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专列到天津主席:姚淑贤请大家吃狗不理包子我掏钱

云端任我行 2025-03-22 15:59:01

《诗经·静女》里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小伙子和姑娘约好见面,他提前到了约定地点,心里特别着急想见到她。可是,周围有树和房子挡着,他看不到姑娘的身影,急得直挠头,来回踱步。1956年,毛主席听说他专列上的女列车员姚淑贤因为工作错过了和男友的约会,觉得挺过意不去。于是,他特意写了一首诗送给她,想帮她跟男友解释一下,好让男友别介意。

姚淑贤看到纸条时有点犹豫,因为按照专列上的规矩,谁都不能把毛主席的东西带走。看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毛主席笑着打趣道:“别担心,就咱俩知道,没人看见。你悄悄收好,别告诉别人,我帮你瞒着!”于是,姚淑贤带着纸条回了北京。她向男友解释了爽约的事,男友小吕不仅没生气,还特意叮嘱她:“这张纸条你可要好好保管!”除了这件事,毛主席还有很多亲切随和、让人感到温暖的故事。他总是以普通人的姿态与人交往,丝毫没有领导人的架子。无论是与普通百姓还是身边工作人员相处,毛主席都展现出平易近人的一面。他的亲和力让接触过他的人倍感温暖,这些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毛主席这种与民同乐、和蔼可亲的品格,正是他深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为处理国家事务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频繁前往各地调研,力求掌握真实情况。他的专列就像移动的办公室,据记载,他一生中乘专列出行了72次。姚淑贤是专列上和他处得不错的工作人员之一。

姚淑贤的老家在天津,那时候社会动荡,家里条件也不好,她上完初中就辍学了。1952年,她在卫校完成培训后,顺利进入铁路卫生防疫站。按常理,她的职业生涯应该会一直沿着卫生防疫的轨迹发展。然而,1953年的一次机遇彻底扭转了她的人生方向。那时候,毛主席的专列需要增加防疫人手,于是从铁路系统抽调了一批卫生防疫人员过去。姚淑贤很幸运地被选上了,专门负责专列的卫生事务。

姚淑贤一开始并不清楚自己负责的是毛主席的专列。直到她登上列车,按规矩巡视完车厢后,遇到了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李银桥一开口叫“主席”,姚淑贤这才明白过来。更让她意外的是,李银桥接着对她说:“你现在该去见见主席了!”姚淑贤终于见到了毛泽东本人。主席,我是姚淑贤,前来报到。看到姚淑贤一副紧绷、严肃的样子,毛主席忍不住笑出了声。接着他问:“小姚,你今年几岁了?老家是哪儿的?”"主席,我今年18岁,来自天津!"小姚刚说完,毛主席又笑了起来,还特意安慰她放松点,别太拘束。聊了一阵子后,李银桥提醒主席还有公务要处理,她这才起身告辞。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姚淑贤经常被安排到毛主席的专列上服务。铁路部门的任务本来就多,这也很正常。姚淑贤在铁路系统工作,总算遇到了同事小吕,两人开始交往。他们俩见面的机会不多,平时也很少一起出去。1956年,小吕调职到北京,姚淑贤满心欢喜地和他约好周六见面。没想到,临时接到通知要随专列去北戴河开会,她只能取消和男友的约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火车上,毛主席和大家闲聊时听说了这件事。

这就是开头那件事的由来。在毛主席的巧妙安排下,姚淑贤顺利把那张纸条带下了火车,安全送到了北京。小吕一看到纸条,立马高兴得不行,之前约会被放鸽子的事早忘得一干二净,还一个劲儿地嘱咐她一定要好好保管这张纸条。1959年的一天,毛主席在火车上休息时,突然想起了很久没见到小姚。他问身边的李银桥,才知道小姚已经调回了原来的单位。于是,毛主席让李银桥联系专运处的负责人,把小姚重新调回了专列工作。

从这件事能看出毛主席对姚淑贤的欣赏。有次专列到了天津,毛主席突然记起姚淑贤是天津人,就开玩笑说:"今天该小姚做东,请大家吃狗不理包子,谁让她是天津人。"你可能会想,毛主席是不是打算“坑朋友一把”?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接着轻松地说:“不过,我套钱!”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笑开了花,可见毛主席多会逗乐子,一点儿架子都没有。1965年,姚淑贤在毛主席的专列上服务,直到她怀孕。得知这一喜讯,毛主席非常高兴,主动提出要和她拍张合影,并在照片上亲笔题字送给她。每当聊起这段往事,姚淑贤脸上总会浮现出温暖的笑容。在她眼里,他不仅是备受尊敬的领袖,更是与百姓心贴心的挚友。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