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青山远黛的「蓝」,烟雨朦胧的「绿」,夜黑风高的「秘」,如烟、如画、如岚。”这是达音科在描述自家旗舰平板耳机「岚」时用到的词句。形如岚,声亦如岚,仅用“岚”这一种意向,便足以概括这副耳机的外观、使用体验和声音特点,真正实现“声形合一”。原因无他,“岚”所蕴含的东方美学讲究阴阳相生,刚柔并济。它的高频犹如一缕清风在山间掠过,夹带着瞬息万变的信息,却未乱了章法;中频如同深山密林般绵延不绝,森然有序且不失缜密从容;低频在需要展现磅礴气势时,动态犹如火焰般喷薄而出,鼓点音色却又如同山峦一样扎实、稳健,且不乏清晰的空间混响。为瞬息变化的高频赋予水润、自然的感觉,为中频的丰富细节做好层次感的区分,为力量感十足的低频赋予稳健且舒展的音色,这些都是达音科「岚」的声音特点,也是高端旗舰平板耳机必备的基本素质。
「岚」外包装上的“VGP 2025金牌”标识,同样印证了这副耳机的含金量。耳机收纳盒采用经典的皮质加烫印LOGO工艺,盒内则铺有一层触感柔滑的丝绸。为了尽可能兼容烧友手中的前端设备,耳机随机附送了两条高质量线材,分别配备6.35mm单端与4芯XLR平衡插头。每根线材采用424支古河二次提炼单晶铜制成,整线与分线均采取同轴编织结构,以降低趋肤效应并减少信号损耗。此外,线材表面还包裹了一层避震尼龙层,进一步屏蔽外界干扰。两条线材的长度均为3米,便于搭配台式音频系统。
形如岚
为了让耳机的外观造型尽量贴合“如烟、如画”般的意境,达音科「岚」采用了水墨丹青中常见的“墨绿色”为主色调。在光线的照射下,「岚」的耳罩外沿呈青绿色。暗光部分则是由三角形的蚀刻纹路相间排布而成的阵列,颇像是山中齐整的古树;而当光线暗淡下来时,耳机的头梁、转轴、外耳罩表面则呈现出以黑灰色为主的金属喷砂质感。耳罩中心处的滤网和支架更像是一滴水落入了湖中央,激起阵阵涟漪。耳罩外沿由金属雕刻出的凌厉线条与中心泛起的水波互相呼应,一刚一柔,一静一动。这些元素通过东方美学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见其形,如闻其声。
「岚」的佩戴经历了多轮的调整与验证。精心调整过的头梁夹角尺寸,让不同头形用户皆可实现长时间的舒适佩戴。宽大的真皮头梁带既提供了柔软舒适的触感,也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分散耳机的重量。为提升舒适度,「岚」的内侧耳罩还特地采用Nappa皮质包裹,与真皮材质相比更为柔软细腻。内衬则布满了透气与调音用的小孔和花纹,有效降低长时间佩戴闷热感的同时,还使声音变得更为通透、自然。此外,「岚」的头梁转轴可动角度也要比国外的部分平板耳机大一些。支架部分更是轻巧了不少,可有效中和单元本身的重量。
而达音科在设计「岚」的发声单元时,同样将“阴阳平衡”的东方美学贯彻到底。通常,平板耳机为了方便磁路设计,往往会选择把磁铁完全放置在一边驱动振膜,但如此一来,振膜的回弹完全依靠自身的刚性,刚性产生的回弹力还会与电流生成的驱动力相冲突,令耳机产生失真。所以「岚」在振膜的正反两面各自设置了一套磁铁矩阵,组成了推挽式的结构。不仅增大了振膜的行程,强化其动态表现,而且大大减小了牵引力与回复力之间的冲突,使得一些微小的音频信号得以被保留下来。
俗话说“刚则易折”,对于平板振膜来说,刚性过强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保留足够的弹性和韧性才有助于「岚」在便携前端下的发挥。然而市面上并不存在刚性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且足够轻薄的材料。于是,达音科想到了将刚性层、弹性层,以及阻尼层三种不同的材质贴合在一起,让它们各司其职。最终得到了一张质地轻盈、响应迅捷、还原精准且寿命持久的振膜。
另一个困扰平板耳机许久的难题则是它的低频动态。由于平板振膜需要通过粘附在它身上的电路来带动整张振膜振动发声,而电路板的延展性几乎为零,所以振动时的极限行程相较于动圈的软悬边盆架结构小了不少。而振膜大幅度的振动不仅会带来像音箱一样推动空气的感觉,也会令低频下潜变得更深,低频音色也更为饱满厚实。于是达音科减小了驱动电路的面积,让振膜拥有更多施展弹性的空间,去做出更大的振动行程。所以「岚」的低频听起来更接近动圈耳塞。又因为双面磁路以及复合振膜的存在,这使得低频声部听起来足够清晰,且定位精准。
声亦如岚
当疾风骤雨与巍峨的山川并立于同一幅画卷,岚的意象早已超脱具体的样貌,触及东方美学的核心命题:阴阳平衡,动静相宜,借势而行。无论是乐理中的运用,还是前文提到的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风林火山”的行军理念,无不蕴含着这种相生相对的朴素哲理。
其疾如风
