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对于提升草莓果实的商品性、减少无效果比例及降低畸形果数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生产中广泛推广使用蜜蜂辅助授粉技术,这一方法不仅有效减少了人工投入,还显著提高了草莓的坐果率。
在日光温室中,一般建议每亩地放置1至2箱蜜蜂,确保每株草莓至少有一只蜜蜂进行授粉。为了确保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温室环境,应在草莓开花前一周将蜂箱放入温室内。引入蜜蜂时,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清晨或傍晚时段,并将蜂房设置在离地面0.5至0.8米的高度。蜂箱通常放置在温室的西南角,箱口朝向东北角,以避免蜜蜂飞行时撞到墙壁或棚膜。
关于蜜蜂授粉的适宜温度,蜜蜂在气温5℃至35℃时会出巢活动,其中15℃至25℃是它们生活的最适宜温度,这一温度范围与草莓花药裂开的最适温度(13℃至20℃)相吻合。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时,蜜蜂会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因此,为了创造有利于蜜蜂授粉的环境,温度不宜过低。
当气温超过30℃或室内湿度过大时,白天需注意温室内的通风排湿,放风口应增设纱网,防止蜜蜂飞出。在进行药剂防治时,鉴于蜜蜂对农药的敏感性,应避免在此期间使用农药。若必须使用,应先将蜜蜂移出温室。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不容忽视。农药(尤其是杀虫剂)喷洒后,可能导致蜜蜂直接接触药剂而中毒,或因吸食有毒的花蜜或水而中毒,甚至有时蜜蜂将带药的花粉带回蜂房,会引发整群蜜蜂中毒死亡,这分别被称为接触毒性和经口毒性。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程度各异,通常以半数致死中量(LD50)来衡量。根据蜜蜂接触药剂24小时后的LD50值,农药可分为高毒、中等毒和低毒三个级别。当LD50值为0.001至2.0时,为高毒农药;2.0至11.0为中等毒性;高于11.0则为低毒农药。
当大棚内出现大量蜜蜂死亡时,应高度警惕是否为打药所致。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考虑对蜜蜂低毒的药剂,如苦参碱(防虫)、印楝素(防治多种害虫)、吡唑醚菌酯、唑螨酯、苯醚甲环唑、嘧霉胺等。而应避免使用对蜜蜂剧毒的药剂,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氟虫腈、氧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二嗪磷等。同时,也需警惕对蜜蜂表现高毒的药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除虫菊素、烟碱、联苯肼酯、三唑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敌百虫、硫线磷、丁硫克百威、啶虫脒、吡虫啉、杀螟丹、哒螨灵、虫螨腈、噻嗪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