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200年乱伦史,生出一堆鞋拔子脸,最终葬送了整个王朝

君墨谈史书 2024-11-16 18:34:56

哈布斯堡200年乱伦史,生出一堆鞋拔子脸,最终葬送了整个王朝

世人皆知欧洲历史上最显赫的王室莫过于哈布斯堡家族,这个统治了欧洲数百年的庞大家族,其领土横跨欧亚美三大洲。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家族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秘密。16世纪起,为了所谓的"血统纯正",哈布斯堡家族开始实行严格的内部通婚制度。这一决定,最终酿成了历史上最为悲惨的皇室悲剧。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看似维护家族利益的规定,却成为了压垮这个庞大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制度,能让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皇室,在短短200年间就走向衰落?而那些与血统纯正息息相关的皇室成员们,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一、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之路

1020年的瑞士阿尔高地区,拉德博托伯爵在一座险峻的山岭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取名"哈布斯堡",意为"鹰之城"。谁能想到,这座建在悬崖上的城堡,竟成为了日后欧洲最强大王朝的发源地。

当时的哈布斯堡家族不过是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个小贵族,连同其他诸侯一样,为了扩张势力而不断争战。直到1273年,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那一年,德意志诸侯会议上,没有一个强大的候选人愿意接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

在经过反复商议后,诸侯们将目光投向了这位看似毫不起眼的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他们认为,这位来自偏远山区的贵族,既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缺乏广阔的领地,必定会成为一个容易控制的傀儡皇帝。

然而,鲁道夫的政治智慧远超众人想象。在加冕典礼的当天,他就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政治联姻。他的长女克莱门特嫁给了上巴伐利亚公爵路德维希二世,次女马特希尔德嫁给了图林根统治者,而小女儿则许配给了萨克森公爵。

1276年,鲁道夫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他向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宣战,这位曾经的政敌掌控着奥地利、施蒂里亚等重要领地。在杜恩克鲁特战役中,鲁道夫凭借出色的战术指挥,击败了实力更强的奥托卡二世。

战后,鲁道夫并未赶尽杀绝。相反,他主动提出与奥托卡二世的后代联姻。他将自己的女儿古塔嫁给了奥托卡二世的儿子,同时让自己的儿子鲁道夫迎娶了奥托卡二世的女儿。这一系列联姻不仅确保了和平,更为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奥地利公国的统治权。

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开始了他们"以婚姻代替战争"的扩张策略。1282年,鲁道夫将奥地利和施蒂里亚两个公国分封给自己的儿子阿尔布雷希特和鲁道夫。这一决定为哈布斯堡家族在多瑙河流域建立稳固统治奠定了基础。

短短几十年间,这个来自瑞士山区的小贵族家庭,通过一系列精明的政治婚姻,成功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中欧地区。正如当时流传的一句话:"让别人去打仗吧,幸福的奥地利啊,你只管结婚。"

二、联姻带来的黄金时代

1477年1月5日,勃艮第公爵查理·勇敢者在南锡战役中战死。这位曾经叱咤欧洲的霸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产:富可敌国的勃艮第公国。而这笔遗产的继承人,是他唯一的女儿玛丽。

各国权贵蜂拥而至,希望能够通过联姻获得这个富庶之地。在众多追求者中,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成功脱颖而出。这场婚姻不仅为哈布斯堡家族带来了勃艮第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尼德兰这个欧洲最富有的地区。

马克西米利安与玛丽的儿子菲利普一世延续了父辈的联姻传统。1496年,他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女儿胡安娜完婚。这场婚姻让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进入伊比利亚半岛的机会。

1516年,查理五世继承了西班牙王位。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通过复杂的家族联姻关系,成为了历史上统治范围最广的君主之一。他的领土包括了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尼德兰、德意志诸邦,甚至远至美洲的殖民地。

在查理五世统治期间,"日不落帝国"的威名远播。1519年,他又从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手中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至此,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查理五世深谙家族联姻之道。他将自己的姐姐埃莉诺嫁给了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妹妹伊莎贝拉嫁给了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另一个妹妹玛丽嫁给了匈牙利国王路易二世。这些婚姻为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扩张打开了新的局面。

