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孙子和外孙一视同仁,然而70大寿我才明白,两者差距天差地别

风铃漫语者 2025-03-26 11:18:17

回想起三十年前,儿子和女儿都还年轻,为了事业四处奔波,根本无暇照顾孩子。两个小家伙,一个嗷嗷待哺,一个蹒跚学步,养育他们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和老伴的肩上。那时,邻居王婶子好心劝我:“亲家母,你可要想清楚啊,外孙跟孙子不一样,血缘关系摆在那儿呢!”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孩子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呵护的幼苗,我既然接过了这个责任,就应该一碗水端平,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于是,我和老伴把家里最大的两间卧室腾出来,分别给小明和小海住。为了避免孩子们觉得我偏心,我每天都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准时叫他们起床,给他们穿款式相近的衣服,煎两个一模一样的荷包蛋,就连牛奶的温度都控制得恰到好处。送他们上学的路上,我也总是轮流牵着他们的手,生怕被人说我厚此薄彼。

在生活琐事上,我也力求公平。记得小明十岁那年,有一天晚上,他写完作业后,主动帮我擦桌子。我当时很欣慰,觉得这孩子真懂事。而同样年纪的小海,却总是需要我再三催促才会帮忙做家务。起初,我以为这只是性格差异,就像有的花儿开得早,有的花儿开得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青春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和两个孩子之间差异逐渐显现的时期。儿子的家离我们比较近,他们经常来看望我们,关心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而女儿一家,却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来看望小海,即使来了,也匆匆忙忙,很少过夜。我心里明白,女儿也有自己的难处,但我还是忍不住心疼小海,总想用更多的关爱来弥补他缺失的亲情。

这种差异,在孩子们上大学后,变得更加明显。小明每周都会打电话给我,嘘寒问暖,事无巨细地汇报自己的生活。有一次,我随口说了一句腰疼,小明立马在电话里说:“奶奶,您腰还疼吗?我查了些资料,建议您去看看推拿。”我说:“没事儿,小毛病,不用担心。”小明却坚持说:“这周末我请假回来,带您去医院检查检查。”听着孙子体贴的话语,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而小海的电话,却总是简短而公式化,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他很少主动提及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说一些学习上的事情。比如他会说:“奶奶,我最近在练习新的绘画技法,可能这个月回不去了。”然后就匆匆挂断电话。我虽然理解他忙于学业,但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大学毕业后,小明进入了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他经常给我买保健品,逢年过节还会给我包红包。而小海选择了一条艺术之路,生活并不宽裕。每次见到他,我都偷偷地塞给他一些钱,希望能够帮他减轻一些负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我七十岁生日。那天,小明一大早就来了,帮我穿衣梳妆,布置会场,忙前忙后,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他送我的礼物是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是他攒了半年的工资买的。看着孙子真诚的眼神,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而小海,却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既没有准备礼物,也没有任何祝福的话语。他全程都在低头玩手机,仿佛这场寿宴与他无关。宴会结束后,他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去,连句“再见”都没说。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经历了这件事,我终于明白,血缘亲情就像一条 invisible 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小明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份孝心。而小海虽然也得到了我的疼爱,但缺少了父母这个环节的传递和强化,就像一棵缺少阳光照射的小树,难免长得有些歪斜。

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我仍然相信,爱是可以平等的。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问心无愧。我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尽我所能地浇灌着每一棵小树苗,希望它们都能茁壮成长。也许有一天,当小海也为人父母时,他会更加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前几天,小明告诉我他要结婚了,而且婚后会住在离我很近的地方,以便照顾我。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眶湿润了,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终于在秋天收获了累累硕果。人生漫长,我们总是在不断调整对很多事物的认知。血缘关系也许真的会影响亲疏远近,但平等的爱永远值得付出,因为爱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馈赠,不论收获如何。

0 阅读:0

风铃漫语者

简介:听风铃作响,漫语生活的韵律,让声音传递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