南宋为官。元朝灭宋之后,他家族从义乌迁到金华,宋濂的父亲宋文昭也是读书人,不过家境已经将没落。
宋濂出生于元朝至大三年(1310年),他是个早产儿。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
濂在姙仅七月,婴儿时若多疾……
意思是,宋濂之母陈氏怀孕仅7个月便生下了宋濂,因此宋濂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遇到风便会昏迷。幸亏他的母亲和祖母悉心照料,宋濂才得以成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濂小时候被祖父取名为宋寿,希望他能长寿。
宋濂大概6岁时,身体便逐渐恢复健康,而且极其聪明,史载:
甫六岁能读古文,书过其目辄成诵。诗歌有奇语,操笔立就,人异之所谓神童。
宋濂6岁便能读古文,而且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读完即能背诵。还能写出让人惊奇的诗词,人们都说他是神童。
当时乡里有个姓张的读书人曾对宋濂的父亲宋文昭说:“你这个孩子天资非凡,如果能让他拜在名师的座下,将来必然能成大器。”
于是,宋濂被父亲先后送到吴莱、柳贯、黄溍等名师那里。宋濂学习非常刻苦,他冬天手指冻得不能弯曲,脚冻得没有知觉。但他焚膏继晷,始终没有中断学业。最终,宋濂“于学无所不通”,成为当时的名儒。
元顺帝时期,元朝征召宋濂入翰林院,宋濂不愿意入元为官,因此以父母老迈为由,没有接受元朝的召唤。后来,元朝几次派人请宋濂,宋濂干脆去当道士。实际上,他是以“道士”的身份作掩护,去著书做学问。
在这期间,宋濂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他被请入了东明书院(当时“东明精舍”)做先生。宋濂在这里用心教导前来求学的学子,他教导学子们要以儒家经典为根基,以《史记》《汉书》等为辅。他讲课时,常常座无虚席,很多学子不远百里来到书院,就是为了听宋濂讲学。
宋濂不仅学识渊博,为人诚恳,关怀子弟,而且他的生活极其简朴。他一日只食两餐,平时也就以素菜为食。因此书院里的学生们都非常尊重宋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这里,他教出了许多出名的学生,包括“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宋濂这样的大儒,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都是传道授业的贤者。
可是,宋濂生在乱世,注定要被乱世所裹挟。比如,接下来他遇到了野心勃勃的朱元璋。
二、这个老师很敬业元朝末年,百姓不堪苛政,各地爆发起义,天下大乱。淮西的朱元璋异军突起,他攻下南京之后,继续攻打浙东和皖南。到了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朱元璋拿下睦州、婺州等地。
当时宋濂与刘基(刘伯温)、章溢、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朱元璋求贤若渴,便派人分别请四位先生到南京。
宋濂起初对朱元璋和他的义军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未接受邀请,他把家人送往诸暨勾无山以避战乱。到了第二年正月,朱元璋再一次邀请,宋濂也了解朱元璋并不是那种弑杀的义军领袖,因此答应先在婺州(朱元璋治下)的郡学里为学子们讲课。
至正二十年,宋濂和刘基等人来到南京,朱元璋特地建立了“礼贤馆”,让宋濂等人居住在其中。
《明史·宋濂传》记载了他和刘基的不同:
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
意思是,宋濂比刘伯温年长一岁,二者都是朱元璋从东南请来的名儒。刘伯温杂学渊源,在军中辅佐朱元璋。而宋濂儒学精湛,充当朱元璋的文学顾问。
最初,朱元璋任命宋濂为江南儒学提举,类似于学政,专门管理各地县学、府学等事务。到了十月,朱元璋请宋濂入府教授他的长子朱标,就这样,宋濂的“私人家教”生涯开始了。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册封朱标为皇太子。宋濂也水涨船高,若无意外,他将成为将来的帝师。
当时,59岁的宋濂掌管翰林院,很多投机者想通过宋濂来谋取上位的机会,宋濂在自己家的大门上写上“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宋濂不收受贿赂,也不在太子身边举荐人才,拒绝了很多来客。然后,他只专注于教授太子为君之道,并不过多地参与政治。
宋濂在翰林院期间,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件是主持编撰了《元史》,《元史》的编撰难度很大,因为元朝统治者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很多事迹并未留下具体资料,而且信息较为分散,宋濂等人克服困难,最终成书,为中国史学作出重大贡献。
另一件是宋濂上书给朱元璋,改应天府府学为国子监,让各省举荐优秀的学生入国子监学习,为大明朝培养人才。宋濂和翰林院的一些大儒经常出入国子监为这些学子讲学、授业。当时宋濂已过花甲之年,但只要他站在讲台之上,都会精神灼烁,不知疲倦。
在国子监,宋濂遇到了一位家境贫寒的书生,这个书生姓马,是宋濂的金华老乡。为了鼓励马生能够坚持学业,宋濂写下了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在这篇文章中,宋濂讲述了他本人早年的求学经历,饱含辛酸和勉励之情。宋濂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两个是:
(一)宋濂当时家贫,买不起书,不得不向人借书抄录,冬天墨水结冰,手指冻得不能伸直,仍得快点抄完还给人家,因为如果过了期限,人家就不会再借书给他了。
(二)他拜师时,一个人背着书箱在寒风凛冽的山谷中行走,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都冻裂了,到学舍后,全身没有知觉,靠别人给他灌热水,捂在被子里很久才缓过来。
宋濂把明朝国子监的优越条件和自己当时的艰难困苦作比较,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不可辍学,文中言辞恳切,虽隔了600多年,仍能感受宋濂的拳拳爱惜之心。
