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导演弃医从影,啃老3年半换80亿票房: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这么追梦!

简宁心理 2025-02-11 00:29:03

大家好呀!我是简宁。

有朋友发给我知乎热榜上的一个帖子:为什么很多人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却能坚持多年,背后是「逃避改变的恐惧」还是「职业观的成熟」?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都破80亿了!导演饺子,当年可是学医的,他愣是憋着一股劲儿,宅家啃老三年半,把动画梦给“熬”出来了!

可再看看我自己…每天996,对着电脑敲代码,敲得我头昏眼花,颈椎咔咔响。梦想?早被房贷、车贷、奶粉钱压得喘不过气了!”

他一边跟我吐槽,一边问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逃避改变的恐惧?职业观成熟?我想,那些坚持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的人,占这两个因素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吧,背后的考虑还是复杂的,或许更多的是心酸和无奈。

01"梦想"?先填饱肚子再说!

谁年轻的时候没做过几个梦呢?

想当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想当个妙笔生花的作家,想开着房车环游世界…

可很多时候,现实总能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房租要交吧?

房贷要还吧?

孩子的兴趣课还等着你交呢!

这时候,啥梦想都得靠边站,先找个能发工资的活儿才是正经事!

“创业了,欠了一屁股债。现在只能给别人打工,落差再大也得忍着。我得给家里一个交代啊!”

当生存都成了问题,谁还顾得上喜不喜欢?先活下去才是王道!

心理学上有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什么“自我实现”,在“生存需求”这座大山面前,其他都是浮云!

02怕的不是辞职,是辞职后的雪崩

有个朋友,38岁,典型的“中年危机”。

他跟我吐槽:“每天上班都跟上坟一样,但辞职换个工作?想都不敢想!房贷、车贷、孩子…哪一样不要钱?老婆的公司经营出了问题,已经快一年没发工资了,我再不干,全家都得喝西北风!”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

房贷每月6000+

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3000

父母常年身体不好,药不能停…

他要是敢辞职,就像拆炸弹一样,剪错一根线,全家都得跟着“BOOM”!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喜欢这份工作就换另一个那么简单。

对于很多上有老下有小又无人托底的中年人来说,辞职追梦,就等于亲手斩断全家的经济命脉!

再说了,换工作这件事情本身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万一新工作更坑呢?万一找不到工作呢?谁知道前面是鲜花还是陷阱?

而且,在一个行业里混久了,经验、技能、人脉都攒了一堆,这就是我们一路打拼下来的“资本”啊!转行?那不是得从头再来?

我们普通人,真的输不起啊!

03活成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过年回家,最怕亲戚问啥?

“还在原来的单位上班吧?真稳定!”

很多时候,你明明已经厌倦了现在的工作,却还要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是啊是啊,挺好的。”

没办法,社会给“稳定工作”贴上了金光闪闪的标签:

公务员

教师

国企职工…

好像你换个工作,就成了“不务正业”、“不靠谱”的代名词。毕竟,现如今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难!

更何况,你心目中不喜欢的工作,是多少人拼了命也想去争取的,也是你从千军万马中闯进去才抢到的。

为了所谓的“体面”,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面子,为了证明你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你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

再说了,“这工作虽然不喜欢,但稳定啊!”“工资不高,但轻松啊!”

为了让自己好受点,有时候自己给自己找补点理由,这日子也就过得下去了。

04一边工作一边在给梦想蓄力呢!

你以为,所有人都彻底认命了吗?

我见过深夜偷偷写小说的服务员,也见过下班后跑外卖的程序员,偷偷听编程课。

成年人的梦想,都是见缝插针的——就像开在石头缝里的野花,并没有完全向生活低头!

毕竟,像饺子导演那样,能有家人支持和托底,能坚持追梦的,又有几个呢?

更多的人,父母可能正等着你寄钱买药,孩子下个月还要交补习费。

我们不是不想追梦,而是我们自己倒下了,身后的人也会跟着摔倒。

而且,有些人,他就是能干好现在的工作,哪怕不喜欢,他能在这个领域混出名堂,那他就接着干呗。

只是,一边坚持干着,一边也在准备着,寻找新的机会。

05给不得不坚持的你,一些小建议

(1)接纳现实,但不放弃希望

承认自己目前的处境,但不代表要放弃对未来的期待。现在的你,虽然还没有勇敢追梦的底气,但你依然可以为之准备。

别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以后”,现在就开始行动。学点新技能、考个证、发展个副业……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也比原地踏步强。

(2)别怕丢人,多跟人交流

跟同行聊聊,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跟朋友聊聊,吐槽一下心里的苦闷;跟前辈聊聊,取取经。说不定,哪句话就点醒了你。

(3)寻找工作中的“小确幸”

即使不喜欢这份工作,也可以尝试从中找到一些乐趣或成就感,比如完成一个项目、帮助一个客户等,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4)关注身心健康

无论多忙,都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5)找到你所做事情的意义感

心理学有个意义疗法,核心就是,找到你所做事情的意义感。哪怕是再不喜欢的工作,也试着去挖掘它对你,对家人,甚至对社会的意义。

意义感能帮你对抗无聊和痛苦。

(6)给自己设定“止损点”

如果这份工作真的让你痛苦不堪,甚至影响到了身心健康,那就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比如一年、两年。到了期限,如果情况还是没有改善,那就果断放手。

写在最后

很多人坚持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许他只是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换家人稍微喜欢一点的生活。

他们的忍耐,不是懦弱,而是把“自由”这两个字嚼碎了,拌在了柴米油盐里。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残酷,却也真实。

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还可以怎么调整呢?

也许,我们可以停下来,好好想想…

0 阅读:1

简宁心理

简介:用心理学解读人性,写暖心文字疗愈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