初次聆听达音科岚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它迅捷、细致、完整的高频声部。如疾风一般,呼啸而过。在岚身上,我听到了镲片从被敲响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泛音完全散去的整段音色,如同亲身坐在架子鼓近前,凝神屏息地倾听金属的碰撞。不同于中低频稍显迟滞的音节,镲片的音色要明亮得多,变化也更快,尽显金属的光泽与质感,因此非常考验振膜的响应速度。
而且这段高音由于衰减自然,过渡流畅,没有刻意的加重力度或延长泛音留存时间,所以听起来并不刺激。只要前端的控制力足够强,便可以很好地把控其中尺度。
通常我们听到的扁平声场多源自高声部的空间混响信息缺失,导致它们与中低声部的结像位于同一平面上。达音科「岚」则拥有清晰的高音纵深,只要稍加留意,便能感知到位于架子鼓上方的镲片、处在乐团中后排的三角铁与钢片琴,或是从某个方向传来的单簧管、小号、短笛等中高频乐器明亮的泛音,既给人以微观上的享受,又呈现宏观的声场层次。
其徐如林
阴阳辩证之道也体现在「岚」的中频上。这副耳机的中频细节最为丰富,毕竟身为平板耳机,解析力是它的强项。「岚」的出彩之处在于,只要音源和前端满足要求,从乐曲中挑出任意一段旋律,或是任何一种乐器,全程都可以听到它们细致、舒展的音色。无论它们是主旋律,还是伴随在主旋律周围的点缀;无论是曲子中主要的乐器,还是负责渲染氛围的次要乐器,只要录音时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岚」回放起来都会呈现出它们原本的样子。
关键是「岚」还原出来的细节虽然多,却一点也不杂乱,显得很有章法。犹如排列整齐、疏密有致的树林,或是井然有序、稳步前行的行军阵列。人声与乐器各自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彼此交错排列,互不影响。而所有的条理,都是作曲家遵循乐理精心设计过的,这些元素有机地汇聚成了整首歌,如同笔墨丹青下的山水一般,令人纵览全局时,显现出颇具东方神韵的和谐之美。
侵略如火
用“青出于蓝”来形容达音科「岚」的低频部分并不为过。它拥有比肩动圈耳机的自然音色。跟那些故意模仿动圈、结果却做成绵软暖糊听感的入门平板不同,「岚」对鼓声、贝斯、低音提琴、圆号等低频乐器的响应非常迅速。它能够准确捕捉到这些乐器细微的音色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局限于音节本身——大多数低频乐器除了琴弦、薄膜、出音管等发声器件外,还有大量音色通过腔体与管身的共鸣产生。「岚」对这部分的诠释尤为精细,通过声音将它们在现实中的质感悉数展现。于舒缓中见迅捷,在长音中捕捉瞬息变化,正是旗舰平板耳机必备的声音素质。
当需要表现乐曲中的力量与气势时,「岚」迸发出来的能量与动圈大耳相比也不遑多让,如同燎原烈火般瞬间喷薄而出。若聆听以鼓声为主题的曲子,便会感受到:伴随奋力敲击的鼓点,阵阵涌动的气流扑面而来。且针对鼓声力度、节奏以及变化细节的把控,「岚」相比大多数动圈耳机还要更为细致。
不动如山
然而尽管这副耳机在表现鼓声时显得势大力沉,但这些鼓点并不会干扰到中高频其他乐器以及人声的演绎。「岚」不同于一般平板耳机的地方在于,它还会把整个低频声部甚至每一面鼓利用空间混响划分开来。与置身现场时听到的声音一致,打击类乐器总是放在其他乐器、歌手的一边,拉开一段距离,「岚」则会把这段距离感清晰地再现出来。当位置感交代得足够清晰,这些打击乐就会像群山一般矗立在原地,任凭此时乐曲当中的气氛多么热烈,它们的空间定位也断不会有丝毫改变。
虽说达音科「岚」有着过硬的声音素质,但它既没有做出任何针对性的调音,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音染,力求用高度还原的声音,提供高品质的听音体验。其26Ω阻抗,97dB/mW@1 kHz灵敏度也令它在便携前端上具备可接受的声音框架。而到了台式一体机上面,基本就有完全体的八成功力了,之所以是八成,是因为「岚」在一体机上的中高频音色与分体式台机相比已然听不出太大的区别,主要是动态还不够澎湃,乐器人声之间也分离得不够彻底。而在找到合适的耳放以后(比如我手中的世纪格雷小银狐),「岚」的音色才会彻底被打开,整个空间也会被进一步拉伸,直至接近1:1地还原出整个现场。但如果前端,尤其是耳放的控制力稍差,有些力大声粗,那么在驱动「岚」的时候,高频段就会有些刺激,显得生硬不自然。「岚」的上限虽然高,但也需要前端的水平足够高才能够充分激发出来。
是“岚”,是水墨丹青,是风林火山,也是东方美学
达音科「岚」的外观设计融入水墨画风的中式美学,声音调校秉承刚柔并济的传统哲学,既追求微观细节的纤毫毕现,又讲究宏观层面的和谐统一,形如岚,声亦如岚。凭借其旗舰平板级别的解析力、声场定位及动态瞬态表现,「岚」将音乐完整而精准地呈现于耳畔,彻底激发音乐中的美感,充分释放曲目传递的情绪共鸣。在我看来,它便是当前烧友能够在万元附近买到的,声音最具审美,上限也最高的平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