1526年的莫哈赤战役中,匈牙利国王路易二世战死。由于此前的联姻安排,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位。这使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中欧东部。

在美洲,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和皮萨罗的远征,为哈布斯堡家族带来了数不尽的白银和黄金。每年,满载珍宝的商船从美洲驶向欧洲,为这个庞大帝国输送着财富。

查理五世统治时期,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从维也纳到马德里,从布鲁塞尔到墨西哥城,从米兰到利马,都能看到哈布斯堡双头鹰徽章的影子。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帝国在这位皇帝手中成型。

然而,如此庞大的帝国也带来了巨大的统治压力。1556年,查理五世不得不将帝国一分为二: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哈布斯堡领地,而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则继承了西班牙、尼德兰和意大利领地。这一分割虽然暂时缓解了统治压力,却也为日后家族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三、近亲通婚的恶果初显

1578年,在一场盛大的婚礼上,奥地利大公查理二世迎娶了自己的侄女玛利亚。这场婚姻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因为在哈布斯堡家族中,叔侄通婚已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这对新人的结合,却为家族带来了致命的基因缺陷。

他们的女儿玛利亚·安娜在1611年嫁给了自己的堂兄弟斐迪南二世。这对夫妇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斐迪南三世。斐迪南三世则娶了自己的另一位堂姐玛利亚·安娜。如此反复的近亲通婚,使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基因池越来越小。

1657年,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婚礼在维也纳举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迎娶了自己的表妹玛格丽特·特蕾莎。这位新娘不仅是他的表妹,同时也是他的侄女。在场的宾客中,许多人都注意到新娘那突出的下巴,这正是哈布斯堡下颌的典型特征。

利奥波德一世和玛格丽特·特蕾莎的四个孩子中,只有一个活到成年。这个幸存的孩子就是约瑟夫一世,他的下颌畸形更加明显。约瑟夫一世后来也和自己的表姐威廉明娜·阿玛利亚结婚,但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未能活过童年。

在西班牙分支,情况更为严重。1661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将自己的女儿玛丽安娜嫁给了自己的侄子利奥波德一世。这对夫妇生下的查理二世,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近亲通婚最为悲惨的牺牲品。

查理二世从出生起就带有严重的畸形。他的下巴极度突出,以至于无法正常咀嚼食物。他的舌头过大,说话含糊不清。更为严重的是,他的身体虚弱到极点,经常卧病在床。宫廷医生们为他开具了各种奇特的药方,包括用黄金粉末制成的药剂,但收效甚微。

1679年的一份外交报告中,法国驻马德里大使这样描述查理二世:"这位国王身材矮小,面色苍白,头部过大,下巴突出得令人惊讶。他走路时步伐蹒跚,说话时口齿不清,很难让人理解他在说什么。"

查理二世先后与两位王后结婚,但都未能生育子嗣。1700年,这位最后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人在马德里去世,年仅39岁。他的死亡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终结,更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在他死前的几个月,查理二世曾对他的私人医生说:"我被诅咒了,因为我的祖先们违背了自然法则。"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哈布斯堡家族近亲通婚带来的深重灾难。据后世医学研究统计,查理二世的基因近亲系数高达0.254,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兄妹结合所生子女的基因近亲系数。

四、王朝的衰落与挣扎

1700年查理二世去世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走向终结,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仍在苦苦挣扎。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因天花去世,其弟查理六世继承王位。查理六世面临着与兄长相同的困境:缺乏男性继承人。

为确保王位顺利传承,查理六世于1713年颁布《实用条例》,允许女性继承王位。这份文件的出台打破了哈布斯堡家族延续数百年的继承传统。1717年,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出生,成为了这项新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1736年,玛丽亚·特蕾莎与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完婚。这场婚姻开创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为家族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当查理六世于1740年突然去世时,欧洲各国并未遵守《实用条例》,而是纷纷对哈布斯堡领地提出领土要求。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首先发难,入侵西里西亚。萨克森选帝侯、巴伐利亚选帝侯也相继对波西米亚提出要求。法国则支持巴伐利亚选帝侯查理·阿尔布雷希特争夺皇位。一场旷日持久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就此爆发。

