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作家被官员集体起诉:我儿子就强奸2次,你凭啥写八九次?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2-19 05:41:25

1997年8月,一本描写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长篇小说《抉择》出版,随即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因为这个题材在当时十分敏感,几乎没有哪个作家敢于涉及该领域,只有已经担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兼山西省文联文学研究室副主任的张平“头铁”到了写专题小说的程度。

为了搜集写作资料,张平花了数年时间深入数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个工厂迅速完蛋,全都与领导者大肆侵吞国有资产有关。”

价值一千万的国有企业以500万价值卖给个人,这样的操作已经是洒洒水了,张平所见到的各种奇葩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明明是一个每年效益只有几百万的工厂,各种各样的招待费、业务费居然有两三千万,而且其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是真实用在业务招待上的。

已经荒芜破旧的国企厂房

每一任厂长退休,还变着法地给自己发所谓的“三产经费”,然后在外面开个小厂,把国家的资金、材料和客户都挪到自己名下。

所谓“技术改造”实际上就是把好的机器以废品的名义,两百元三百元“卖掉”,重新刷个漆再以五万元十万元的价格买回来,大量钱财落入了个人的腰包。

进来的原材料则是材料供应商和收货的仓管串通好,一车棉花能够过秤十八次,多卖十七车棉花的钱则是二一添作五,双方各得好处。

用不了几年,10个亿的国有资产就被糟蹋完了,个别国企领导层对国家财富的挥霍和浪费已到了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地步。

与少数人吃得脑满肠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来的企业工人下岗之后衣食无着,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迷茫的下岗工人

下岗工人的窘境,在当年为了建设西南“大三线”的各个企业尤为突出,年轻一些的还可以出去打工卖力气挣钱,而年龄大一些的工人则压根找不到工作,也卖不了力气,他们是被时代遗弃的那一批人。

有的人没钱买菜,只能到菜市场捡没人要的烂菜叶吃,有的工人要看病却买不起药,甚至得了癌症的也只能吃止痛片,可是止痛片又有什么用呢?

也是这部《抉择》以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在2000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其中灌注了张平太多的心血。

由于所见所闻实在太过“刺激”,写这本实际上是“纪实文学”的小说令张平心力交瘁,书刚刚出版他就病倒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

当时罕为人知的是,就在《抉择》出版赢得大量好评的同时,张平还背着好多桩常人看来都了不得,“比天还大”的官司。

年轻时的张平

事情的源头,是1987年左右张平在汾西县参加了一次山西文联的交流会,碰巧,时任汾西县县长的刘郁瑞也参加了,而刘郁瑞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山西作协的会员。

和刘县长交流了整整四天四夜之后,张平才发现:真实生活中的案例比小说精彩多了,而且有的事情简直魔幻到难以想象!

还有一位当过基层会计的70多岁的老人向张平叙述了自己蒙受不白之冤,几十年来屡屡向上反映无果,到各级部门申诉1500次,被收容40次,拘留8次的经历。

临别时老人激动地对张平说:30年了,听完我的故事的只有你一个人。

由于这个故事太过曲折,时间又太过漫长,光老人的录音材料张平就录了17盒磁带,光抄录出来估计就得有几十万字,更别提老人送给张平的十几本厚厚的日记。

一个判决,可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除此之外老人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他的,唯有一次他徒步几十公里走到张平的住处,就是为了给他送两个自己包的粽子。

基于这些调查的成果,张平写了《天网》和《法撼汾西》两部小说,小说出版以后再次引起轰动,被全国上百家报刊争相转载,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多种体裁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张平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在自己的老家山西出名了,许多人这时知道了,山西有一个为百姓伸张正义的作家张平。

