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2岁的麦克阿瑟听闻印度对中国开战,一番评论十分犀利!

看事的李扬 2024-03-14 09:40:37

曾经的美国五星上将、敢于和美国总统掰手腕的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在晚年时称:谁要是和中国军队打仗,那一定是有病。

彼时,位于中国南方的印度正在跃跃欲试,甚至已经数次在我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针对这样的情况,远在大洋彼岸的麦克阿瑟却忍不住评判起来。

毕竟,82岁的他说出来的这句话极富哲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和中国军队死磕到底,这一点他是领教过的。

麦克阿瑟

作为二战名将,麦克阿瑟享誉世界,但是朝鲜战争的结局让他的名声扫地。

1950年,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次巨大的局部战争。

虽然苏联没有亲自下场,但美国却强势仁川登陆,以至于中国志愿军秘密出战,主动迎战实力最强的美国。

在老一代人心目中,麦克阿瑟并不算什么出名的战神,因为他曾败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志愿军,而且他还在那个时候吹过一次牛。

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作为联合国军的总指挥,麦克阿瑟却说:“这场仗让我打两个星期就能结束战斗,12月底,我们所有的士兵都能回到美国过圣诞节。”

结果,这个牛皮被吹上天,还炸了个响——朝鲜战争一直打到了1953年的7月才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和平协定。

因此在老一辈解放军的心目中,麦克阿瑟也不是那么无敌。

自从那次教训之后,麦克阿瑟再也不吹牛皮了,他开始实事求是地讲话。

但实际上的麦克阿瑟也并不是什么酒囊饭袋,早在20世纪上半叶,他就在欧洲的战场上当上了美国陆军的总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又坐镇太平洋战斗总指挥,指挥了著名的跳岛战术,这些都是无法作假的战绩。

而他之所以对中国军队如此看轻,则是因为彼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的国力财力都不支持志愿军在朝鲜作战。

但事情发生了逆转,地表最强轻步兵——解放军强势登场,打了麦克阿瑟一个措手不及,在朝鲜战场上,他领导的美国部队节节败退,他的战术也在志愿军的“三三制”战术面前无所遁形,而后,他无力领导前方的战斗,并被杜鲁门总统撤职。

之后他便返回美国,发表了一场极大的演说。

这场演说看起来十分风光,但熟悉内情的人皆知,麦克阿瑟是有遗憾的,因为他光荣的军旅生涯由于中国军队的出现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所以,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再也不“吹牛皮”,反而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

回国后的麦克阿瑟在军事上并没有过多争取,反而是在政治上强势出击,但最终他还是输给了老对手艾森豪威尔。没有当上美国总统,他也不再出现于聚光灯之下,而是过起了隐居生活,对世界局势指指点点。

1962年,当偶尔听到印度方面对中国军队蠢蠢欲动的时候,已经82岁的麦克阿瑟突然瞪大了眼睛:“什么?竟然还有国家想要挑战中国军队?谁要是跟中国军队打,谁就是有病!”

这句话绝对是他肺腑之言,遗憾的是,这句话不可能通过大洋彼岸的传声筒输送给印度。退一万步说,即使印度得知这位十分出色将领的意见,也未必会停下挑衅中国的步伐,因为那时到他们已经听不进去任何国家的劝说了。

印度不断挑衅

中国和邻居自古以来有着牵扯不断的渊源,在二战之后,两个国家都获得了新生。虽然二者没有核心利益的牵扯,但印度却一直想和中国掰手腕。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印度最初的确本着和平友好的原则和中国平等发展,但渐渐地,其上层领导人生出了些不该有的心思。

以尼赫鲁为代表的政治家忌惮于中国的发展,他们认为,虽然印度被殖民了那么多年,但仍然有能力与中国一战,所以,刻意制造出的中印之间矛盾便越来越多,边境也发生了数次规模不小的交火事件。

关键时刻,周总理前往新德里和尼赫鲁谈判,但对方却决然地拒绝了中国抛出的橄榄枝。

眼看有国家挑衅中国,美国和苏联都不约而同地和印度联系上了,而且苏联还表示了明确的支持。彼时,中国和苏联的情谊已经破裂,而印度自恃有两个大国的“鼎力相助”便日益耀武扬威、无所畏惧。

他们在西南边境制造流血事件,杀害普通民众,这些都引起了我国国内民众的反对。很快,我军为了自卫,马上成立了西藏军区前线指挥部等多个指挥所。

1962年10月20日,我军对于一直挑衅的印军采取了反制措施,发动了第一轮攻击。在我军的强力攻势之下,印度军队惊惶失措,他们一边跑一边打,最终还是被解放军赶回了南部。

第一战,我军就大获全胜;第二战,我军又将对方打了个落花流水。在短时间内,中国军队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尼克鲁看到如此情况之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不断向美国和苏联释放求救信号,但在关键时刻,这两个大国却选择缄口不言。

国内领导人看到印度方面已入穷巷之后便并没苦苦追杀,而是放了对方一条生路,因为这场战役的意义是自卫,并非侵略。

在我国军队有序撤出之后,印度方面才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仅此一战,印度方面才消停了较长时间,国际上也凭借着这次战争重新认识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制造冲突,也是被其他国家蛊惑的。美国和苏联的目的则是为了看看,中国军队过了十几年的安逸日子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勇猛冲锋的精神。

结果大概让他们倍感失望——中国军队获得了胜利。

由此事变不难发现,麦克阿瑟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切身体会。有人猜测,若是他亲自将这句话传给印军,恐怕可以避免这一场军事冲突;但也有人认为,印度那时已经磨刀霍霍,听不进去任何规劝的话语,无人阻挡他们日益膨胀的野心。

所以,中国重拳出击是最好的选择,这一战的胜利不仅确保了我国新南边境的安稳,更是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东方日益崛起的国家。

遗憾的是,麦克阿瑟和尼赫鲁都在此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当然,以他们的经历已经无法预料到未来世界的走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麦克阿瑟的判断已经在那个时代彰显了其价值。

0 阅读:5

看事的李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