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长汀县地处闽赣边陲要冲,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武夷山脉南麓的一座历史古城,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纪念地。因为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物古迹与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体现出深厚的客家文化,长汀县被海内外五千万客家人称作“客家首府”,并在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长汀的历史极为悠久,从西晋即开始设县,到了唐代开始建州,那时称作汀州,属于福建五大州之一。唐宋以后至清代,长汀一直是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是历代闽地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有“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之称。汀江是闽西一带最大的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渐渐扩至汀江流域各县市。此地遂被称作“客家人大本营”、“客家首府”,绕城而过的汀江亦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时至今日,长汀与邻近的8个县依然是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
长汀县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要数这里的传统民居,它继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均呈前后左右对称之格局。这些民居通常规模较大,院落套院落,天井连天井,有的前设门楼,有的后设闺阁,一些大型宅院甚至可供一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同时居住。
以涂坊镇的客家围屋为例。该围屋呈椭圆形,用封火墙砌成,仅留有一扇大门和一道边门,其他全部封闭起来,总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能同时居住几十户人家。围屋前是一片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又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半圆池塘。老宅目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长汀自古以来多出名士,从宋代至清代,有汀籍进士70名、举人265名、特奏42名、荐辟16名、明清之际的“五贡”528名。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留恋此地吟诗作赋,如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陆游、宋慈、陈轩、王捷,明代的马驯、郝凤升、宋应星,清代的上官周、黄慎、杨澜、纪晓岚、黎士弘、康泳、江瀚等人。
也许是人杰地灵的缘故,长汀的文物古迹也非常丰富:蛇王宫里有保存完好的蛇王塑像;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与秦汉遗址是古闽族人聚居的实物见证;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府学阴塔”在我国极为独特罕见;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墙、古城门矗立城中;妈祖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体现了浓郁的闽地风情;还有商周时期的石器、彩陶、青铜器、瓷器、战国货币,以及唐寺、宋庙、明清古街区等一批古物建筑,几乎遍及全县各地。

古城长汀县城关。中间是长汀母亲河汀江,右边是长汀古城墙,左边是新楼房。
独特浓郁的客家文化、丰富众多的古迹景观,再加上妖娆美丽的自然山水,让长汀获得了极高的赞誉。20世纪30年代,来自新西兰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来到中国,就把福建长汀与湖南凤凰一并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