但是,由于小说中提到了个别官员及其家属为非作歹、恃强凌弱、贪赃枉法的恶劣行径,张平也惹上了一大堆官司。

这些流传甚广的小说发表以后好比是捅了马蜂窝,一些官员在看小说时自觉地对号入座,把自己和家属的行为和书中人物的行为划上等号。

这本书莫名其妙地惹祸了

1993年7月,有242名干部向山西省委、省政府、中组部联名控告张平的小说影响了他们的名誉,山西省某县的人大主任干脆和另外7个干部向丰台区人民法院起诉。

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因为张平当时的名气已经很大,这起事件随后被全国18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这也让张平陷入从未有过的孤立。

对面是240多个官员,这里只有张平一个人,而他的职务也只是山西省文联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事情闹到了中组部那,可就不是山西省文联能够盖得住的了。

我想那段时间不仅张平,连山西省文联的领导都是压力山大,但是书已经发了,少说也卖了上百万本,他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把书收回来烧了吧?

但张平还是那样头铁,他不仅没有发表任何关于赔礼道歉的言论,还奉陪到底上了法庭和官员们对簿公堂,堪称当年法律界一大奇观。

对簿公堂

也不得不佩服张平,那时候的他没有什么根基,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不过是个清水衙门芝麻大的小官,居然敢和一众官员硬刚,实在是够胆色够豪气。

换做是今天的自媒体,不要说作者,只要被当事人投诉一次,连平台都早就吓破胆了,连起诉都用不着立马删帖。

关键时刻,“那个张平为了咱老百姓被当官的给告了”的消息也随着诸多报道传遍了山西,于是,那几年里有许多山西的农民络绎不绝地到北京来看他。

这些苍老、黝黑、朴实、真诚的农民愣是要请张平下馆子,在山西饭馆里点了好几个过油肉,也不点别的,因为过油肉就是他们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他们虽然没啥文化,但却知道打官司要钱,于是他们拿出一叠又一叠脏巴巴的五块十块塞给张平,说是帮他打官司的,并告诉他:“这些钱不够不要紧,俺们就是卖牛卖马也帮你把官司打赢!”

山西名菜过油肉

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支持张平的读者来信在他的书房里堆成了山,有的信后面密密麻麻地签满了支持他的老百姓的名字,光是上千人签名的信就有4封,500人签名的有12封,其他的读者来信有3000多封。

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使张平认清楚了自己的使命,简单的四个大字:为民请命。这让他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

张平襟怀坦荡,风光霁月,而庭审的过程却令人喷饭,更让人深感对方的不要脸。后来张平回忆庭审情况时对记者说:

“其中一个干部在法庭上对着审判长说,他儿子实际上只强奸、轮奸了两次,而且不是在他的办公室而是他老婆的办公室。他问我为什么要写八九次,为什么要侮蔑他们一家人,当时法庭上就一片哗然。”

法官听了都蒙了:就这样令人愤慨的罪行,你一个当官的父亲还好意思说出来?强奸一次和强奸十次有本质区别吗?你的节操都扔到哪去了?

借唐国强老师剧照一用

而且,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凭什么说人家“侮蔑”,这不是不打自招吗?你儿子强奸别人,难道和你这个当爹的教育没有一点点关系?和你的权势地位没有一点点关系?

真是刷新认知下限,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在庭上的张平则表示:小说它是一种虚构的创作,又不是需要真凭实据的新闻报道,实在没必要那么较真。

这场官司旷日持久,从1993年年底一直打到2002年,照这个打法,估计对方在一审判决了之后还不服判,又上诉到上一级法院,甚至有可能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诉了。

但最后法院还是驳回了对方的诉讼请求,宣布张平无需为此承担责任,不得不说这是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有效体现!

公平正义

与此同时,张平也因为作品深受群众认可,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继1998年底担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之后,他又在2001年底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次年被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

后来,张平又在2008年被选为山西省副省长,成为了全国少有的“作家副省长”,他的作品题材也逐渐集中在反腐领域,后来的《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小说。

多年后回顾自己在成名之初和官员打官司这段历史时,张平感慨地说:他的勇气就是来自于普通、朴实的老百姓。

0 阅读:0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