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夫阉尹之祸,如毒药猛兽,未有不裂肝碎胆者也。”——苏轼
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赵高的评价再贴切不过了,对于秦始皇和他的大秦帝国来说,赵高是一条凶狠的毒蛇,把帝国的根基啃噬殆尽。
那些为秦始皇统一寰宇的名臣将相犹如纸片稻草,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阉人无情收割剿灭。
曾经显赫一时的大秦丞相李斯、威震匈奴的蒙恬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一败涂地,朝堂之上只剩下甘愿指鹿为马的庸碌之辈。
而秦二世胡亥,这位大秦最高统治者也沦为跪地求饶却不得见,最终被弄死的结局。
从没有实权的宦官到最高权力掌控者,赵国仅用不到三年时间。
所以说,一个人有多少能量不取决于他的地位品级有多高,而取决于与最高权力的距离。
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赵高的发迹之路,以及如何通关斩将,攫取皇权的。
沙丘政变,赵高矫诏铲除忠良赵高,赢姓,赵氏,出生年月不详,关于赵高的身世,《史记》中有以下记载:
“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寥寥数语却隐藏极大信息量,首先,“诸赵疏属”即是赵国宗室的意思,因此赵高是赵国宗室子弟。
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被打入隐宫接受徭役和劳改,隐宫在当时指的是秦国的国营手工业作坊,赵高和他的弟弟们都出生在这里,虽然为宗室之后,但却卑微拮据。
另外,我们通过以上线索得知,赵高本为赵国宗室远支,后他的祖上被作为质子交换到秦国。
赵高出生在秦国,而且赵秦两国皆为嬴姓,同门同宗,赵高既是赵国宗室,也与秦国宗室沾亲带故。
就是这样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却足以为他以后的发展铺路。
赵高虽然生活贫苦,但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律法,长大以后承袭父辈“刀笔吏”的职务,进入政府工作。
赵高不仅能力强,对秦律钻研透彻,还善于察言观色,不久得到嬴政的赏识,将他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和印玺,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
至此赵高进入秦帝国核心权力层,值得一提的是,赵高入宫时并非阉人,而是在中年时期因犯法才被阉割,在被嬴政提拔前已入宫多年。
此时的赵高虽然跻身九卿之列,但充其量只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并无多大实权,叱咤大秦风云的是丞相李斯、蒙恬蒙毅兄弟等。
尤其是蒙毅,他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是秦始皇真正的心腹,这个时候谁也没把区区赵高放在心上。
只不过包括嬴政在内,所有人低估了赵高,多年来他隐忍不发,低调辅佐胡亥,逢迎献媚,博得胡亥的信任,而这一切都在掩饰他不可告人的野心。
前210年属于赵高的机会来了,这一年秦始皇病逝在沙丘。
临终前他召来赵高,让他代拟诏书给长子扶苏,要求其速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大统,只可惜诏书未发,便撒手人寰。
而赵高终于卸下伪装,先是把诏书扣下不发,然后找胡亥前来,劝他取而代之,胡亥本是昏庸无主见之人,经赵高诱惑,欣然同意。
随后赵高又寻求丞相李斯的支持,他利用李斯贪恋权势这一弱点,以扶苏继位,蒙恬势必取其而代之的理由,劝说李斯拥立胡亥。
李斯作为秦朝开国元老,本出身布衣,只因跟随始皇多年,协助统一天下才有此权力和地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向赵高妥协。
有了李斯的支持,赵高开始一步步实施自己的计划,想拥立胡亥,第一步就是除掉扶苏党羽。
而扶苏集团的核心就是蒙氏兄弟,哥哥蒙恬是大秦第一猛将,曾北击匈奴,驻守河套,掌管三十万精锐军队,弟弟蒙毅侍奉皇帝左右。
兄弟二人一个担任外事,一个为内谋,受到嬴政的信任,其他诸将相莫敢争宠,所以赵高准备先拿蒙氏兄弟开刀。
恰恰嬴政病逝之际,蒙毅被派到泰山准备封禅事宜,赵高正好利用这一空档从中作梗。
经与李斯合谋,先是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然后又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扶苏曾经因焚书坑儒与嬴政不和而被罚去戍边,多年来父子隔阂颇深,自裁诏书一到,扶苏失声大哭,拔剑自杀,任凭蒙恬劝阻都无济于事,只是二人始终不知道嬴政已经病故。
扶苏固然单纯,但蒙恬却不肯不明不白地就死,使者便将他囚禁带回,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
此时蒙在鼓里的蒙毅外出归来,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拘禁于代地。
