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秦朔朋友圈 2025-02-16 00:50:52

《哪吒2》以“一阴一阳交而生物”开场,让我觉得,哦,饺子果然是深潜过的人,这个爆款电影,深挖下去,是有文化内核可以持久回味的。哪吒1是魔童降世,是初始,是太一;哪吒2是魔童闹海,是阴阳,是一生二,是更激烈的交互碰撞战斗,是阴阳互转、正邪互换,二者代谢舛驰。

饺子的角色,导演之外,其实我更欣赏的是他画漫画、写剧本的创造者角色。电影的开端是哪吒、敖丙两个肉身的重塑需要时间恢复,而陈塘关的战争氛围已经很浓了,他是非常擅长制造戏剧冲突的,整部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紧张中有美感。

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研究过所有他喜欢的电影,是个终身研究者和热爱者角色。一个人如果热爱一件事,真的可以抵抗万难,他自己说过,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你的能力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其实所谓专业学习,只是俗世红尘里头很表浅的游戏规则而已,要做顶级玩家,要自己有无限游戏。

令我比较惊讶的是他对于道家和道教研究的素养。比如,拯救敖丙,需要复活宝莲,要去求生机的时候,他们去找无量仙翁。所谓南极仙翁管生,北斗星君管死。比如,诸葛亮感觉到自己要死了,是去拜北斗的。

还有一点,无量仙翁是修养和法力很高的仙人,饺子给他的设计的法力是随时能够发出很多根系,他最强的战斗状态就是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根深蒂固”。其实在道家中,张三丰写过一本书叫《无根树》,所谓《无根树》是比喻我们的生命是没有根的,随时会死亡,所以必须把根栽起来,这是修道的工夫。

而《周易参同契》里也强调,人要“筑固灵株”,所以,这个木性的设计也是很有玄妙之处的。其实木是生火的,所以在无量仙翁的炼丹炉里,哪吒的肉身重塑反而完成得更彻底。你看冥冥之中,那些暗线力量,包含着天意的眷顾。

另外,他对于阐教的研究,也很到位。虽然阐教只是封神演义里虚构的教派,但它主要的特点就是,顺应天道,正邪分明,非常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反对旁门左道,相信天命和劫数。

饺子在采访中说过,他喜欢79版的哪吒闹海,然后又去研究封神演义原作,才发现,那里的哪吒真的让人爱不起来,纯粹是一个煞星,所以他就按照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完全重塑了一个哪吒的形象,改编起来完全没有什么负担。所以跟阐教的天命、劫数、正统等特质对应起来,就产生了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代性形象。

| 79版《哪吒闹海》、《哪吒2》

刚刚说到当哪吒在炼丹炉的三昧真火中,肉身恢复得更好,其实这也有一个道家的原理,哪吒是火性,三昧真火是同类火,不能伤他半点,另外还有一点,在炼丹炉里,大家都会变成一颗金丹,这就是《周易参同契》的“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回到最初状态,源头状态。

每个人都要在水火之中炼成真丹的,困在里面的海底妖兽和李靖夫妇等人,都凝神静坐,对抗火的焦灼,因为只有静,才能封住心神。在道教中,当静坐达到极清净的时候,就是水的境界,当静坐反而阳气升腾的时候,是火的境界。

|《哪吒2》中的七色宝莲为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错金铜博山炉造型

看到这些种种,我在自省,我号称自己在慢慢研究儒释道,有一些知识体系,而他已经把知识和思想,融入了自编自演的电影之中。我能想象出来,他写剧本的时候,心里运行着整个宇宙吧,所谓心即宇宙。

其实从他2008年,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般地画出一整部电影来,说他的心是全息宇宙,我是信的。

人工智能在单线程任务上,早就超越了人类,但对于原创性的、框架性的,多线程复杂的有心力和文化内核的设计排布上,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故事的自洽和圆融感,是跟人生的独特性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现代人,应该活得足够充分、舒展和绽放。所谓“开舒布宝”,就是养浩然之气,天心泰然,才能远胜斗争状态很强的AI。

