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BBA的机械感,雷克萨斯一直因为其低调内敛的东方哲学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特立独行之选。刚刚上市的雷克萨斯首款MPV——雷克萨斯LM就是集众多东方风味奢华元素于一身的全新旗舰。这款车官方建议指导价七座版本116.6万元,四座版146万,且都是LM300h车型。
它的售价,刷新了“面包车”的天花板高度。
这个价格算得上仇者快亲者痛:仇者释怀:一百多万买辆面包车妥妥的智商税;亲者埋怨:定价门槛低,买的人太多了就不显尊贵了。
作为神车,必须加价,至于加价多少?之前网上放出的价格七座要加65万,四座要加95万。
但是,这是一部埃尔法进化版,对于买或者不买的人来说,加不加价都不重要。
没有同级,没有对手
从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的亮相开始,雷克萨斯LM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说到它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它的小兄弟丰田埃尔法和威尔法。
长久以来,“面包车”是厢式乘用车的大类,曾经泛指黄大发松花江五菱宏光等发动机舱乘员舱后备厢都在一个面包形状壳子里的车,哪怕是高端一点的MPV在国内市场也始终被广泛认定“能坐人的面包车”,早些年还一度被特别区分称为“子弹头车”。
直到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们接触了香港文化,挖掘出港台明星的“保姆车”的价值的便利,才直接导致了挂两地牌照的丰田埃尔法&威尔法大热,伴随着这股风继续吹到内地纵深,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原来“面包车”也可以高端舒适有气质,MPV也可以卖得很贵。
香港街头的丰田埃尔法&威尔法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供应量有限,这两款车的终端价格不仅没有任何优惠,甚至还要在官方指导价的基础上再加10-20万,再加上本身的基础车价较高,入门动辄百万的它自然而然只能成为中资以上阶层的选择,备受“家里已经有奔驰S级”人群的亲睐。
这回,因为雷克萨斯LM的出现,MPV又被赋予了奢华二字,手握现金发售就要买的,恐怕并不在少数。
从2011年带有雷克萨斯设计语言的LF-GH概念车亮相之后伊始,雷克萨斯的设计非常有风格,几乎每个作品都能让人过目不忘,LM自然也是继续秉承了雷克萨斯的设计风格:家族式纺锤形的前进气格栅,车头两侧的灯组内部,带有三颗颗粒状灯源以及L型LED日间行车灯,回旋镖式的镀铬装饰件等等,脱胎于埃尔法,但又超越了埃尔法。
对于LM和埃尔法,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车标,因为LM车侧身和尾部就像是埃尔法的改款,除了细节装帧,区别都不是很值得一提。
LM就俩颜色
车色方面高端车一向颇为讲究,既要符合品牌气质,也需要璀璨夺目。与现阶段动辄双色车身恨不得全车所有部件颜色都不一样的车企惯用思路不同的是,雷克萨斯在LM级别上将简单做到了极致,LM全系车型也只有普通的黑色和白色两种车漆。
雷克萨斯LM将车身尺寸设定为长5040mm、宽1850mm、高1945mm,轴距达到了3000mm。对于一款旗舰级豪华MPV而言,雷克萨斯LM这样的尺寸保障了即使是自己驾车出行,也不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货车司机,在尺寸的拿捏上恐怕没有哪一款车型能够与之媲美,要是加上级别,那就完全没了对手。
内舱升级,奢华四座不再是轿车专利
相较于埃尔法的“保姆车”定位,雷克萨斯LM尤为注重自己的商务出行的要求。除了家庭用户喜闻乐见的七座隽雅版,它还推出了四座御世版,这款颇具新意的四座版本无疑成为了车系中最具魅力的车款。
长久以来四座布局一直是顶级旗舰车型的标配,在轿车上其风尤盛,因为后排乘客的私密性和专属感尊贵感都要更强,这点对于后排的重要性明显要高于前排MPV而言更是如此:也正因为有四座车型的加入,雷克萨斯LM才能算是顶级的豪华MPV。
雷克萨斯LM四座御世版四座的独立设计前后排分处独立空间,都有可调节座椅,为了照顾到后排商务需求以及彰显独特的产品特性,雷克萨斯LM四座御世版配备的私密屏窗,区隔前后排独立空间,电动升降并可变色据称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屏风。
