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这个名字在音频届早已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存在。关于这个名字的背后还有一段颇为复杂的历史,但如今市面上最为成功的「原道」,无疑是NICEHCK打造的版本。凭借9.9元的超低廉价格以及还算不错的声音表现,始终占据着50元以下有线耳机市场的一片天地。无论是耳机发烧友圈内,还是数码爱好者,或多或少都听过那句广为流传的调侃,和那张戴着大奥流泪,旁边摆着一个原道,下面一句——“早知道,还是原道”的经典梗图。暂且不说只要一杯蜜雪冰城价格的原道音质究竟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营销策略上绝对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然而,低价市场的成功也让NICEHCK面临品牌惯性认知的挑战;而且许多消费者虽然熟知「原道」,但甚至未必了解NICEHCK这一品牌。即便是已经了解的发烧友,也因为其产品的平均价格多为集中在200元以下,因此将其视为一个主打低价位的品牌,而非具备高端产品竞争力的音频厂商。这种惯性认知无形之中会成为品牌发展的天花板。而随着品牌规模的扩大,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后,如何成功跃升至高端领域,成为品牌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但想要打破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印象,并非易事。国产手机品牌在过去十余年间的成长历程,已经给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答案。硬件“堆料”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但真正的高端产品往往更在于设计、工艺、用户体验以及最重要的「原创性」。
高性价比的“堆料”产品往往可以成为品牌价位上探的跳板之一。在此之前,NICEHCK就推出过诸如凌云、喜马拉雅这些1k-2k价位的入耳式耳机。而近期NICEHCK 又推出了NX8,采用一圈六铁一压电的单边八单元配置,价格仅 1249 元,成为在千元出头价位入耳式耳机一个绕不开的、颇具竞争力的选择。然而,平头塞作为 NICEHCK 的老本行,一款能树立品牌形象,展示技术实力的高端平头塞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早在 2021 年,NICEHCK 就曾发布过 EBX21,这款耳机在当时被定位为品牌最顶级的平头塞,售价 1299 元,也被烧友们誉为“原道王”。
EBX21更因得到了小岛秀夫的青睐,而让其在千元级平头塞市场成为焦点。而刚刚新推出的EBX25Ti作为EBX21的进阶产品,进行了更细致的优化和升级,无论是在单元技术、声音调校,还是做工细节上,都更具备了高端产品的风范。
EBX25Ti 的包装设计还是要给个好评的。尽管 NICEHCK 在一些低价位产品上喜欢搞搞二次元小人,但在旗舰级产品上,还是能够在细节打磨、质感塑造和开箱体验方面下足功夫,呈现出足够的高级感和仪式感。整个包装的体积较大,采用抽屉式盒装设计,内部层层收纳了耳机以及众多实用的小配件。
平头塞由于其结构特性,想要在外观上做出点花样并不容易。EBX25Ti 的外观设计虽然延续了 EBX21 的基础框架,但在细节部分进行了微调,在耳机柄上没有了EBX21那种棱角,改为更加顺滑的过渡,在耳机在接上线后,一体感相比EBX21更强了,母座衔接几乎一体,整体在观感上甚至不像是一款可换线的耳机。但细看还是能看出在衔接处留了一条不大的缝隙,方便用户插拔线材。母座采用 MMCX 设计,并配备了一个专用的夹具,能靠这个夹子能轻松拆卸。
顾名思义,EBX25Ti 的 "Ti" 代表其外壳采用了钛合金材质,整个单元还是非常有分量感的,哑光处理的外壳不管是佩戴还是摸上去都很细腻。当然,NICEHCK 也并非第一次在耳机上采用钛合金外壳,早在 Himalaya喜马拉雅这款产品上就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材质设计。