在战争最艰难的时期,玛丽亚·特蕾莎前往匈牙利寻求支持。在普雷斯堡议会上,匈牙利贵族们高呼"为我们的女王玛丽亚·特蕾莎效死!"这一幕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场景之一。

经过八年的战争,1748年的亚琛和约最终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莎的统治地位。虽然失去了西里西亚,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保住了大部分领土。玛丽亚·特蕾莎和弗朗茨一世生育了16个子女,其中包括后来的皇帝约瑟夫二世和利奥波德二世。

约瑟夫二世继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将帝国现代化。他废除了农奴制,推行宗教宽容政策,改革司法制度。然而,这些激进的改革却引发了贵族和教会的强烈反对。当他于1790年去世时,许多改革措施都被迫取消。

1792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政局急剧动荡。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在拿破仑战争中遭受重创。1806年,在拿破仑的压力下,弗朗茨二世被迫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改称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

1809年,法军攻占维也纳,这是自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城以来,维也纳首次被外敌占领。为求和平,哈布斯堡-洛林王朝不得不将玛丽·路易斯公主嫁给拿破仑。这次政治联姻虽然屈辱,却为王朝赢得了喘息之机。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定了欧洲版图。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虽然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权,但获得了威尼斯和伦巴第等意大利领地,暂时稳定了统治局面。然而,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使得这个多民族帝国的统治基础日益动摇。

五、帝国的终结

1848年,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奥地利帝国内部各民族的独立诉求日益强烈。匈牙利人率先发动起义,要求建立独立的匈牙利王国。年轻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不得不求助于俄国沙皇镇压匈牙利起义。

1859年,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奥地利帝国在马真塔和索尔费里诺战役中连续败北,被迫放弃伦巴第地区。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军队在萨多瓦战役中遭遇惨败,被迫退出德意志联邦。这场战争的失败导致1867年奥匈帝国的建立。

这一时期,哈布斯堡王室的婚姻悲剧接连不断。1867年,弗朗茨·约瑟夫的弟弟马克西米利安在墨西哥被处决。1889年,皇太子鲁道夫与情人在迈尔林狩猎行宫自杀。1898年,皇后伊丽莎白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杀。

进入20世纪,奥匈帝国的统治根基进一步动摇。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引发巴尔干危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抗不断加剧。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约瑟夫的侄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战争期间,奥匈帝国军队在多条战线作战,伤亡惨重。1916年11月21日,经历了漫长统治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维也纳美泉宫去世。他的继任者查理一世试图挽救帝国,但为时已晚。

1918年10月,随着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迅速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新兴国家纷纷独立。11月11日,查理一世被迫放弃政务,三天后宣布退位。这位最后的哈布斯堡君主带着家人流亡瑞士,后又辗转到葡萄牙属地马德拉岛,于1922年在那里去世。

1919年,《圣日耳曼条约》正式宣告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成为一个小型内陆共和国,人口仅剩六百多万。这份条约还特别规定,禁止哈布斯堡家族成员返回奥地利,永久剥夺其政治权利。

退位后的查理一世曾两次尝试恢复匈牙利王位,但均以失败告终。1921年,匈牙利国会通过法案,正式废除哈布斯堡王朝对匈牙利的统治权。至此,这个统治欧洲近四个世纪的王朝彻底失去了政治权力。

经过漫长的法律斗争,直到1966年,奥地利政府才允许已故查理一世的遗体从马德拉岛运回奥地利安葬。他的棺椁被安置在下奥地利州的辛奇施泰滕修道院,与其他哈布斯堡家族成员一起长眠于此。而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王朝,只在维也纳的美泉宫、霍夫堡宫等建筑中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