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道政合一

九九归一玄 2024-04-06 01:45:50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思是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实现国泰民安,那么统治者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老子说大道无言而长存,大道无为而长能,真正的治国之道是无为而无不为。

人们也常说“强扭的瓜不甜",这是有道理的。之所以“强扭”,是因为还没等到瓜熟蒂落的时候,便去摘取,而没长熟的瓜又怎会甜呢?

这是因为人们没有顺应自然规律,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主观臆断,这样必然会自食苦果,这里的自然规律也可称为“道”。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人们违背“大道”就必然会受到惩罚,为了不受大道的惩罚,毫无疑问,人们就必须合乎大道的规律,一旦人们的行为与大道吻合,就会自由自在,事半功倍。

老子在本章里将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最高级的是无为而治的合道之工;其次是立圣言、重信诺以召引天下之士的王道之王;再次是以强力征服天下井以威严震慑人民的霸道之王;最次的则是群起而侮之的末路之王。

“太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最高明的统治者;二是遥远的上古时代。这里指的是最高明的统治者。

而在道教的系统中,把老子奉为“天上老君”,这里面的太上,就取自于道德经。

在老子看来,最高明的统治者应当实行无为之治,治理国家和人民时采取一种自然而然、不横加干预的政策,顺应自然规律的方法,不对人民生活进行干涉,所以人民生活得自在安乐,没有怨尤的对象,也就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了。

在汉朝初期,有一段时间推行黄老之治。就跟这个说的情形类似。

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帝力”

就是帝王权利,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是一个农夫,好好工作,从事农业生产。谁在当地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就是个人做个人的事,减少各种相互干扰所出现的复杂问题。

“其次,亲而誉之。"这是稍逊一等的统治者,这种统治者的特点是给人民施以恩惠,人民亲近他赞誉他,他施惠于民,但不高高在上,他可亲可敬,和人民相处融洽。

“其次,畏之"这种统治者声色俱厉,使用各种的规则与政令,并用强制手段来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转,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使人民受到压迫与压力,而不能够发展自己。

“其次,侮之。"这是最下等的统治者,这种统治者专横跋扈,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甚至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民,而是把他们当作奴隶来对待,对他们进行奴役、辱骂。老百姓对这种非人的待遇忍气吞声,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也会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谈到古代的政治,其实不管从任何时代开始,他都兼具四种统治的方法,按照顺序德治、礼治、法治、刑治。

德治就是统治者本身道德高尚作为表率,像尧舜的时代比较偏重德智。

礼治也就是礼仪。周公治礼卓越,孔子当时就非常推崇礼治。

法治就政府颁布很多法律政令来治理百姓。

最差的是刑制,就是用刑法来约束。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政治都有这四种,只不过重点不一样。越是好的统治者,越重视德治跟礼治。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老子他说为什么治理国家会越来越差,主要原因就是信不足。不信任君王,君王也不讲诚信,君王不以诚信来修己,它以不以诚信来待人,老百姓就不相信君王。

而老子也对于说话始终保持戒心,这是为什么?

因为人在说话的时候,总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难免有某种欲望与要求,会过度的凸显自己,而作为君王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庄子的养生观念里,也提倡少说话,话说多了伤气。

人是精气神的组合,说话不但伤气还伤脑筋,在说话的时候要设法让别人听懂,让他人能够了解并且认同你的想法,这是很不容易的。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但是最了不起的就是最后这一句话,百姓都说我自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他不知道这是君王所赐,他还不必感恩。

道德经一共出现过五次自然,这是第一次。

其实老子所讲的“道”表现在自然上。所以老子所讲的自然,它有三个主要的内容。

第一个:天然。天然是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第二个:人性的自然,也叫做“天性”。人的本性,人的自性,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要自然的去发展,不能压抑。

第三个:合乎自然规律。与道合一,处无为之事,不违反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

0 阅读:14

九九归一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