无论是耐用性上还是声音上,钛合金壳子都有其独特优点。目前,EBX25Ti 仅提供全黑色版本,在壳体一侧的字体显露出淡淡的暖银的钛原色,再与黑色编织线和金属五金件相搭配,整体设计的一体感较强。只不过我其实更喜欢之前在展会上看到的钛原色版本的工程机,金属质感更加明显,观感也更具辨识度。
平头塞的佩戴方式对声音会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又来自两方面:一是与耳朵的契合度,二是配件的使用。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听感表现。之前我和几位烧友分享一些平头塞时,发现有的平头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戴的好,很大程度上依赖耳型,尤其是耳甲腔这块部分如果耳机与耳甲腔的贴合度不理想,佩戴角度稍有偏移,或者头部轻微晃动,都会影响耳机声音的指向性,进而导致声音不够稳定。而EBX25Ti 在模具设计方面就优化调整的不错。我让不少朋友尝试佩戴,几乎没有遇到很明显的贴合问题,佩戴稳固度相对理想。
如果耳甲偏大的话,为了进一步提高佩戴稳定性,那平头塞的棉圈、胶圈等配件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EBX25Ti里就配备了实心海绵、空心海绵圈以及硅胶圈三种配件。如果想要在佩戴上进一步的稳定,甚至还可以用胶圈加实心海绵的组合。
虽然平头塞不像入耳式耳机那样依赖硅胶套形成密闭环境,但棉圈、胶圈的作用本质上也可以是调音的一部分。按照经验来讲,空心海绵圈对于大多数平头塞而言在听感和佩戴上都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在把三种配件我都试了一遍后,确实如此。EBX25Ti搭配的空心海绵圈相比我以前用过的一些在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上都高很多。在声音上,相比起直接佩戴裸塞,能有效的增强了低频量感和凝聚力,提高整体的立体和饱满感,同时又不会像完全封闭海绵那样抑制中高频的通透度,导致整个结像模糊很多。而胶圈虽然在佩戴稳定性和声音的扎实度确实有所提升,但明显会限制声音的空间感,尤其是压缩了整个声场的层次感,让结像显得太紧凑,少了自然的扩散感。这种影响在一些流行乐上可能不太明显,但对于强调声场宽松度和空气感的曲目来说,这个胶圈还是有些不太合适。因此,我的听感评价也更多是基于用空心海绵圈的。
在如今的平头塞产品里,依靠“糊糊乐”的调音方式已经立不住脚了,足够过硬的声音素质表现是高端产品的基础。EBX25Ti 采用 14.2mm 进口复合球顶镀铍振膜动圈单元,如果用裸塞方式听的话,是可以从它中高频的那种扎实的刚性、充沛的信息量以及不错的瞬态体现出这颗动圈的素质。当然,和所有采用金属振膜的动圈耳机一样,EBX25Ti最好煲机一段时间,声音会慢慢变得稍宽松和柔和一些,低频的质感也会显得更佳自然。
EBX25Ti 的调音风格依然符合我对高素质平头塞的传统认知——干净、清透、明亮。虽然以中高频的营造为核心,但低频的存在感依然足够,并不会显得轻浮,确保了三频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整体调音的取向选择了一种稳定、完成度较高的方式,属于偏直白的听感类型,没有过多染色,声音均衡克制,声场布局呈现出圆球形布局,空间感良好,结像定位精准,扩散自然,使得声音既开阔又具备足够的聚焦力。
而EXB25Ti最抓耳的地方无疑是它的人声表现。其人声距离相对贴脸,但结像大小和形体的控制都很到位,不是那种糊脸的人声。唇齿和气音是尤为清晰,整个声音的能量也是偏向中高频一些的,这也是EXB25Ti声音稍显亮丽的原因。但因为密度和厚度足够,它并不会带来太强烈的刺激感。而在中空海绵圈下的加持,整个听感也进一步变得更为平滑,同时也保持了人声吞吐的细节的丰富,使得人声更具感染力,而不是单纯依赖中高频的亮度去博取听感。EXB25Ti的人声还是会有一点点纤细感的,并不是那种醇厚的人声表现,因此EXB25Ti对女声的适配性会更高一些,能展现出更为柔和细腻的表现力。
