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为匡扶汉室,以义女貂蝉为诱饵,设下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吕布,成功促使后者铲除董卓。
王允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一片赤诚和一身正气平定董卓之乱,赢得后世赞颂。
然而演义终归是文学作品,七分真又有三分假,真实的历史远比文学作品复杂残酷得多,下面让我们拨开这段诸侯割据的三国风云,一探其中究竟。
出身名门,城府极深的政治投机者公元137年,王允出生于山西的名门望族,王家世代在州郡为官。
王允年少时素有报国之志,平日刻苦诵读经传,闲暇时驰马射箭习武,在他十九岁时被推举为晋阳郡吏。
恰逢东汉晚期,宦官专政,政治腐败,士大夫阶级素以忠君报国,匡扶社稷为己任,与宦官集团斗争日趋激烈。
王允作为士人集团一份子自然与宦官对立,初为郡吏便捕杀贪横跋扈、为害县里的宦官党羽小黄门赵津,从此名声远播。
王允为官杀伐果断,善于经营关系,逐步从地方州郡被举荐到中央,任侍御史。
王允在这之后的经历与晚清重臣曾国藩颇有几分相似,太平天国爆发时,曾国藩以儒生文臣身份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而王允也是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被拜为豫州刺史参与平叛,在讨伐黄巾过程中,数次大破黄巾主力,和同时期名将皇甫嵩、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义军。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王允并非《三国演义》影视剧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形象,而是威严肃穆的儒帅。
平定黄巾之乱后,王允与何进、太尉袁隗建立深厚关系,何进是外戚,袁隗出身于世家豪族汝南袁氏,也是袁绍的叔父。
而袁家四世三公,在士大夫阶级中影响力极高,王允能够得到后两者的赏识庇护说明他已跻身士人核心圈。
同时王允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审时度势,知危知退知进,面对朝中宦官当权,阉党横行霸道,王允蛰伏低调,离开都城洛阳避祸。
189年,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宦官集团失去朝政控制权,王允接受何进诏命出仕任河南尹。
不久戚宦火并,十常侍率先发动政变诛杀何进,袁绍、袁术等又领军团灭宦官,就在袁绍以为坐收渔翁之利时,却被董卓截了胡。
董卓率五千凉州兵来京勤王,恰逢大将军何进身死,迅速接管了无所适从的中央禁军。
然后收买执金吾丁原的亲信吕布,借后者之手除掉丁原,顺利吞并丁原的驻京部队,成功掌握洛阳所有军权。
袁绍与其相争不过,逃往冀州避难。在宫廷剧变的过程中,王允始终保持处变不惊的作风。
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被宦官挟持逃跑时,他派兵去护卫刘辩安全,董卓进京,他又配合奉迎少帝回宫,对于董卓的嚣张跋扈,他始终不露声色。
公元189年,董卓废掉少帝,立献帝刘协,王允被拜为太仆,后迁任尚书令,一年后兼任司徒。
短短两年,王允从地方大员一跃成为朝廷宰辅,这一切源自于董卓的信任。
那么问题来了,董卓倒行逆施,凶残暴虐,在当时人神共愤,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十余路诸侯联盟讨董。
王允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核心人物怎么会不顾社会舆论影响,顶着头皮做官,要知道士人是最在乎名声的。
王允可怕就可怕在他不在乎舆论,他善于伪装,能够利用时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实从董卓的荒唐暴虐行径看,王允已敏锐意识到他已是四面楚歌,为地方各势力所不容,日后定会倒台,但表面上仍一顺从,曲意迎合,以此让他放松戒备。
当时董卓虽然在洛阳,但朝政大小都由王允处理,王允也培植了一大批宗室、朝臣党羽。
190年四月,董卓迫使献帝迁都至长安,自己留守洛阳抵抗诸侯联军,长安的朝政由王允把持。
王允趁机把自己的亲信黄琬任命为司隶校尉,掌控长安军队,为日后诛杀董卓埋下伏笔。
王允铲除董卓:复兴汉室是口号,独掌权力才是目的汉献帝迁都长安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朝廷实际上形成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洛阳军事中心,董卓抵御关东联军,另一个是长安政治中心,王允总理朝政,稳定残存的统治秩序。
王允虽然顺从董卓,但并非其属官,反而取代袁氏家族成为士人领袖,在主政长安期间,上至汉献帝,下至朝臣,几乎都视王允为倚仗。
192年四月,孙坚攻破洛阳后,董卓重率军返回长安,极大动摇王允的辅政之权。
此时的董卓丧失民心,已成为众矢之的,但其手中的凉州精锐不可小觑,王允想独揽大权,绝非易事。
俗话说,坚固的堡垒只能从内部瓦解,王允需要强力可靠的外援以瓦解董卓势力。
他把目光投向吕布,对其百般厚待拉拢,当时,董卓与吕布结为义父子,看似两相安好,关系紧密,但实际貌合神离。
而王允之所以选择吕布,一是两人都来自并州,有老乡情谊,在洛阳时期两人就关系不错。
二是吕布原为丁原下属,是并州军团代表,并非凉州军团嫡系,董卓从来没有信任过他,曾因少许失意,直接把身边的手戟扔向吕布,幸亏吕布身手敏捷躲过。