在雷克萨斯LM里,后排乘客将坐享26英寸显示屏可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连接,并支持蓝光播放,配合马克莱文森特别打造的19扬声器音响系统和双层降噪玻璃,视觉听觉享受是够了。说到尊贵,可容纳2瓶香槟或葡萄酒的14升车载冰箱,细微之处的配置也让整个后排的舒适性和格调锦上添花。
动力不重要,毕竟不可能拿来跑山
雷克萨斯LM的动力系统搭载的是与埃尔法双擎相同的2.5升油电混合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34千瓦(182马力),峰值扭矩206牛米,匹配E-CVT变速箱,百公里油耗5.3升/100公里。同样配备的,还有电动四驱。
混动发动机及电子无级变速系统ECVT
的确,说动力并不是这款车所追求的一点都没错,但这并非妥协而是需要,毕竟这么大这么贵的一辆车,装个六缸都显得勉强及格。但相较汽油发动机而言,油电混动发动机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是保持行车的平顺性和稳定性,这才是它的核心诉求,至于油耗和经济性等混动车型的根本价值所在根本不重要,最多算是低碳环保人士的茶余饭后锦上添花的谈资。
但是它开起来怎样?窃以为它并不会比埃尔法好出多少,有过驾驶埃尔法的人都知道它开起来有不少问题:它的驾驶席坐姿用的是一套典型的小货车司机人机工程模型,它的转向一如既往的模糊且压根谈不上任何路感和操控可言,它的风噪控制能力同样称不上价钱,它的悬挂远不如雷克萨斯轿车那般均衡舒适。
LM的电动四驱系统
总结一下就是这车的驾驶性其实并不怎么样,或者说,它完全配不上这个价钱,埃尔法不配,LM更不配。
但是又能如何?在亚洲地区,比如日本、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与泰国等地,它就是一辆标准的保姆车,常去香港的朋友也知道在边界关口,它就是当拉人的营运小巴使的,在国内相当于专车,即便是现在的国内,埃尔法驾驶席上的出现司机的比例也在大幅增加。
那么,买它还值不值?
由于小弟埃尔法近乎疯狂的加价,LM在2019上海车展上一亮相之后大家最为关注的竟然是它的价格,至于造型配置比埃尔法进步了多少根本没人关心。经销商预售开始,雷克萨斯LM提车需要200万+的消息一度甚嚣尘上,谩骂的,戏谑的,围观的啥评论都有,但基本都是负面的。
如果你问我,雷克萨斯个116.6万元起的售价对于雷克萨斯LM这款车来说贵不贵?我的答案是:不贵。这个价格或许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挺贵,但是它对于那些想要购买高端豪华MPV的土豪们来说并不贵。
原因很简单,首先,在众多豪华汽车品牌中,雷克萨斯本就是小众异类。与主流的宝马、奔驰、奥迪等德系品牌豪华相比,雷克萨斯无论从品牌形象,还是产品格调都非常的与众不同,买一部雷克萨斯,足以车主特立独行眼光独到。
其次,它的小弟首先就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挂着丰田标的埃尔法官方售价为77.2万至85.6万元。而LM,它是雷克萨斯旗下的超豪华旗舰型MPV,它的用料、做工以及配置都对得起这个定位,更关键的是,对于一款雷克萨斯来说,它的品牌价值显然要比丰田高,所以在价格方面势必也要高:已经花了百万,我再多花三十万就把牛头标换成L标,何乐而不为?
最后,作为一款小弟有加价背景的高端豪华MPV来说,无论是116.6万元的七座版车型还是146.6万元的四座版车型都只是最为基础的价格,要想现在以这个价格拿车基本没什么希望,网上流传的LM加价图大概率是真实的市场状况:埃尔法在市面上平均加价都在20万元上下晃荡,何况这是雷克萨斯旗下的首款高端豪华MPV?
毕竟对于这类车而言,光环早就超越了车子价值本身。
我甚至敢打一块钱的赌:加价越多,LM的消费者越高兴,加得少了他们还会骂街。
因为对于这群不差钱的人来说,能在物质上找到身份认同感对他们而言远远比多花几十万块钱更加重要。
说说对手?表面上看,丰田埃尔法&威尔法都是雷克萨斯LM的对手,但裸车几十万的差价,加价之后百万以上的差价又使得他们之间的竞争并不那么真实。卖入LM的,大概率也会对埃尔法有偏见。
大胆预测一下,雷克萨斯LM上市之后如果供应有保障,埃尔法大概率会成为土豪们退而求其次的车型,一下子就掉到了鄙视链的底部,它的价值就会大幅缩水。
既然土豪都不要了,我们能平价买埃尔法的时间,或许不远了。
这个26寸电视真值钱[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