饺子是1980年生的,记得十几年前,马云说过,80后的时代到来了。果然近几年有“旷世作品”崛起的都是80后——DeepSeek的梁文峰,《黑悟空:神话》的冯骥,还有《哪吒》系列的饺子。他们都是深潜很多年,默默无闻,然后一朝崛起的孤勇者。

《周易参同契》有四个字叫“幽潜沦匿”,所谓“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人一定要有那个藏自己的过程。“一点太阳真火,沉在北海极底”,好东西都是要藏很深的。其实他们如果想要延续好的创作高潮状态,应该更隐居一点,现在人们对于他们的关注度太大了,得修多少的能量,才应对住这天量的投射。

“阴阳之始,内含黄芽”“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强调的都是人要有自己的核心,而人的核心需要自己修炼,才能有恒定的方向感,所谓“东南西北”是因为“中”才有指示价值。

饺子,2008年就出道了,他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就获得了一些国内外奖项。五年后,他拍过一部默默无闻的影片叫《老板的女人》,也是挺沉寂的,直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他终于被看见,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2月13日票房已经过百亿,已经完成第二次跃迁,虽然非常期待他的第三次,但是这需要很强的机缘和定力,在中国文化中,三代表的是万物万欲,有太多外部因素影响内力了。

2008年真是个神奇的年份,梁文锋也是那时候出道,然后开始深潜的。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候说过,“外部(外人)看到的是幻方2015年后(光彩绚丽)的部分,但其实我们做了16年(从2008年开始)。我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都是坦途)。幻方有很强的技术和创新基因,幻方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我们对技术驱动型(大)创新的信心。”他也是长期处理复杂问题、长期学习实践沉潜、亲身解决重大难题和挑战、组织高密度人才持续向前突破的人。

一个人如何形成自己的内核,我最近研究《周易参同契》又看了那么多人的人生,体会有三点:第一,一定要找到最最热爱的事情,要开心,有光明而明媚的创作之心;第二,在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深潜下去,功名利禄有了之后再去静坐,才是修行,就像饺子在第一部哪吒大获成功之后,甚至想去喜马拉雅修行一样,他是知道这个文化的密码和道理的,才能创作出第二部更惊人的巨作;第三,“内照形躯”,对自己的所有的优缺点进行了解全息了解,并且持续修身。

“修”的古文,中间部分是水,水的左边是显性的“人”,右边是非常复杂的结构,暗喻要成为更好的人。对自己的潜能,对更好版本的自己,对于隐藏的、更光明的自己要有所感知,要有心力去找到自己的源头。

《周易参同契》里讲:“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你看,刚刚我提到的“筑固灵株”,后面其实还有“三光陆沉,温养子珠”,三光,是指日月星;也是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你看饺子,他画动画,也表演,也配音,他自己能干的事情,都会自己亲自干,只有亲身履之,才能“温养子珠”。

他这次邀请了一百多家国内动画制作公司一起制作。他说,他也试过国外的,但用了之后发现,他们也都是接任务、接项目的心态,少有创作者的心态。其实,所谓创作者的心态,是超越日常,想突破原来的自己的状态。我看到动画效果,无论是飞翔的鹤群,还是海底的龙群,真的能表现出“鱼鱼雅雅”的状态,让我想到,五千年文化,《山海经》《庄子》等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都能用来表现出来,《哪吒》系列只是开始!这就是不竭的希望所在。

制片人当年选饺子的时候,就一个标准,就是又穷又坚持的。这就是在选“颜子”。孔子最喜欢颜子,因为孔子自己可能都做不到颜子这样,又穷又坚持。孔子是自学的全才,如先知一般,但他物质上的苦日子毕竟过得少。