赵高对蒙毅是恨之入骨,当年惨遭宫刑就是蒙毅执法主持,幸亏在嬴政的护佑下才留下一条命。
如今赵高大权在握又岂能放过这一报仇的机会,胡亥回到咸阳继承皇位,赵高被封为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
为了防止蒙氏兄弟东山再起,赵高炮制其罪过,蛊惑胡亥逼迫他们自裁,蒙恬临死前悲愤难当,大声疾呼:“我何罪之有,无过而死乎?” 然后吞药自尽。
除掉蒙氏兄弟后,赵高便将谋杀的矛头转向秦王室,据史书记载,赵高一次就在咸阳杀掉胡亥12个兄弟,政敌和不同政见者被杀无数,整个咸阳一片血海。
赵高精通法家权术,深知在君主专制的帝国,只有掌握皇帝才能保证地位永固,于是他引诱纵然胡亥不理朝政,安逸享乐,自己及其党羽则把握所有大权。
陷害李斯,宦官竟成大秦宰相俗话说,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一年前李斯为了一己私欲配合矫诏,如今赵高的贪欲比李斯更甚。
他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李斯成为他下一个清除的对象。
不过李斯可没那么好对付,他担任丞相多年,势力庞大,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及在外统兵的大将章邯也是其党羽。
就在赵高谋划扳倒李斯之时,帝国已是危机四伏。
胡亥继位后,不仅没改变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反而变本加厉,给天下百姓背上沉重的徭役负担,最终形成“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的现象。
不堪忍受痛苦的百姓终于如火山爆发一样掀起反抗暴秦统治的起义,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接着,以项羽为首的六国贵族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小官吏如刘邦等也加入起义的队伍,他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向披靡,极大地震撼着秦帝国的根基。
李斯作为国家宰辅,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虽然私心很重,但不忍心秦始皇辛苦打下的江山就此断送,屡次想进见秦二世又不得见。
此时秦二世早已被赵高隔绝起来,居深宫内纵情声色,有关起义暴动一概不知。
赵高不仅不研究应对之策,反而给李斯设局,他故作悲痛的跟李斯说:
“关东群盗如毛,警信日至,主上偏多发人役,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屡次进谏,只因职位卑贱,言多不见听,君侯为丞相,位高责重,何以不谏?”
潜台词是皇帝这个堕落的样子全是他咎由自取,我劝也不听,丞相位高权重,还是得你去进谏。
赵高话可信,母猪都能上树,可李斯就是信了,真可谓精明一世,糊涂一时。
我倒是想见,可陛下常居深宫,我找不到机会见啊!
赵高见李斯上当,阴笑着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只要丞相肯进言,卑职一定留心,瞅到皇上有空闲,立即禀报。
接下来就是赵高的表演时刻了,赵高知晓胡亥沉湎酒色,十分反感别人在他玩兴正浓的时候来打扰。
于是,赵高每当看到胡亥纵情歌舞,就派人通知李斯来觐见,一次两次胡亥也就忍了,可架不住总是如此。
胡亥本就年轻气盛,行为浮躁,时间长了就压不住火了,大骂道:
“吾平日无事之时甚多,丞相不来,吾游乐正酣,丞相辄来请事!岂丞相欺吾年少,故敢藐视我乎!”
赵高一见胡亥上套,马上煽风点火:
“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爵位不加,揣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陛下,丞相居心不轨,意图谋反,不可不防!”
没错,这李斯就是故意的,沙丘密谋,这老小子啥也没捞着,心里恨着呢,他就是要谋反!
胡亥一听,天灵盖都要翻了,急忙询问原因,赵高不紧不慢的开始他的推理。
首先造反闹事的陈胜是楚国上蔡人,与丞相是同乡,丞相的长子李由作为三川郡守从不出击剿匪,不仅如此,臣还听说李由与陈胜常有书信往来。
胡亥本来就厌烦李斯,听赵高这么一说,有鼻子有眼的,当即派人去调查李由通盗一事。
这时李斯才发觉上当,一边申诉自己的冤屈,一边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
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元老宰相,一个是自小陪伴的贴心师傅,胡亥信谁,自然是忠臣赵高了。
再加上赵高一通抹眼泪的表演,胡亥更坚信李斯这老贼就是欺负人,所以任凭李斯如何进谏,胡亥就是不听。
就在这要紧时刻,李斯又下了一招臭棋,他竟联名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上奏二世,建议暂停阿房宫的工程,减少徭役负担,缓解民愤。
这在平时倒也罢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你李斯不是摆明了结党逼宫嘛!
