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教廷内部,几乎无人不承认:方济各是一位真正简朴的教皇。
作为教皇,方济各的衣食住行本由教廷统一供给。然而,这种地位与待遇并未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事实上,对方济各而言,“金钱”早已失去了现实意义。
拒绝教皇宫,只住临时住所自2013年接任教皇以来,方济各始终坚持简单生活。他上任伊始,便打破惯例,拒绝搬入豪华的梵蒂冈教皇宫,而是选择继续居住在圣玛尔大之家——这原本是他担任枢机主教期间的临时住所。
圣玛尔大之家
即便如此,他也只住在其中最简陋的一间小屋。这是一间狭小的单人房,仅配有一张普通单人床和一个床头柜。家具普通至极,唯一算得上“现代”的,是床头的一部电话。整洁的白色被褥叠得一丝不苟,展现出这位年逾八旬老人极高的自律。
相比富丽堂皇的教皇宫,这间朴素小屋更像一位修士的住所。
梵蒂冈教皇宫的卧室
不领工资,悉数捐出按照教廷规定,教皇每月可领取2500欧元工资。这一标准自本笃十六世时期沿用至今,十余年未曾上调。然而方济各上任后,选择放弃这份工资,将其全数捐给慈善基金会,用于救助贫困儿童。
他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节俭,更希望将节省下的资源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死后遗愿:木棺、无碑文、埋在小巷方济各的简朴,不止于生前。
据他本人生前留下的遗愿,他拒绝奢华的葬礼,要求使用普通木棺安葬,地点也不是教廷专设的地宫,而是罗马一条平凡小巷中的墓地。
墓碑上不雕刻功绩,也不标明尊号,只需一个简单的名字:“Francesco”。没有“教皇”称谓,没有长篇悼词,让一切归于宁静与平凡。
背景:在腐败中走出的“清流教皇”了解他当初接任背景的人应当清楚:那时教廷正深陷腐败丑闻,本笃十六世甚至成为600年来首位在世退位的教皇。方济各在这种情势下被推举为新教皇,某种程度上,是为重塑教廷形象而来。
因此,他坚持用行动恢复教会的清廉与信任。不铺张、不张扬,不仅是个人风格,更是一种道德宣言。
从简陋卧室到朴素墓穴,方济各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节俭不是姿态,而是信仰的延续”。
他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更是一位活出了理想主义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