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随手写的奏折,字迹都比书法家更胜一筹,作品至今被故宫收藏

夏夜流萤迟归 2025-01-20 15:57:53

在 1740 年那个寒冷的冬日,京城的一处平常宅院里,传出了婴儿的响亮啼哭。这户人家迎来了他们的小儿子,父母满心欢喜地给他起名为和珅,盼望着他的未来充满美好,满含着对他的种种期望与祝福。

和珅才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患病离世了,这让他小小的心灵遭受了极大的创伤。父亲之后续弦娶了个后妈,可和珅老是觉得,这个后妈对自己的疼爱比不上亲生母亲。过了五年,父亲也撒手人寰,只留下两个还没成年的儿子,得独自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和珅跪在父亲的灵柩前,哭得撕心裂肺,心里头满是惶恐与不安。他年纪还这般小,究竟怎样才能把自己和弟弟照料好呢?”

后妈板着个脸在一旁杵着,和珅心里明白,往后自己跟弟弟就得自个儿靠自个儿了。虽说后妈没把他们撵出家门,可这儿再也没了半点儿温暖的感觉。

和珅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金钱是最为关键的,唯有金钱才能让他们兄弟二人过上惬意的生活。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男孩,在命运的挫折之下,萌生出了对金钱的憧憬与渴望。

和珅 14 岁的时候,距离父亲离世已经过去了 5 年。和珅还清楚地记得,5 年前的那个雪天,在哀乐声中父亲被安葬的情形。

身为长子,他竭尽全力支撑着这个残缺的家。和珅只得早早中断学业,进入社会找活儿干以求生计。他起初在一家店铺里当学徒,接着又跑去给某户人家放羊,天天在寒风里冻得直哆嗦。

那时候的和珅瘦骨嶙峋,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着实显得狼狈不堪。偶尔有熟人从旁经过,都禁不住暗暗打量他一番,心里琢磨着,这孩子将来恐怕没啥大出息。

和珅心里清楚自己当下的境况有多么棘手,可他决不会轻易言败。毕竟,为了他和弟弟的前程,他非得全力以赴不可。

这一年,和珅已然十五岁,到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年纪。他鼓足了劲儿,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的准备当中,期望能通过这场考试来扭转自己的人生轨迹。

和珅暗暗把拳头给握紧了。

经过不懈的努力准备,和珅总算在此次科举中拿下了举人的名号。对于一个出身贫苦的年轻人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其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和珅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下子自己和家人的处境有望得到改变啦!他读书越发勤奋,盼着能够再进一步,考上进士,从而迈进仕途的大门。

三年后的科举,和珅顺利考中进士,崭露头角。这一情况吸引了当时大学士冯英廉的目光,冯英廉对这个容貌俊朗、学识出众的年轻人大为赞赏,认定他日后必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

正是娶了大学士的孙女,和珅得以进京踏入仕途,从此开启了人生的上升之路。每当想到仍在家乡盼着他消息的弟弟,和珅便在心底暗暗发誓,定要在官场中闯出一番名堂,带着弟弟一同过上幸福的生活。

好些年过去后,和珅凭借着科举考试以及联姻之事,踏上了为官之路,变成了乾隆的得力亲信,一路官运亨通,径直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待到他总算拥有了掌控财富的本事时,童年时期的伤痛与执念一股脑地全都冒了出来,他对金钱的渴求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程度。

“和珅在心里暗暗琢磨着。”

在他受命去处置李仕尧的贪污案子时,那堆积得像山一样的金银财宝呈现在眼前,终究让他彻底丧失了最后的道德操守。他情不自禁地将大量财富占为己有,自此便走上了贪污这条没有回头路的邪道。

乾隆对他依旧颇为信任,让他操持政务。和珅心里清楚,若想长久地稳住自己的地位,那得时时刻刻去迎合皇上才行。

【迎合皇上,高明的生存之道——和珅得宠的秘诀】

乾隆对写诗情有独钟,和珅呢,便紧跟老板的喜好,用心琢磨诗词,和乾隆在诗会上相互唱和。他的诗词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赢得了乾隆的赏识,还能在文人圈子中站稳脚跟。

“乾隆乐呵着夸赞道。”

“和珅赶忙谦逊地说道。”

乾隆听了,笑得根本停不下来,对其极为满意。

和珅那迎合的手段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凭借着自身的机灵劲儿赢得了乾隆的信任。他心里明白,想在皇帝跟前站稳脚跟,就得仔细观察皇帝的言行神色,方方面面都去迎合,唯有不停地让皇上高兴,才能够越来越得宠。

