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如同野火,瞬间就能点燃公众的恐慌与不安。本周,甘肃庆城县的一起造谣事件格外引人注目。54 岁的翟某红在快手直播期间,为吸引流量,仅凭粉丝弹幕提供的消息,便大肆传播 “庆城县新区一男子杀害六人” 的谣言,全然不顾未经核实的信息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最终,她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庆城县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这一事件不仅是对个人的警示,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提醒:谣言猛于虎,抵制谣言刻不容缓。
回顾 2023 年,多起谣言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触目惊心。5 月,广州市天河区传出 “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即将破产,员工工资无法发放” 的谣言。短短三天,相关话题热度飙升至 150 万,企业股价一周内暴跌 15%,市值大幅缩水,近 200 名员工因担忧未来而匆忙离职,企业正常运营受到严重冲击。
同年 9 月,成都市武侯区某中学被 “食堂饭菜不卫生,导致多人食物中毒” 的谣言笼罩。谣言迅速扩散,学校食堂营业额在半个月内锐减 60%,原本每日 2000 人次的就餐人数降至不足 800 人。为了澄清事实,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食堂食材、加工流程等进行全面排查,以正视听。
11 月,武汉市江岸区也未能幸免,“某股份制银行即将倒闭” 的谣言引发储户恐慌。短短两天,江岸区支行的现金支取量超过平时一周的总和,银行资金流动紧张,正常金融秩序受到严重干扰。
除了这些直接造谣者,还有一类群体在谣言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就是键盘侠。他们隐匿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在谣言出现时,往往不假思索地转发、评论,甚至恶意揣测、煽动情绪。在 “互联网企业破产” 的谣言中,键盘侠们在评论区发布诸如 “早就觉得这家公司不行了”“员工这下惨了” 等言论,加剧了员工和投资者的恐慌。在学校食堂谣言事件里,他们一边倒地指责学校管理不善,完全不顾事实真相,使得学校的声誉雪上加霜。
键盘侠们热衷于传播谣言,一方面是因为在虚拟网络中,他们无需为自己的言论承担太多责任,匿名性让他们肆意妄为;另一方面,部分键盘侠渴望通过发表极端、引人注目的言论来获取关注,刷存在感。但他们的行为却严重扰乱了信息传播秩序,放大了谣言的危害。
从法律层面看,造谣传谣会受到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若造谣传谣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则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罚。例如,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守护信息时代的清朗空间。发现可疑谣言,可向相关部门举报,让真相跑赢谣言,营造和谐、真实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