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位“马生”的具体姓名,也不知道他后来到底有何成就,但是,他此生能遇到宋濂这样的恩师,已是大幸。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宋濂之所以能得到学子们的爱戴,并非仅仅因为学识渊博,更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三、3个学生的具体释义宋濂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有三个,分别是朱标、方孝孺、郑渊。
朱标是宋濂呕心沥血十余年教导出来的,他敦厚仁爱,尊敬大臣,爱护手足,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优秀的太子之一。
方孝孺是宋濂早期的学生,宋濂教导他忠君之道。建文帝殉国后,方孝孺宁死不屈服于朱棣,以至于他血染丹青,靠忠义影响后人。
郑渊是浦江人,也是方孝孺早期在东明书院时的学生,他是著名的孝子。史载:
“性至孝。母疾,思食西瓜,既食而卒。后,每见瓜则泣,终生不食西瓜。人称贞孝处士”
意思是,郑渊对母亲至孝,母亲病重时,想吃西瓜,郑渊想办法买了西瓜,母亲吃完后就去世了。郑渊以后每见到西瓜便会哭泣,终身再不吃西瓜。
宋濂一生教授了很多学生,笔者之所以要着重说这三个人,是想表达:宋濂在朱标身上,重点教授的“仁”;在方孝孺身上,重点教授的是“忠”和“义”;在郑渊身上,重点教授的是“孝”。
“忠孝仁义”乃中华传统道德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宋濂已不仅仅是老师,他更像是一位中华传统道德的传播者。他不仅是名人,更是伟人。
实际上,宋濂不仅在教导他的学生,也曾利用自己的学识来影响朱元璋。《明史·宋濂传》记载:
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次,朱元璋问宋濂,帝王要读什么书呢,宋濂推荐朱元璋读《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人把这本书的内容贴在宫殿两边的墙壁上,方便他每日路过时阅读。
可是,在帝王心目中,宋濂只是一位普通的文臣,他不是什么“圣贤”。他可以教导太子,但却不能一直影响朱元璋。
宋濂在翰林院多年,对明朝初年的文化建设贡献颇多。洪武六年,宋濂主持编纂《大明日历》,次年五月,又纂《皇明宝训》。包括明朝初年的官品定阶、丧礼服制、藩王礼仪等,都是宋濂借鉴古籍而制定的。
洪武十年,68岁的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几次挽留,但宋濂还是坚持回乡养老。
宋濂临行前,朱元璋给了他很多赏赐,并和马皇后亲自在宫中设宴为宋濂践行,太子朱标执壶为宋濂斟酒,仿若普通家庭答谢恩师一样。宋濂当时非常惶恐,磕头向朱元璋和朱标致谢说:“臣性命未毕蓬土,请岁觐陛阶。”
宋濂的意思是说:“在我没有去世之前,希望每年都能来京看望陛下一次。”此后的三年,朱元璋果然每年都派人接宋濂赴京入宫一趟。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如果一切从这里结束,那宋濂和朱元璋父子之间必定会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四、一代文宗的凄婉结局宋濂回到老家金华后,开始安度晚年。他的长子宋瓒在家守业,次子宋璲和长孙宋慎在朝为官。
宋濂的长孙宋慎当时在朝中担任仪礼序班,经常能见到朱元璋。有一次,宋濂入京,朱元璋对宋濂说:
“卿为朕教太子诸王,朕亦教卿子孙矣。”(出自《明史》)
朱元璋的意思是说:你当年帮我教导太子,我现在帮你教育孙子!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宋濂还是非常亲近的。可是,宋濂告老还乡三年后,厄运来了。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宋濂的孙子宋慎参与到了胡惟庸谋逆事件之中,这是灭九族的大罪,因此宋濂一家很快被抓。《明史·宋濂传》记载:
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朱元璋处死了宋慎,也要杀宋濂。好在马皇后和太子力保宋濂,朱元璋才免他一死,将宋濂和他的长子宋瓒流放到四川。
此时的宋濂已经71岁,垂垂老矣,一路上全部靠儿子支撑,才走到流放之地。次年,遭受身心双重打击的宋濂病逝于夔州,享年72岁。五年后,宋濂的长子宋瓒也死于夔州。
据《宋濂行状》记载:
临殁,端坐敛手而逝。当是时,夔之府守官吏皆来赙赠哭奠……
宋濂临终时,双手收拢,坐得很笔直。当时夔州的官员都来祭奠宋濂。在四川的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听闻后,也亲往祭奠。
浙水潺潺,蜀风徐徐。一代文宗宋濂,以笔直的身姿,消失在了蜀地的清风里,让人扼腕。
宋濂去世一百余年后,明孝宗朱佑樘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每年春秋两季让当地官员祭祀。正德年间,明武宗追谥宋濂为“文宪”。
《明史》中这样评价宋濂:
濂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意思是说,宋濂辅佐朱元璋日久,明朝的诸多礼仪制度皆为宋濂所制定,正是因为有宋濂,明朝很多文化才能传播下去。因此当推宋濂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在笔者看来,宋濂在朱元璋创业时期便跟随他到了南京,前后共辅佐朱元璋20年,他在文学、礼制方面对朱元璋助益颇多。他修撰《元史》,亲授国子监,制定礼仪,对后世影响极大。然而,他最终却受子孙所累,实乃是一件憾事。
后世不能以宋濂的悲惨结局来掩盖他的贡献,更不能以他凄婉的人生来否定他的人格。
最后,用本文的主人公宋濂在《潜溪邃言》中的一句话结尾: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意思是说:一个人功绩有不全面的地方,能力有不能胜任的地方,才能有不足的地方,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在后世,人们只需要知道,明朝初年有个叫宋濂的大儒,他是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师德的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个对历史有很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