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邓公的改革大将,曾主政辽宁、广东,一生成绩斐然,活到92岁

方圆文史 2023-09-27 16:44:34

在中国的改革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是绕不开的,他就是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任仲夷,河北威县人,1914年9月出生,其21岁参加革命,2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任仲夷长期担任地方领导职务,为党和国家、人民作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任仲夷先后担任过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兼政协主席、军分区第一政委、黑龙江省委书记等职。

但这仅仅是他仕途生涯的开端而已,在1976年10月后,任仲夷的人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

1977年3月,任仲夷来到辽宁工作,任辽宁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刚上任不久,他就提出:“给国营企业‘松绑’,在农村‘抓富’”的口号。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任仲夷喊出这样的口号,无疑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但任仲夷深知,想要改变“特殊时期”后的辽宁省的状况,就必须要有魄力和决心。

然而,到了1979年初,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不久,国内竟出现了否定三中全会路线的声音,有些人甚至还提出了“可能会诱发资本主义势力泛滥”的担忧。

尽管形势严峻,但已担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的任仲夷仍坚决执行既定路线,并喊出了那句石破天惊之语:“由穷变富是革命的目的!”

在任仲夷等省委领导的英明领导下,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使辽宁全省显现出了一片勃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任仲夷还是首位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地方领导人。

为此,他还特地撰写了一篇名为《理论上根本的拨乱反正》的文章,深刻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批判“两个凡是”。

后来,他又发表了一篇名为《解放思想是伟大的历史潮流》的文章,文中更是明确提出:

“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就要坚决纠正。”

作为全国首个公开发表这样文章的地方领导人,任仲夷无疑在全国开了一个好头。

任仲夷在辽宁省工作期间,不仅使全省的经济得到快速地发展,而且他还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全省实行拨乱反正,为特殊时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干部平反。

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张志新案”的平反。

1979年3月,辽宁省委作出了《关于张志新同志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的决定》。

然而对此,外界仍是议论纷纷,但任仲夷始终坚持真理,并在各种公开场合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张志新同志的赞赏与愧疚之情,他常说:

“我不如志新,我不如她敢想,更不如她敢说……”

时间来到了1980年,这一年,广东省的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开局,而原主政广东的习仲勋、杨尚昆已调往中央工作,现在该由谁来接替他们呢?

对此,中央考虑再三,最终决定由任仲夷和时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梁灵光担此重任。

1980年10月,任仲夷调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成为了广东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刚一到任,任仲夷便结合广东的发展实际,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任仲夷主政广东长达5年之久,在这五年间,他主持过外贸、物价、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大力支持“蛇口工业区”的政改工作,其间各种创举,可谓难以计数。

在工作中,任仲夷始终秉持着胆大心细、敢想敢做的工作作风,其敢为人先的性格,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

然而,在改革之初,很多投机分子求财心切,从而导致广东地区走私、贩私的情况频发,且屡禁不止。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仲夷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各种质疑和指责,有些人甚至还扬言道:“在这样搞下去,不出3个月广东就要垮台……”

为此,任仲夷还曾先后2次被召到北京谈话,并写了他有生以来唯一的一份检查。

然而尽管如此,任仲夷却始终坚信,广东并不像某些人口中所说的那样,“活过了头”,相反,广东还有很多“该活的没有活来”。

因此,在面对如此重压时,任仲夷没有丝毫地退缩,而是继续坚持广东的改革开放。

而想要让广东改头换面,首先就不能禁锢下面人的思想。对此,任仲夷没有给下面的干部施加任何“压力”,而是告诉他们,只要不搞违法乱纪的事情,工作上是允许出现错误的,对于那些敢想敢干、敢于拼闯的干部要予以鼓励。

而事实证明,任仲夷采取的方略是正确的,他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将广东打造成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省。

其中有一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在1979年时,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23位,远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而在任仲夷离任时,却一跃成为了第一。这是任仲夷主政广东5年来的最好证明。

1985年9月后,年过古稀的任仲夷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后被选为中顾委委员,继续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

2005年11月15日,任仲夷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92岁。

1 阅读: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