而真正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反倒不是人声本身,而是在人声突出的情况下,背景层次的梳理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准。许多传统老平头塞在调音上往往倾向于极力突出中频人声,并通过加强中高频亮度去博得听感上的“清晰”。然而这种方式通常会导致两端延展不够扎实,在大编制场景下,结像的凝聚力、声音定位的精准度都会露怯,使得整体听感略显扁平。EBX25Ti 在这方面的表现颇为稳健,它并没有盲目的去拔高亮度,而是在展现丰富细节的同时,仍能保持足够的顺滑度,是一种十分从容且自信的表现。
也因此在器乐演绎上,EBX25Ti也有不错的优势。高频部分保留了一定的线条感,在层次梳理足够清晰的前提下,泛音的质感得到了良好的展现。尤其是在管弦乐演绎时,中高频所带有的些许金属感反而成为一种加分项,使得弦乐器的光泽度更加突出,细节表现更加真实。高频至极高频部分,EBX25Ti 延续了整体稳定的调音风格,经过细致打磨后呈现出较为平滑的滚降,同时也保留了足够的信息量,因此在电吉他的琶音、小提琴的快速拉奏等复杂动态场景下,依然能够保持出色的解析力和控制力。
对于平头塞的低频表现,一些人可能还停留在那种要么量感太少,要么多而糊的在刻板印象。然而实际上随着动圈单元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平头塞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素质来优化低频表现,合理的调音策略也让低频不再是短板。EBX25Ti 的低频风格选择的是偏向收放干脆、节奏紧凑的类型,因此整体听感是更加快速、灵动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的弹性,并且细节的展现也颇为清晰。它并非轰鸣式的气势感的取向,而是更倾向于轻快、自然,在三频之间起到了良好平衡的作用,使三频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如果在裸塞状态下聆听,低频的量感损失还是会较为明显,导致下潜不足,较难形成完整的低频包围感。而在佩戴中空海绵套后,低频的质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留,并且适度增强了一些量感、弥散与蓬松感,让低频更加自然地融入整个声音结构,是非常正向的提升。
从纸面数据上来看,EBX25Ti为32Ω阻抗, 117dB/mW灵敏度,不论是参数上来看,还是实际的驱动起来,EBX25Ti对前端的要求并不算很高,是很容易驱动的,即便搭配个小尾巴也能获得非常不错的声音表现。而搭配更好的随身播放器,对 EBX25Ti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场层次感的梳理,以及人声距离感的优化,再有就是提高中高频的质感。 EBX25Ti 本身的解析力和声音素质已经足够优秀,加之稍偏直白的风格,因此,搭配时更多可以考虑一些提供更多氛围感的前端,比如凯音N3Ultra。如果主要听器乐的话,可以选择中正且框架感和控制力好一些的前端,比如七彩虹M2。至于平头塞上台这种玩法,随着动圈单元技术的进步,如今的平头塞在易驱性和素质之间已经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使得这种玩法虽可行,但实际上并无太多必要。而且对于 EBX25Ti 来说,并不建议这种力大砖飞的方法,这种搭配反而会让EBX25Ti的声音有些生硬粗糙。
平头塞想做出差异化向来不容易,更何况高端的平头塞本身就少,能做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EBX25Ti 可以说是 NICEHCK 在平头塞产品上一次对自己的超越,相比之前的EBX21拥有更高的完成度,在细节上也打磨得更加到位,是目前NICEHCK品牌的技术力以及审美水平的展示。 2000 元有找的定价对于这款产品来讲,我认为也并不忘高性价比的初心,而且也填补了这个价位长时间的产品空缺。无论是质感、调音还是整体的使用体验,都能感受到NICEHCK的诚意。在找一款偏器乐和人声,调音稳、素质高、适合长时间听的耳塞的话,无论是否是平头塞爱好者,我认为EBX25Ti都是值得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