无论外界如何,你要做的事情,就一气呵成,不要自己断了,也不要让别人判断。独立自主的大女主,就不要选择常人相夫教子的生活,那是气断了。人活着,一口气最重要。

他从小梦想当漫画家,但因为父母都是医生,所以选了医学专业,大三开始接触三维动画,喜欢得不得了,所以转行。父亲意外去世后,母亲还是很支持饺子,靠着她的退休金,养着饺子的理想。他就这样“卧室-客厅-厕所”三点一线地深潜着创作,那时候,关心他的朋友留下一句话“好自为之”,他把这句话当成符一样警示自己。这种创作生活,我也经常经历,我闭关写作的也是如此,所以也能共情。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其实德不是什么道德伦理,最初,它是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那个光明。

80后现在是“最资深的年轻人”,快老还没老的时候,体力心力最强。他们引导下的年轻人,也是有觉醒的姿态的。哪吒2》告诉我们:仙不一定是好的,妖不一定是坏的,魔可以是正义的。这才是文化里面告诉我们的阴阳合一。只有承认自己不好,才能有真正的好。生命力才是最好的力量。

饺子说自己喜欢独处,他生活简单,原来话都说不利索,后来要为宣传电影参加活动,激活了机体这个口语表达的功能。他说原来如果成为一个药剂师也是一个好选择,人生就是走着走着,内心引导的路就走出来了。

独处才能养能量,交互起来都是课题,虽然能量有进有出,但是人事物情境,无一样不牵涉心和因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也有自己的运,很多事情都有量子纠缠感。比如饺子当年让团队的特效师画申公豹变身,特效师始终找不到感觉,饺子不满意,特效师便辞职了,最后饺子交给外包公司做,没想到正是特效师跳槽的公司。他笑称“让申公豹长毛就是他的命”。

饺子写人物也都是阴阳合一的,好的坏的,都混合到一起,其实所谓“本自具足”,意思就是好的坏的,都本就长在自己身上,潜能无限的。在创造《哪吒2》剧本的时候,他采集了观众的想法。于是深挖申公豹一家的故事,最熟悉的地方藏着我们漠视的真实和惊喜,让电影别开生面,申正道、申小豹的塑造,让申公豹的意难平,成为最骚动人心的东西。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我唯独喜欢自己的一点,就是仁至义尽后的无情无义”,这些台词都是为一个群体发声的力量。

饺子用十几年时间,逆天改命。半路出家,弃医从文的人历来很牛。他让我们认识到,任何的东西,都是一出来,三就应该存在了。所谓“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剧本、人物设计,配音指导、动作指导,他也能做。大制作都得依靠外界,但依靠不了的时候,能亲自上阵才是底气。哪吒的形象,他就画了100多个版本,里面还有向79版哪吒致敬的形象。

敖丙二叔、章鱼将军、魔镜和鼠老大这些形象都有他的影子。他对于创作的极致就在于对于小人物,也同样投注全心全意。为了一个镜头,他可以磨一年半。

39岁成名,45岁超越此前版本的自己,青春虽然易逝,大器终将晚成,读书是天命,创作更是天命。天命永远年轻。全身心投入,才是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他说团队里做动画的都是很闷的宅男,很多事情,不用语言争执沟通,就能解决,一个眼神自己领会,闷的人专心做事就行了,理通了事就成了。

他是研究者,我觉得这个年代,研究很重要,他看过上海美术制片厂全系列,宫崎骏全系列,押井守全系列,大友克洋全系列,迪士尼全系列,皮克斯全系列,老港片全系列,卡梅隆全系列,斯皮尔伯格全系列,每一个海报都是一个人画的。里面也能看出很多致敬的影子,当时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哪吒,都是艺术家们用剪纸剪出来的,也是一帧一帧的这种精神。真的令人惊叹啊。饺子在专心研究中国文化,所以才能在一部电影中融入那么多元素而不显得冗余。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听8岁的Joseph说,你听,这是侗族大歌,你听呼麦。

/// END ///

No.620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水姐

欢迎点看【水姐视频号】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