修阿房宫本就是先帝定下的,如今盗贼遍地都是你们的责任,不思平叛反倒打起我的主意,有什么资格占着丞相、将军的位子,当即将李斯和冯氏兄弟革职法办。
事已至此,李斯在与赵高的斗争中完全落败,只能如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冯去疾、冯劫当了冤大头本就委屈,如今又受牢狱之辱,不久便在狱中含恨自杀。
李斯倒是很顽强,好死不如赖活着,他相信自己会有申辩翻身的机会,只可惜遇到赵高这样的政治流氓只能认栽。
你李斯不是不承认谋反吗?那就天天严刑逼供,往死里折磨,直打得李斯皮开肉绽,体无完肤。
不仅如此,赵高还派自己的亲信扮成胡亥身边的御史,只要李斯当面申诉,就大刑伺候,李斯养尊处优惯了,哪受得了这种折磨,一来二去也就认了造反的假口供。
等到后来胡亥真的派人来审讯他,李斯以为还是和以前一样,就仍以假口供应对,胡亥则信以为真,李斯的悲惨结局也就此注定。
前208年七月,李斯及其族人被腰斩于咸阳,临刑前李斯对他二儿子说:
“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宰相此时已看开一切,面对死亡,既无壮志未酬的豪言壮语,也无愤怒悔恨的斥责怒骂,反而憧憬起寻常百姓时的日子,当真令人哀怜。
一名叱咤政坛数十年的政治家和年轻气盛的皇帝竟被一名阉人信息隔绝,被耍的团团转,不知是阉人太狡猾还是两个男人太愚蠢。
同时李斯的长子李由在乱军中被杀,赵高反倒欺骗胡亥,将其正法。
至此赵高终于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只不过这还不算完,很快一场指鹿为马的好戏就上演了。
指鹿为马,弑君欲夺权,终被权力反噬对于普通人而言,做到丞相已是位极人臣,可以安心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了,可赵高这个阉人,不能用一般思维来形容,他的胃口实在太大,简直欲壑难填。
毕竟丞相的上边还有一个人,没错,下一步就开始对胡亥下手了。
一天,赵高趁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却说这是一匹千里马。
胡亥再糊涂,但是鹿和马还是分得清的,大笑道: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丞相是不是老糊涂了。
这时候赵高转过头,把问题抛给群臣,这一问题把所有人都问住了,谁不知道这是鹿,但关键不在于鹿和马的问题,而是站队的问题。
很多大臣屈服于赵高的淫威,忙说是马,都是搞政治的,小孩子才说真话呢。
稍有良知的大臣选择缄默,毕竟指鹿为马实在是太荒唐,而一些不明就里或者不愿屈服赵高的给出了鹿的答案,其结果当然显而易见,所有说是鹿的大臣全被赵高咔擦了。
从此朝堂之上赵高说啥是啥,放个屁都是香的,只不过关东地区的老百姓和六国贵族可不是咸阳城里的大臣,你不让我过好,我就推翻你。
前207年,秦军主力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打败,精锐尽失。
主帅章邯本就与李斯同党,要是逃回咸阳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领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投降,大秦帝国再无能打之人,倾覆只在一瞬间。
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起义最开始爆发的时候,胡亥就被骗说是盗贼,可是这盗贼也太厉害了,打了三年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愈演愈烈。
直到章邯投降,胡亥才知道自己的帝国快玩完了。他愤怒的质问赵高:
“丞相不是总说关东盗贼不能成气候吗,今天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
赵高这次有点慌了,以前不管是蒙恬还是李斯,只是朝堂之下的党争,这次面对的可是皇帝,搞不好自己的小命都不保,得来的一切会化为乌有。
丧心病狂的赵高心一横,事到如今只能孤注一掷,他找来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等亲信,谋划弑君篡位,你姓嬴的能做皇帝,我赵高有什么不可以!
前207年八月,赵高发动政变,一千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直逼胡亥居住的望夷宫,为首的阎乐不容分辩,逢人便砍,见人放箭,一时间宫中血肉横飞。
胡亥这才如梦初醒,原来坑害大秦的首恶就在身边,但天真的胡亥还责怪身边的近侍,赵高这种德行的人你们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近侍们也很委屈,我们告诉你,命早就没了。
这时阎乐冲到胡亥面前,剑架到他脖子,此时胡亥还嘴硬道:
“朕乃真龙天子,你敢弑君!”
阎乐是一阵冷笑,心想你小命都没了跟谁装呢,接着义正言辞的大骂胡亥残暴无道,反正所有的责任都是你一个人的,我们今天要替天行道。
胡亥算是彻底怂了,哭着乞求要见丞相,在被拒绝后,恳求道只要保全性命,情愿做一名百姓。
可眼下这一切都成了奢求,绝望的胡亥最终只能选择自裁,这算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体面。
阎乐向赵高报告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赵高是一阵大喜,他以为自己权倾朝野,又有嬴姓赵氏血统加持,接班皇位万无一失,于是准备宣布登基。
但朝堂之下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这些跟随始皇帝兼并天下的旧臣贵胄终于展现出最后的血性,他们以沉默反抗赵高。
而此时的赵高第一次怕了、怂了,大臣们无声的抵抗比外面的刀光剑影更让他恐惧。
无奈执行,他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王室成员子婴,只是由于大秦的控制范围只剩下关中,子婴便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子婴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但作为赢姓子孙,尚保留先祖的血性,他暗下决心要亲手宰了赵高为家族报仇,为天下子民报仇。
登基大典这天,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只得亲自去请。
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将他砍死,子婴随即召见群臣,历数赵高罪孽,夷其三族,至此史上第一权阉以如此潦草的方式走完了他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