和珅对乾隆的喜好了如指掌,常常呈上自己拿手的诗词歌赋,乾隆总会给予高度赞扬。这两人常常针对一首诗或者一幅画进行探讨,和珅还会颇具见解地发表一些评论,令乾隆眼前一亮。

在这般你来我往的交流之下,两个人的关系愈发亲密起来。乾隆居然会就国家大事询问和珅的看法,而和珅也老是能够想办法、出主意,给乾隆献上不少好点子。

“乾隆将和珅唤至身旁,神神秘秘地言道。”

“和珅恭谨答道。”

乾隆把近来让自己颇为头疼的一件有关边疆的事情讲给和珅,打算听听他的意见。和珅仔细琢磨了一番,没一会儿就给出了一个能行得通的解决办法。

和珅朝着乾隆磕头谢恩,心里偷着乐,因为自己的妙计能让皇上如此称心。天长日久,这迎合的能耐,总算使得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朝中,那些不惧打官司的官员心里都清楚,若想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前程,就得先把和珅给哄高兴了。和珅家门前常常是马车排得满满当当,前来求见他的官员纷纷送上贡礼,有求于他的商人也赶忙献上财物,大伙都想着能博得这位权倾朝野的大红人欢心呢。

和珅把众人送来的贿赂一一收下,心里偷着乐,心想着,练就那迎合皇上的能耐,对自己着实是好处多多啊。如今他在朝堂之上权势极大,使得众多想要攀附权贵的人都争着来讨好他。

在和珅看来,众人送来的礼物财宝不过是多此一举。他已然获得了皇上的恩宠,又有众多小人的追捧,心里压根就不会产生一丝不满的念头。

和珅心里琢磨着:只要皇上信得着我,别人咋看我那都不叫事儿。他使尽浑身解数,用尽各种心机手段,目的就一个,那就是赢得乾隆的信任,好让自己能在这权力的中心稳稳站住脚。

【一生都在模仿,成就不凡的书法——和珅的另一面】

不过呢,和珅在书法上的本事,可不单单是为了讨乾隆的欢心。他打小就对书法艺术打心眼里喜欢,特别向往。小时候,他拜冯英廉的儿子冯锡范当老师,后来又跟着曹震球、梁同书这些大师学习,这才把基础给打得牢牢的。

和珅对多种书体均有涉足,不但以古人之法习写大篆,还能够挥毫写出潇洒流畅的行书。他用心钻研法帖,并注入自身情感,慢慢塑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他的字体在收敛之中蕴含着张力,气势磅礴之中又透着几分儒雅,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视觉感受。

和珅专心致志地临摹书法,借此清除心中的杂念,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在练字的时候,他不光专注于此,还对笔法结构进行思索,不断探究怎样才能让笔力发挥出最好的成效。他推己及人,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一心想要创作出最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他的这份坚持和热忱,已经不是为了去讨好乾隆了。

和珅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练练字,哪怕是随便写的奏折、匾额,那都彰显出了非凡的魅力,一笔一划都流露着不一般的气势。就连那个被称作恶叔父的冯英廉,都禁不住夸赞说:“和珅这书法水平,可比我这个所谓的书法家强多了。”

现今,和珅的奏折现身于故宫博物院,能和历代名家之作相提并论。每当人们看到那笔力雄健的大字时,都会对这个大贪官有新的认识——原来他不只是为了权力去巴结皇上的政客,还是一个对艺术充满热情的书法高手。

和珅打小就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还颇具天赋。他仔细琢磨每一个字的构造、笔力,任何一个笔画都不轻易放过。

“和珅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

乾隆对和珅的书法造诣和艺术天赋颇为赏识,遂将他收作弟子,把自己的书法秘诀传授于他。和珅则恭谨地聆听乾隆的教诲,用心领悟每一笔画的运笔诀窍。

他丝毫不敢放松,就怕稍一不留意,便错过乾隆言传身教的关键之处。在乾隆的亲自教导下,和珅的书法技艺又有了提升,对艺术核心的领会也更为深刻。

乾隆瞧着和珅书法中所展露的深厚底蕴与丰富内涵,忍不住点头感慨道:“和珅这书法已然达到出神入化之境,足见其对艺术的那股子热忱劲儿。朕教导他,实乃朕这个当老师的荣幸啊。”

【结语】

和珅这一辈子都致力于追求书法艺术的巅峰,以此表明自己对文化的热爱与敬重。也许他在政治方面的行事备受指责,然而他那种天生的艺术范儿和艺术成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刻下了痕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