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屁屁的许光汉,是台湾电影的救星

风生 2023-08-26 12:04:28

很怪,但不好说。

前阵子光屁屁的许光汉在互联网传播,全赖对岸的《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流媒体上线。

因为亮眼的题材和内容,很快引起了热议。(后文简称《鬼家人》)

或许,不少片段你也在短视频刷到过:全裸跳舞的许光汉、被男鬼强迫叫老公等等。

前言

老规矩,本文不是影评,先简单的梳理下大致剧情(看过的可忽略):

“男主角在一次追捕中,意外与一名“通讯录”达成冥婚,获得能看到这位鬼先生的能力,并为了完成鬼先生未尽的遗愿而经历一系列的事情,从排斥到理解的过程(当然,男主并没有被掰弯),一个温情的喜剧故事。”

导演拍悬疑恐怖片较多,这类题材处理也挺ok,甚至一些无厘头的内容也融的巧妙,故事节奏稳定,有亮点也有泪点。

再说下缺点:内容上“套路”挺多,人物塑造脸谱化,就是个套了个皮的“台式青春片”,设定上也有点大杂烩的意思,豆瓣8.2分其实有点高了。

说实话当初就是被各种吸睛的噱头吸引,但看完之后突然蹦出个想法:

这或许是台湾电影的救星!

浓郁的风格化设计、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但这不是他的全部优点!

市场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台湾电影离不开大陆市场。

从金马奖事件到时局因素,对岸的华语电影已经和大陆主流观众分别太久了,大部分人甚至说不出3部对岸的“新电影”。

不是说台湾电影离开我们就会质量下滑,就会做不下去。

但一个产业生态的健康,是不能剥离市场因素的。作为同文同种并且市场巨大的大陆市场,对电影市场有极强的吸引力;

而流媒体的传播力,也等同“犯规但默许”的小路,这里可能没经济收益,却是试验「市场反馈」的修罗场。

相较于对岸其它同期电影,这部片还有很多优势:

①市场认可度高:许光汉可以说是近年内娱曝光度较高的台湾艺人了,观众熟知+内容噱头,保障了观影的播放预期。

②经济压力低:网飞上线已经解答90%,大陆市场收益几乎不影响。

③题材压力小:虽说有同性标签,但故事核心并不是这方面,其次相比台湾流行的“恐怖”、“政治”题材,本片在讨论和传播更为宽松。

经受不同的市场和观众的“模拟考”,对以后两岸电影合作,甚至说影视行业人员提升和就业,都有极大的帮助。

其次,台湾电影也逐渐有内卷的趋势,娱乐产业是极度依赖消费带动的,如果不扩张,就只能被压缩,出海征求更多的影响力是必然。

可能性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的电影审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里不打算讨论“影视审查制度”,只是说适当宽松的尺度,的确能让创作者有更多的表现能力。

除了题材优势,还有这种“套壳式”的电影方式:套一个够主流题材的皮,核心传播一种相对普世的观点。

比如拿奥斯卡的《瞬息全宇宙》,借多重宇宙的噱头,讲一个关于家庭关系、亚裔、爱的核心。

又或者前段时间火热的《芭比》,借的是IP的外壳,强调一个关于女性、自我的价值观。

价值不一定被接受,但也阐述了电影方向的可能性——更多元的表达方式;

电影不是纯粹的艺术,他是由观众决定的。我们既需要磅礴的「顶流大片」,也需要以小见大的「中流影片」。

更宽的题材尝试+更符合市场的噱头,虽然不一定成功,但很有可能是台湾电影未来的方向,也可能是世界电影的趋势。

《鬼家人》整体质量还有很大的打磨空间,虽然仍不够优秀,但也在开先河下提交了合格的作品。

风格

一个不可否认的废话: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风格。

比如张艺谋跟宁浩就是两种风格,前者更偏好现实解构的寓意故事,后者更喜欢市井人物的黑色幽默。

形成电影风格的原因大多由人生经历、环境因素等决定。

相信有不少人也不喜欢“拼盘式”电影,就是由不同导演组合拍一部片,风格水平不统一,很有割裂感。

《鬼家人》电影自带浓烈的「旧台湾风格」,又有新颖的「新台湾电影」表达方式;

一款有点复古且怪异的温情喜剧。

不出彩,又像大杂烩,但却又能间接塞给你一些“道理”。

这种独特“地域风格”,即使在相似文化架构的大陆市场,也是差异化的优势。

可能是市场选择,内娱电影很容易就会有“趋同性”的怪圈:这个题材火了,资本就下注。

然后就出现相似的演员、相似的题材,甚至在相近的档期上架,盲目的押注大制作也成了常态。

结果是什么?观众容易审美疲劳,令一些片因为入场时机晚等原因被埋没。

而台湾电影产业由于历史原因,有一套不同的生长逻辑:争议才是电影的常态。

很多时候甚至就是挑“争议”的点去拍。与这边电影外的事都能骂架不同,人家是真玩懂了“黑白流量照单全吃”。

坏处是娱乐至死,好处是野蛮生长。在喜剧片里谈论爱情观,也可以在恐怖片里审视亲情。

我们对电影的某些标签“耿耿于怀”时,或许是它太稀缺了。

0 阅读:521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