三是吕布官场失意,真实的历史上,吕布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般勇猛无敌,所谓三英战吕布不过是虚构情形,相反,吕布整体军事技能并不高超,关东战场上连吃败仗,屡次输给孙坚。
在他跟随董卓入长安后更是逐步被边缘化,再加上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担心事情暴露,心不自安。
毕竟以董卓残暴的性情,把他活剐了都有可能,所以吕布经常主动拜访王允,哭诉衷肠。
一来二去,王允在合适的时机吐露了诛杀董卓的计划,并委他作内应。
看到这里,我们要澄清两点,第一,吕布是主动拜门王允,而不是像《三国演义》中,王允邀请吕布,极尽卑微之能事。
要知道,王允当时是司徒,与董卓共掌朝政,而吕布不过是董卓贴身侍卫长,两人地位相差悬殊。
第二,貂蝉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至于与吕布私通的妾婢,史上未提及姓名,这可能给了作者发挥的空间。
总之,王允与吕布的联合完全出于政治需要,没有美人计,所谓的匡扶汉室不过是个幌子。
对于王允的“邀请”,吕布是什么反应呢?首先他是拒绝的,毕竟有结义父子这层关系。
接下来,王允充分展现了政治老狐狸的本色,他能把董卓哄得十分开心,吕布这样的匹夫更是不在话下。
王允第一句话就卸下他的心理顾虑:
“你姓吕,与他本来就没有骨肉亲情,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董卓向你投掷手戟的时候,他对你还有父子之情吗?”
然后又给吕布“戴高帽”,什么再造大汉、匡扶汉室、国之柱石云云,总而言之,王允把这次夺权行动包装成大义之举,当然,这一切都是给吕布找台阶下。
最后还是要归结到利益上,只要杀了董卓,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实践证明,王允对吕布非常大方,董卓死后,任命其为奋武将军,与自己同掌朝政。
所以说,吕布职业生涯的高峰既不在董卓专权之时,也不在日后割据徐州,而是在除掉董卓后,一跃成为宰辅。
吕布经过王允的一顿忽悠,终于被说动了。由于王允掌控朝政,吕布控制禁军,再加上董卓早已失去人心,所以刺杀的过程非常简单。
四月二十三日,献帝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王允决定趁此机会行动。
当董卓大摇大摆地进入未央宫侧门外,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吕布亲信李肃等十余人的突然袭击。
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当场斩杀董卓。
同时王允派遣与董卓有仇的皇甫嵩攻打董卓封地郿坞,诛杀其三族。
董卓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而王允历经数十年宦海沉浮,得以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身死人手,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权力这个东西如同美酒,使人产生快意,但也令人沉醉。
王允自从独揽大权后态度上有了变化,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群臣集会时也很少像以前那样推心置腹,礼遇众人。
渐渐地,王允从德高望重的王司徒蜕变为刚愎自用的权臣。
有一次,当朝文学家蔡邕仅因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发出叹息,就被王允斥骂,押至廷尉问罪。
周围近臣觉得蔡邕冤枉,替其求情,却被王允驳斥。
王允站在儒家道义制高点压制舆论,只要谁反对他,他就以圣人道德教化为由予以打压,渐渐的,王允失去朝臣的支持。
不过最致命的还属王允对凉州军团的态度,凉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强悍,素来忠心于董卓。
因此在董卓死后,如何处置凉州兵关系到王允本人和东汉政权的生死存亡,而群龙无首的凉州军队亦是人心惶惶。
王允为巩固权力,企图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并计划利用关东兵取而代之。
如此看,王允釜底抽薪,一劳永逸,但却忽略最重要的事实,长安及整个关中地区尚在凉州军队控制下。
王允对朝廷的控制仅局限在政务上,从未对军方施加过影响,在乱世枭雄割据的情况下,王允的权力基础十分脆弱。
曾有人提议任命皇甫嵩担任凉州兵统帅,以便安抚军心,但被王允拒绝,他暗中下决心要把凉州军阀连根拔起。
当裁撤凉州兵的消息传至驻守在关东的凉州军营时如同炸了锅一样,众人议论纷纷,还谣传说王允要杀掉所有凉州人。
董卓部将李傕等人迁怒于并州人,把军中的数百名并州人全部处死,以防止军营哗变。
紧接着,在谋士贾诩建议下反攻长安,沿途守军本是凉州兵,李傕一到全部投降。
到六月份,凉州叛军聚集十多万人抵达长安,并将长安团团围住,吕布战败出逃,招呼王允一同逃走,被其断然拒绝。
可能王允也没想到局势恶化如此之快,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关系网在一瞬间崩塌,随之一起崩塌的还有王允的精神信念。
天下之大却无自己容身之处,如今年近花甲,早已没有了当初的豪情壮志,所以他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坦然面对。
李傕、郭汜进城后,王允及家族十余口被诛杀,没有丝毫反抗和斗争。
而董卓和王允短期内相继垮台,不仅重创了凉州军阀,给士人集团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从此中原沦为军阀混战的舞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