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主席赞誉“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的熊向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方圆文史 2023-10-24 20:08:17

熊向晖是我党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之一,号称我党隐蔽战线的“孤胆英雄”,同时,他也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官,有着极为传奇的人生和经历。

毛主席曾赞誉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周总理更是评价他为“龙潭三杰”后三杰之一。

那么,熊向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为何能得到主席和总理这样高的评价呢?

熊向晖,1919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一户官宦家庭,其父是本县的推事(即县长),后来又担任过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

因家庭条件优渥,熊向晖从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岁那年还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学习。

进入清华仅3个月后,熊向晖就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还成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的负责人之一,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事实上,“熊向晖”并不是他的原名,他原名叫“熊彙(汇 huì)荃”,“向晖”这个名字是他在入党后根据组织上的要求才改的,而关于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直到解放后他才向世人透露,即——“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

1937年抗战爆发后,熊向晖受组织上派遣,前往湖南长沙报名参加胡宗南部举办的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他遵循周恩来的指示,到胡宗南部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同年12月底,熊向晖随服务团从长沙乘车来武汉后,在武大的礼堂见到了正在台上慷慨激昂演讲的周恩来,他顿时就被周恩来身上那种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之后的人生竟然会跟这位伟人有着很大的关联。

1938年5月,熊向晖被胡宗南送到了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次年3月学习期满后,他就直接被调到了胡宗南身边,担任侍从副官、机要秘书,成为了胡宗南的亲信助手。

事实上,早在战地服务团期间,熊向晖就给胡宗南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尤其是当胡宗南找他进行单独谈话后,更是肯定了他的判断——熊向晖确实是个栋梁之材!

所以一直以来,胡宗南对熊向晖都非常地欣赏,以至于他刚从军官学校毕业,就立即被调到胡宗南身边工作。

然而,胡宗南不知道的是,他身边的这个青年才俊,除了“高知识分子”、“富家子弟”、“青年革命领袖”的身份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熊向晖被组织上安排在胡宗南身边,可以说是非常明智地选择,因为这不仅可以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卫党中央的安全。

不过,鉴于他的工作性质,组织上与熊向晖的联系并不多,主要靠他自己发展,而这也充分表现出了组织上对他的信任。

从这个时候起,熊向晖就一直在胡宗南身边默默地潜伏着,直到1941年夏,中央社会部派遣王石坚同志到西安主持情报工作时,才开始与熊向晖取得联系。

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但胡宗南的枪炮已经不再局限于打击日本侵略者,也开始对我军动手了。

为了保卫党中央的安全,熊向晖的任务也随即被明确下来:掌握情报,随时向组织上报告。

1943年5月,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认为这是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大好时机,于是便电令胡宗南,让其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

事实上,早在这年2月,蒋介石便亲自审定了对陕北地区的作战计划,并且命令胡宗南的部队做好随时进攻陕北的准备,而现在共产国际宣告解散,这对于蒋介石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收到老蒋的命令后,胡宗南立即展开部署,并于6月18日在洛川召开了军事会议,最后确定于7月9日发起进攻。

然而,就在老蒋和胡宗南以为万无一失的时候,熊向晖却巧妙地将这个情报传递给了王石坚,再由他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秘密电台向延安报告。很快,这份情报便送到了毛主席的桌上。

众所周知,自抗战爆发以来,国民党方面屡次制造摩擦事件,但为了全民族抗战之大局,我党一直以来都选择了隐忍,不主动刺激他们,也不在报纸上宣传他们的各种摩擦、挑衅行为。

怎料,连续的隐忍却没有让其有所改变,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现在竟然还要对我陕北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一点,是中共中央没有预料到而又十分气愤的。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我八路军大部分都在抗战前线,负责留守延安的部队只有120师的359旅,敌我兵力太过悬殊。

在此紧急关头,党中央权衡再三,决定给国民党军唱一出“空城计”,即:一方面将国民党肆意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行为公诸于众;另一方面则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党中央。

当时抗战尚未结束,蒋介石的这一行为一旦公诸于众,势必会引起公愤。

果然,在该消息散布出去后,国内外顿时一片哗然,蒋介石顶不住压力,这一计划自然也就无法顺利实施了。

就这样,蒋介石欲图制造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阴谋就这样胎死腹中,而我党能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熊向晖可谓功不可没。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熊向晖提供的这一重要情报,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毛主席还专门提出了表扬:“你们所得情报完全正确,帮助中央甚大。”

巧合的是,在1947年初,当胡宗南再次调集重兵进攻延安时,熊向晖及时地向中央报告,又一次让中央机关化险为夷。

以至于周恩来在收到情报时,还激动地夸赞他:“真是好样的!关键时刻又一次保卫了党中央。”

后来,毛主席在提起熊向晖时,更是赞誉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时间来到了1947年,这年5月,熊向晖在胡宗南的保举下,前往美国留学,在凯斯西储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有趣的是,胡宗南此举竟然鬼使神差地帮助熊向晖“逃过了一劫”。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这年9月的时候,我党在北方的情报网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包括王石坚在内的数十名地下党员不幸被捕,而在军统的审讯调查中,就发现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

胡宗南得知此消息后,气愤不已,想不到他如此信任的熊向晖,竟然是中共的谍报人员。但由于此时熊向晖人在美国,就是想抓他也不可能了。

更何况如果此事一旦传到蒋介石和其他同僚的耳朵里,胡宗南肯定难辞其咎,于是他为了自保,便竭力压下了此事。此时的胡宗南,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949年4月底,留学美国的熊向晖经中央指示回国。

11月5日,熊向晖接到了周恩来差人送来的一份请柬,邀请他于次日中午到中南海勤政殿参加午宴。

第二天中午,熊向晖按时赴约。在宴会上,他见到了张治中、邵力子等原国民党高官。

张治中见到熊向晖时颇为惊讶,当即问道:“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

还没等熊向晖回答,周恩来便接过话来,笑着说道:“他不是起义,是归队”。张治中等人这才恍然大悟。

当时,原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也在宴席上,当年他直接参与制定了胡宗南进攻延安及陕北的作战方案,在得知熊向晖的身份后,他不由地感叹道:“真想不到啊!难怪胡宗南总打败仗!”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被调到了外交部工作,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中国驻英国代办、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等职。

在很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熊向晖经常以“总理助手”的身份出现,而他一直认为,能在总理身边工作是他的荣幸,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熊向晖在外交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了20多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更令熊向晖难忘的,还是他与周总理的关系。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他们很少联系,但在建国后,周总理和熊向晖却有过无数次的会面谈话。

周总理一直以来都很关心熊向晖,而熊向晖也对周总理有着特殊的感情。

事实上,不止一个人问过熊向晖:周总理对你有知遇之恩,而胡宗南也待你不薄,可你为何没有选择追随胡宗南,而选择对共产党忠诚不二呢?

对此,熊向晖的回答是:

“我从来没有动摇过,一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二是胡宗南的人格魅力和周恩来相比,还是有太大的差距。”

熊向晖所言不虚,无论是能力,还是个人魅力,胡宗南跟周总理都没有丝毫地可比性。

1978年后,熊向晖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一直干到1982年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熊向晖退休后,时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荣毅仁又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再三邀请他到公司担任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时年63岁的熊向晖又成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发挥着余热。

2005年9月9日,熊向晖同志正式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86岁。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